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0章 涼州事畢

  皇甫哲茂雖然處在閉門思過之中,但是對于涼州局勢變化依舊保持著時刻關注。

  李傕在楊業的追擊之下只能選擇狼狽逃竄,就算他想要回身反擊,但是衡量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之后,李傕最終還是選擇了退卻。

  并州軍在楊業的指揮之下,將李傕可能逃竄的路徑全部堵死,對方只能按照楊業的設計,向漢中撤離。

  李傕也是打著將計就計的主意,在韓遂覆滅、馬騰投降之后,涼州已經沒有了他的立錐之地。

  他要么向西跨過敦煌郡進入西域長史府管轄境內,要么向南經漢中進入益州的地界。

  李傕好歹也是掌控過朝廷大權的將軍,怎么甘心退入西域長史府。

  所以就算楊業沒有對他圍追堵截,他也是要前往漢中的。

  張魯也不過是剛剛占據了漢中,根基還沒有打穩。

  此時自己率領大軍進入漢中,很可能從張魯的手中搶下這塊沃土。

  只要自己能夠搶下漢中,假以時日定然將皇甫哲茂強加到自己身上的一切,都還到對方的身上。

  這邊李傕剛剛進入漢中地界,另一邊皇甫哲茂久違的系統聲音再次響了起來。

  “叮,恭喜宿主完成收復涼州的任務,獲得抽獎機會兩次,是否進行抽獎?”

  “停,等哥哥準備準備。”

  在叫停了系統之后,皇甫哲茂連忙讓府中下人端上來兩壇晶魄酒來。

  上一次召喚出夏魯奇,就是自己喝得醉醺醺的時候。前車之鑒必須遵從,也許自己喝醉之后會歐皇附體。

  盧婉和蔡琰正好在庭院之中散心,看到下人們舉著酒壇走進書房之中,兩人也好奇的走了進來。

  看著自家夫君獨坐在坐塌上自飲自酌,盧婉氣得一把奪過了皇甫哲茂手中的酒爵。

  “夫君這是作甚,不就是閉門思過嗎,哪里值得夫君借酒消愁!”

  蔡琰在一旁也是大點其頭,附和著說道:“夫君經常說成大事者當忍人之不能忍,韓信當年亦受胯下之辱,也沒有影響韓信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皇甫哲茂聽著兩位夫人的說教,一臉的欲哭無淚。

  好家伙自己明明就是想要歐皇附體,怎么也就成了借酒消愁呢?

  所以他連忙說道:“兩位夫人誤會了,涼州那邊傳來消息,楊業已經將李傕趕到了漢中之地,涼州已經落入朝廷的手中,為夫這是高興吶。”

  盧婉和蔡琰相視一眼,這才疑惑的說道:“果真如此?”

  “確實如此,為夫可不敢騙兩位夫人,千真萬確!”

  盧婉這才松了一口氣,將酒爵塞到了自家夫君的手中:“夫君可把妾身嚇得夠嗆,既然如此那妾身和琰兒妹妹與夫君共飲如何?”

  “好好好,這里不方便,還是去夫人房間吧。”

  盧婉一聽就知道皇甫哲茂心懷不軌,但她還是羞紅著臉頰說道:“謹遵夫君安排,夫君隨妾身等前來。”

  這一夜過得已然是風流快活,快到晌午的時候,皇甫哲茂才從盧婉和蔡琰橫斜的玉臂中醒了過來。

  看著盧婉和蔡琰臉上的紅暈,皇甫哲茂收拾妥當來到了庭院之中。

  經歷了昨夜的春宵,皇甫哲茂這才想起正事來,連忙說道:“系統,現在開始召喚,兩次全部用掉。”

  “叮,系統正在召喚,請稍候。”

  “叮,恭喜宿主召喚到姚廣孝,召喚時間永久。”

  “叮。恭喜宿主召喚到狄青,召喚時間永久。”

  “召喚人物會在三日后與宿主匯合,請宿主注意。”

  隨之而來的就是姚廣孝和狄青的資料出現在他的面前,讓他對于這兩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姚廣孝,法名道衍,中華歷史鼎鼎有名的黑衣宰相,明朝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以區區燕京之地奪取天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狄青,北宋名將,人稱“面涅將軍”。鎮守北宋西北邊疆,使西夏不敢妄動,戰功赫赫,所向披靡。

  皇甫哲茂看著兩人的資料,感覺自己絕對是歐皇附體了。

  只是這一次不知道是因為喝酒的緣故,還是因為那個什么。

  皇甫哲茂搖了搖頭,將這些雜七雜八的想法拋之腦后。

  尤其是為何姚廣孝大神,人家能夠用燕京這一點點地方助朱棣爭奪天下。

  現在自己給了他一個并州、司隸、涼州的三州之地,能否幫助自己制霸天下。

  皇甫哲茂這邊正有條不紊的進行了自己的計劃,另一邊關東群雄亦開始有所動作。

  朝廷現在已經收復了司隸和涼州,無論是地盤還是軍隊都是天下割據群雄中最多一方。

  朝廷越是這樣,這些關東群雄心中就越是不安,誰知道朝廷的下一刀,會不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尤其是接替劉焉初步掌控益州的劉璋更是如此,自李傕被并州軍從涼州趕到漢中的時候,他就有些不好的預感。

  朝廷此舉明顯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自他的父親劉焉開始,就以道路不通停止了對朝廷的上供。

  很顯然朝廷對益州已經是忍無可忍了,在涼州之后,恐怕下一步就會對自己動手。

  所以當袁術暗中串聯這些割據一方的群雄時,劉璋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應下了這個事情。

  袁術幾乎將南方的所有州牧全部匯聚到了壽春這里,就算是袁紹、公孫瓚、曹操和呂布等人,也派來了代表,想要看看袁術再打得什么主意。

  他們還是摸不清這位袁氏一族的嫡子,要說對朝廷壓力最大的,無非就是占據冀州之后的袁紹了。

  現在袁紹還沒有心急,袁術這家伙竟然就開始上躥下跳,這也太讓人費解了。

  只有新任的江東之主孫策知道怎么一回事,當初自己用傳國玉璽才從袁術手中換來了兵馬。

  現在漢靈帝的嫡子重登了皇位,袁術手中的傳國玉璽就成了燙手山芋,誰知道朝廷會否前來攻伐。

  不過孫策與袁術之間是有君子之約的,他還不屑將這些爛事通傳天下。

  不過袁術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孫策還是如約來到了壽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