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5

  “副團長。”

  誠德日軍陣地十二公里外,獨立團炮兵陣地上,炮五營營長看著遠處正在進入陣地的十二門305新式榴彈炮有些疑惑:

  “這些重炮威力確實大,但也太重了。”

  “五十噸的自重,咱們國內沒幾個橋梁能夠支撐,平地還好,橋梁或者松軟地面,通過之前還要工兵部隊加固,鋪設加固路面。”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路況良好,一天也最多機動幾十公里,萬一雨天,地面泥濘,怕是一天十公里都無法機動到。”

  “射速也慢,有輔助機械裝填的情況下,最快射速只能達到兩分鐘一發。”

  “需要的操作人員太多。”

  “專門的工兵部隊,炮彈運輸車,炮彈裝填車,還需要超大型起重機來更換炮管,加上后勤人員,一門炮需要三百個人以上,太浪費人力。”

  “雖然威力很大,但榴彈威力不如重磅炸彈,穿甲彈威力不如鉆地彈。”

  “而且對咱們來說,威力有些溢出了,如果是破壞普通工事,

  240迫擊炮,或者新式203自行榴彈炮就足夠了。”

  在接手之后,

  才玩了幾個小時,

  炮五營營長就深刻感受到了,

  為何世界范圍內,這種大口徑路基重炮處于被淘汰的局面了。。

  雖然這家伙確實威力大,

  猛的一批。

  但機動性太差了,無法跟不上部隊。

  哪怕是重裝部隊,行軍速度也能拉開這種重炮一大截。這還是有配備五百馬力大扭矩柴油機最新式全履帶牽引車的情況下。

  主要問題在于,

  國內的基礎設施,別說一戰時期的歐洲,比上世紀的歐洲都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在這個速度就是勝負的戰爭年代,跟不上部隊的武器,有什么用?

  一戰時期是沒辦法。

  那時候面對敵人的要塞堡壘,

  只有重炮這一種手段,

  但現在,

  部隊有飛機,飛機的機動性能保證幾個小時之內就到,

  重磅炸彈比任何重炮威力都大,

  鉆地彈的穿透威力堪比艦炮。

  完全不需要重炮了。

  實在不行,

  還能機動迂回,

  就像德國人對付法國一樣。

  至于受天氣影響,

  這個問題也不大。

  當然,

  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過于浪費人力,需要大量技術人員伺候,一門炮加上輔助技術人員,需要超過三百人伺候,同樣規模的人力,他能組織二十門新式125重炮,

  或者最新式的203自行榴彈炮十五門。

  當然,

  很大一部分部分原因是這些新式機器設備,比如軍用架橋機,軍用鋪路機等等,

  這些設備都是新鮮玩意,很少有人會用,

  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再加上有大量新人被塞進來,

  著實讓他頭大。

  趁著如今是副團長身份,

  實際師長待遇的巖盛來到這里視察,

  他大肆吐槽。

  “這重炮,

  確實沒必要。”

  特地來看新式重炮的巖盛叼著趙家裕卷煙廠出品的卷煙,笑呵呵的說道。

  如今的獨立團,武器裝備之豪華,是當初他難以想象的。

  想當年,繳獲一門九二式就能讓他欣喜若狂,幾門博福斯山炮都能讓他好幾天沒睡著覺,生怕以為自己是在做夢,不敢醒過來。

  到如今。

  十二門305毫米重炮都已經不放在眼里了,甚至開始嫌棄了。

  還有。

  當年日思夜想的肉罐頭,尤其是那種油膩的,大塊紅燒肉罐頭,一開始搶著吃,拌飯,拌蘿卜菜,拌白菜,不管炊事班做多少,都是頓頓光。

  現在嘛,團里的戰士看到之后就會吐。

  是真的吐!

  前后變化之快,前后差距之大,讓巖盛時常感覺如墜夢中,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實。

  大炮炮口迸發的灼熱罡風,炮彈呼嘯墜落爆炸掀開鬼子陣地,坦克履帶碾過的鬼子壕溝,裝甲擋下的,飛機引擎轟鳴,重磅炸彈墜落尖嘯,機槍嘶嘶連綿不絕,曳光彈宛如流星。

  這一些都是那么的真實。

  “在平安縣我們測試過這種重炮。”

  思緒萬千中,巖盛補充了一句。

  “那為啥?”

  第五炮營營長不明白了。

  知道這重炮不咋地,知道這種重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為何還弄來十二門重炮,三千發炮彈。害得他包括新兵在內,一個總兵力超過三千五百的營,只能伺候這十二門重炮。

  而且弄得他焦頭爛額。

  他想不明白啊!

  “對于目前我們的局勢,這種重炮確實沒啥用。”

  巖盛先是語重心長的來了一句,然后語調突然一轉:

  “這些重炮配套的些機械設備,怎么樣?”

  “都是好東西。”

  說道這里,五營長語氣頓時興奮起來:

  “架橋機,如果熟練,不需要一個小時,就能架設二十多米長的鋼板橋,坦克都能直接開過去,加上承重柱之后,坦克車隊都能直接通過。”

  “鋪路機,能快速給地面上鋪上鋼板,一次能鋪六十米硬化路面,泥濘以前坦克通過都夠嗆,現在鋪上鋼板路面,隨便過。”

  “要是部隊大范圍裝備上這個,那機動能力能強不少。”

  “就是太復雜了,對操作人員要求很高,機器之間的配合也需要大量訓練和實際演練,不過,給我們一些時間····”

  五營長越說越興奮,說道最后,他猛然停下了。

  獨立團目前組建了超過三十五個炮兵營,從一營開始組建,一直到三十五營,也就是說,五營其實很久就組建了,五營長自然也是獨立團的真正老兵。

  最少三年資歷。

  那么,作為老兵,自然經驗豐富,知識底子高。

  他突然明白,為何部隊要兌換這么多重炮了。為何要讓他堂堂第五炮兵營來伺候這十二門重炮,還給他塞這么多新兵了。

  現在的獨立團,坦克飛機大炮已經足夠了,很像國外的機械化部隊。

  但實際上,一支真正機械化部隊,不僅僅是那些馳騁的坦克,飛機,卡車,宛如雨點的炮火,還有那些支撐坦克,飛機,大炮的特殊輔助機械設備。

  后勤車輛,吊車,牽引車,救援車,彈藥運輸車,燃油車等等。

  以及,操縱,維護這些設備的人。

  有了這些,裝甲部隊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實力。

  眼前這十二門重炮,以及一大堆為伺候這十二門重炮的機器設備,雖然效率上不如換裝新式203重炮,或者125榴彈炮,但對炮兵營戰士的訓練是卻遠超前兩種火炮。

  武器裝備越復雜,對士兵的要求就越高。

  而且!

  這炮,威力也確實夠大,三百公斤的榴彈,什么土木工事都扛不住,更別說還配備穿甲彈。

  所以,他明白了。

  團部看重的,是這一套機械設備對機械化部隊的加成,他的營是負責測試訓練摸索裝備,畢竟他炮五營可是精銳主力營。

  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玩意,威力是真的大,用起來很帶勁。

  至于機動性,其實根本沒有關系,現在部隊穩扎穩打,時間充足,有的是時間,給鬼子一點時間,反而事后賺的更多。

  坦克生意到現在,已經漲了好幾次價,每個鬼子的價格,那可是真的價值不菲。

  “可惜啊。”

  五營長離開后,巖盛看著眼前的十二門正在機動的重炮,嘖吧嘖吧嘴。

  其實,陳老板最新的清單中有同口徑的列車炮,全自動操作,射速一分鐘兩發,身管達到45倍徑,射程達到三十公里。

  那才是真正的大家伙。

  但因為鐵路基礎設施不行,所以只能放在趙家裕根據地當擺設。

  另一邊。

  平縣。

  “這是啥水泥?”

  丁偉看著眼前的工事,全是驚訝。

  鋼筋水泥工事,他見過,趙家裕,平安縣,河源縣,多了去了,幾乎每一座制高點上都有,他自己還親手修建過,事后用武器過了過手癮。

  鋼筋水泥工事確實厲害,厚實一點的,大口徑重機槍都打不穿。

  但問題也有。

  修建麻煩,修建過程中需要木板模具,需要扎捆鋼筋,材料混合,攪拌,澆筑可都是個技術活,不然硬度會差很多。

  想修好,需要經驗豐富的戰士。

  修建過程中還需要水,在缺水地區,結冰的冬季比較麻煩。

  另外,水泥鋼筋需要時間凝固,達到預定強度,有的甚至需要等待一周時間,甚至十幾天時間,期間還需要好好維護。比土木工事修建慢不少,麻煩很多。

  這是最大的問題。

  倉促修建,根本來不及。

  但眼前的水泥。

  他記得上午在修建來著,如今獨立團戰士大多數都是從建設大隊出來的,修建水泥工事這一手,人人都會,手藝自然不會出問題。

  “硬的這么快?”

  丁偉敲了敲水泥工事,嘴巴張開的老大。

  “這是新型快干水泥。”

  一旁負責修建的工兵營營長說道:

  “根據資料介紹,這種水泥是專門為修建工事而設計制造出來的,只需要四個小時就能達到預定15兆帕的強度,不過達到最高強度還是需要一個多月時間。”

  “足夠了。”

  丁偉一口大白牙外展。

  十五兆帕,足足夠了。有著這玩意,不僅僅是修建工事,今后修建公路,也方便了不少,他緩步向關東軍推進,鈍刀子割肉的戰術又多了一份勝算。

  ‘好東西啊。’

  丁偉看了一眼工事內的夜視儀,忍不住感慨:

  “這好東西是越來越多了。”

  “仗也越打越輕松了。”

  豫中地區。

  洛京。

  這個五千年歷史,四千年城市史,一千五百年建都史,絲綢之路起點,在這個六月中旬迎來了最大的一次變革。

  “撤退吧。”

  看著手里的情報,崗村寧次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隨后下達了命令:

  “撤出福陽(洛京)吧。”

  豫中會戰,面對獨立團的強大空中支援,后勤補給困難,重武器損失巨大的皇軍付出巨大代價占林洛京,隨后改名為福陽。

  但是,前腳剛占領,還沒來得及破壞,甚至連維修京漢線的民夫都還沒來及征召,獨立團就上來了。

  一開始,獨立團僅僅是在溫縣修跨河大橋。

  不得不說,這座橋梁讓崗村很是眼紅,對方僅僅幾天時間,就搭建出了一座能提供大型重裝備通過的垮黃河大橋,用一根根鋼材,宛如搭積木一般搭建。

  而且僅僅依靠一些簡單的,可有可無的小橋墩。那些小橋墩,完全可以用船舶代替,頂多麻煩一點,耗費不了多少時間。

  可以說,這座橋是完完全全另起爐灶,新建設的一座橋梁。

  如果大日本帝國有如此技術,那·····

  崗村屬實眼紅不已,但他也就只能想想。

  雖然他不是技術人員,但作為一個指揮官,一個方面軍的指揮官,麾下十五萬大軍,他的經驗,他的閱歷,自然能看出,那鋼鐵橋梁,是貝雷橋的技術改進型號。

  看似簡單,實際技術蘊含很深奧。

  雖然貝雷橋38年就出現,帝國也關注過,但八路拿出來的,明顯先進不知道多少倍,非常成熟。

  靠帝國自己摸索,沒個五六年,別想弄出來,而且效果不一定有那么好。

  大橋修建好之后,獨立團月并沒有大肆擴建地盤,僅僅占領了一些小縣城,還有周邊小村莊,一如既往的開始修路,發展根據地,修建水泥設施,打擊當即的地主鄉紳。

  沒有多余的軍事動作,沒有占領京漢線,主要城市都在皇軍手里。

  看似對一號作戰沒啥影響。

  但問題是,在橋梁修好的同時,獨立團根據地也延伸到這邊。

  簡單的說,就豫中地區,任何人都能輕易換到大量燃油,糧食,棉花,白糖等物資。最近一段時間,他都搜集到了不少了,大受國內嘉獎,就連補充的物資也多了起來。

  在天皇的調解下,海軍用一部分資源換取了燃油。

  于是。

  眼下獨立團大軍逐漸包圍洛京,鄉村包圍城市,四處殲滅蠶食華北方面軍,吞掉他近乎六千人之后,崗村選擇了跑路。

  不然還能咋辦?

  打一仗?

  人家對方是李云龍,坦克,飛機,大炮密密麻麻的,他手底下是一群殘兵,怎么打?

  怎么看都是被全殲的結局?

  何必浪費時間,反正也就一個城市而已。

  下打完棄城的命令后,崗村看著手里最新的美國人海軍逐漸撤退的情報,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哼,愚蠢,天真。”

  他的這聲冷哼,甚至帶有一些沒有憋住的想笑,但又帶有濃濃的嘆息。

  美國人想通過放松對帝國的施壓,從而誘使帝國和民國拼死拼活,然后坐收漁翁之利,這個山本能看出來,崗村沒理由看不出來。

  但是。

  美國人也太想當然了。

  太天真了。

  現在美國人海軍逐漸撤退,甚至重型轟炸機也撤退了,本土威脅消失。如果是正常的國家,確實會集中力量,和民國決一死戰。

  但問題是。

  帝國內部其實是非常分裂的。

  海陸之爭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觸及國本。

  即便是天蝗,也只能勉強控制住局面,不至于事情過于失控,現在海陸之間看似友好相處,是因為陸軍有海軍需要的燃油,而海軍只能付出一些資源,比如生產能力,軍費來換取燃油。

  全力和民國作戰,海軍那么多軍艦就會淪為擺設和后勤。

  這局面,海軍會愿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