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前往隆興府

  得了密令后的徐子靜匆匆離開了帥帳,安排心腹士卒前往河倉城內,開始搬運物資。

  第二日清晨,姜尚他們正準備班師回營,突然發現河倉城火起,還有叛軍士卒瘋狂的吼叫聲。

  結果在姜尚狼狽地率軍救火后,依然沒能挽救得了河倉城這座東南糧倉。

  所以在回到大營后,征東將軍朱衡興高采烈地出來迎接姜尚時,看到的是被煙熏火燎的姜尚。

  姜尚此刻看起來頗為狼狽,見到朱衡后二話不說,直接地朝朱衡躬身不起。

  “末將對不起將軍!”

  姜尚有些哽咽地說道。

  “宣威將軍,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朱衡心中咯噔一下,看了看姜尚身后同樣狼狽的大軍,有了不好的猜測。

  該不會是姜尚他們得意忘形,先勝后敗,中了叛軍的火攻之計吧?

  “末將無能,昨日本以為徹底剿滅了叛軍,因此安排巡城的時候難免松懈。

  誰知叛軍居然還有不少余孽逃脫,根本不與我們正面抗衡,而是在將近黎明時悄悄縱火,焚毀了河倉城!

  河倉乃東南之糧倉,卻在我的疏忽下毀于一旦,還請將軍責罰!”

  姜尚的語氣頗為懊悔,似乎真的是因為他的疏忽才導致了河倉被毀。

  征東將軍朱衡聽到這消息后,目光狠狠盯著姜尚,讓姜尚有種芒刺在背的錯覺。

  不過接下來朱衡卻和顏悅色地摻起姜尚,然后安慰道:“宣威將軍不必自責,那河倉城陷入賊手多時,糧草輜重早已耗費得差不多了。

  這次叛軍余孽突襲,你們又積極參與滅火,哪有什么罪過,分明是大功一件!

  走,先隨本將去帥帳之中,讓本將麾下諸位將領見識見識宣威將軍英姿。”

  姜尚一看朱衡的態度,就知道朱衡多半懷疑是他縱的火。

  不過和徐子靜所說的反應一樣,朱衡不會在他這宣威將軍剛剛立下滔天戰功之后,就重重處罰他。

  畢竟在其他兩路大軍還在艱苦平叛的時候,朝廷需要一個表率,用來激勵那些將士多立戰功。

  一頓胡吃海喝后,姜尚有些醉醺醺地走出了征東將軍帥帳。

  微風徐來,吹到姜尚的臉上,讓他那醉眼朦朧的雙眼逐漸變得清明。

  “送我回營后,立刻將徐先生喊來,我有要事與他相商。”

  姜尚頭腦清晰地下達命令,哪有半分醉態。

  在姜尚離開后,朱衡身邊的親衛統領朱陵湊到朱衡身邊,然后小聲提醒道:“將軍,河倉城那場大火來得蹊蹺,我暗中派人前往現場,發現河倉城殘骸中,根本沒有多少糧草化作的灰燼。

  我懷疑那場大火是宣威將軍故意放的,為的就是貪掉河倉城的糧草輜重。

  這種事不可能做得密不透風,將軍,要不要我繼續收集證據,然后拿下宣武將軍?”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剛剛你說什么?本將醉了,耳朵不好使了,居然連話都聽不清了。

  看來得好好休息休息,免得去救援那兩個老家伙的時候,沒了精氣神。”

  朱衡故意裝糊涂,朱陵自然就知道了朱衡的意思。

  他退了回去,仿佛從未發生過任何事一樣。

  征東軍和姜尚的大軍一道,在原地休整了半月有余,才等到了京中圣旨。

  不出所料,征東將軍朱衡被封槐陽侯,封地一千戶,并領朝中九卿之太尉一職。

  同時朝中調令,征召朱衡所率征東軍前往鳳棲路,助鎮東將軍黃睿一臂之力。

  征東軍本部兵馬只有五萬,在戰場上陸陸續續消耗掉了三萬,之后又被朱衡補充了不少。

  此番前往增援鎮東將軍黃睿時,征東軍數量不減反增,約有六萬多人。

  其他東河路的勤王大軍,則依各自所立功勞,各有賞賜,同時勒令各路勤王大軍返回原籍,不得有誤。

  而這次東河路平叛過程中,勤王大軍表現最搶眼的姜尚,則被封為了隆興府府尹一職。

  這個職位其實是征東將軍朱衡幫助姜尚運作下來的,算是勤王大軍里少有的實缺。

  其他勤王大軍同樣各有封賞,從整體上的氣氛來說,算得上其樂融融。

  然而當天使離開后,各路勤王軍退回原籍,卻怎甘心就地解散了他們好不容易召集起來的兵馬。

  有些心思靈活的,則將手中軍隊改頭換面,搶下山賊的老巢,作為屯兵之用。

  有些則將手中軍隊化作私人部曲,供養在自己府邸。

  有些則干脆落草為寇,干起了打家劫舍的無本買賣。

  還有些家族有能量的,將他們麾下將士搖身一變,變成各地郡兵。

  總之朝廷沒有拿出一個對勤王軍行之有效的安置方案,導致剛剛平叛的東河路,局勢變得更加詭異起來。

  其他人如何,對現在的姜尚來說并不重要。

  此刻姜尚帶著聞仲、黃飛虎、黃天化、柏鑒、高子正、徐子靜、孟還真、文聘、蔣雄、崔英、崇黑虎,還有降將梅遠梅子路、劍修易道人和青冥道人等人,朝著隆興府而去。

  除此之外,各部營將軍司馬加在一起,姜尚麾下也算得上有將領數十人,士卒接近兩萬人。

  這般雄厚的班底,一旦到了隆興府,無疑是一頭強龍。

  只是不知道隆興府的地頭蛇到底會如何對待姜尚這條過江猛龍,是選擇依附,還是虛與委蛇,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

  不過得了朝廷圣旨之后,有了朝廷名正言順的氣運加持,姜尚已經發現封神榜上那二十四道神位已經到了可以召喚的邊緣。

  只待他正式接手了隆興府府尹一職,手下就該多出二十四位神祇來了。

  而且這二十四位神祇均為雷部天君,是聞仲這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嫡系人馬。

  顯然有聞仲的約束,他們不會公然反對姜尚。

  如此一來,多了二十四位人才后,對姜尚徹底掌控隆興府,就是一股強大的助力。

  同時麾下大軍由黃飛虎作為統帥,降將梅子路作為副手,再加上黃天化他們一旁協助,軍權自然牢牢掌握在姜尚手里。

  姜尚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開赴隆興府,早已得到消息的隆興府各大家族已經聚集在隆興府第一世家謝家府邸。

  對姜尚這位空降而來的隆興府府尹,他們到底該是什么態度,總得統一一下口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