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魚龍白服

  很快,在刑部的調查之中,關于陳半城所做的惡事就一一公布出來了。

  其煉人丹,蓄血奴,奪人財,滅人門的一樁樁事,被詳盡披露。

  其行徑惹得萬民唾棄,咬牙切齒,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順應民心,姜尚將陳家一舉端掉,換上了忠誠于他的人。

  至于陳家的那半城土地,自然也被清理出來,有地契的,充入了侯府寶庫之中;無地契的,則分給了那半城之民。

  一時間,得到了利益的民眾對吳侯感恩戴德,甚至立下了長生牌位,日日供奉祈禱。

  這長生牌位一立,姜尚就感覺到自己神魂多了一層五光十色的光暈。

  那是封神榜凈化了有雜念的香火,留下的純凈香火光暈,近似于信仰之力,又有些許不同。

  總之,有了這輪光暈后,姜尚覺得自己的悟性、對天地法則的親和力有了一定的增加。

  同時,這層光暈對他的神魂,也有很大的幫助。

  他的神魂緩緩吸收了這光暈中溢散出來的神光后,壯大的速度是以前的兩倍不止。

  這個改變,讓姜尚更加篤定了把新政貫徹下去的心思。

  甚至又專門讓徐子靜的民部重新建立了一個下屬部門,對下層百姓租賃耕牛、種子等物件,然后在秋收時收取租牛錢與種子錢。

  當然也鼓勵當地富戶出租耕牛或借出種子給與貧民,只要價格不超過官府定價,還能獲得一定的補貼。

  姜尚就是在這種狀態下,逐漸摸索著,為吳地百姓創一個能飽腹的世道。

  轉眼間,三年時間過去。

  姜尚一身便服,其后跟著穿管家服的柏鑒,和同樣穿著家丁服飾的吉立、余慶、姜衛,一道行走在一條鄉間小道上。

  這是姜尚靜極思動后,說服了聞仲、高子正他們,得到的假期。

  他想親自去看看自己布下的新政到底落實到實處沒有,是否真的改善了民生。

  以前讀史書時,看到過王安石的變法。

  很多事明明是好意,但一層層落到實處時,卻成了變相剝削民眾的害法。

  所以上有舊有頑固勢力的堅決反對,中有改革一派的貪官污吏作死,下有深受其害的百姓反對,這變法自然就變失敗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雖說很多時候連眼見的都不一定是真的,但走出來看看,總比他待在吳侯府,然后看著一連串的文字要強得多。

  他挑選的正是農忙時節,所以走到鄉間后,自然而然地能看到田地里正忙碌著的農人。

  這些農人看到姜尚一身綢緞,還是有些戰戰兢兢。

  特別是有一農戶帶著小孩,遠遠看到姜尚他們后,就從原路撤回,然后繞行了一圈,才抵達他自己的田地里。

  這種民畏富貴的態勢,顯然不是短短幾年就能變化的。

  “老人家,去年收成怎么樣?”

  姜尚看到田壟之上,一位老人正坐著休息,連忙走了過去。

  那老人聽到姜尚的話后,直接一驚,然后雙腳立刻僵直,想走又不敢走。

  “回貴人的話,我們去年收成不好,家無余糧,求貴人開恩!”

  那老人哆哆嗦嗦地說道。

  “爹!你們想干什么?吳侯早就立下了規矩,現在我們只需要在秋收時候交糧就行,你們若是敢亂來,吳侯饒不了你們!”

  那老人田間勞作的兒子看到這情況,立刻走了過來,色厲內荏地對姜尚他們威脅道。

  顯然他雖然把吳侯掛在嘴上,但底氣卻不足。

  “老人家誤會了,我們是吳地之外的客商,聽聞吳地這邊的糧食味道比其他地方要好吃一些。

  所以打算來收購一批,然后運到我們當地去賣。

  而且聽說幫了你們這些散戶,日后繳稅之后,還能憑單據退一部分稅,所以我就想問問。

  你們亭若是有余糧,那以后我就與你們定一個買賣的契約。

  你們的余糧都歸我收購,我則按吳地此時的市價給你們,如何?”

  看到這場景,姜尚也不知該說些什么,畢竟民畏官自古有之,乃是烙印在習性之中的根深蒂固的東西,非他兩三年就能扭轉。

  現在有百姓能夠以他的名頭來自保,就說明他這吳侯當得還不賴?

  既然是為了觀察民生,姜尚隨意編了個名頭,對著那戶人家說道。

  “你真的是收糧的外地人?”

  那壯年男子狐疑地看了看姜尚。

  “當然!”

  姜尚笑著說道,然后讓柏鑒拿出了一份路引與納稅文書。

  “你看,這就是我從鳳棲路那邊過來的路引。”

  那壯年男子根本不識字,接過倒著的文書,裝模作樣地看了一會兒,才還給柏鑒。

  這般情況,看得姜尚有些好笑,卻也有些無奈。

  “既然如此,那怎么也得比市價高一點吧,要不然我們挑到外面去賣還不是一個價。”

  看到姜尚他們煞有介事地樣子,壯年男子倒是相信了姜尚這外地糧商的身份,用狡黠的目光看了姜尚一眼,然后提起價來。

  “這可不行,你們挑出去按市價賣,我在你們這里直接收購也是市價,可是省了你們不少力氣。

  再說你們若只有一兩家零散戶要簽這合約,我還不會同意。

  畢竟運輸回去,糧食太少,我的成本太高。”

  姜尚以糧商的口氣對著這壯年說道。

  “你們家到底有多少糧食?”

  姜尚又問道。

  “我們家能賣五百斤糧,其他得留著自用。

  但我們亭有三十戶,基本上都能賣五百斤糧,這算下來量也很大了。

  要不價格再拋一點?”

  壯年男子還是有些不甘心,于是對姜尚說道。

  “現在市價一百斤糧三錢銀,你這五百斤糧我們按市價買都得虧,還漲?”

  柏鑒一瞪,然后喝道。

  “那我們不賣了!”

  那壯年男子脖子一梗,然后說道。

  結果看了柏鑒兩眼,又氣弱下去:“我們按市價賣,記住了,不能低于市價!”

  壯年男子改口說道。

  “行,就按市價買!你幫忙回去招呼一聲亭里的人,我們到時候一手交錢,一手交糧。

  然后找官府的人來訂個契約,以后你們亭的糧食都歸我買了。

  對了,你們隔壁亭的每家也有這么多余糧么?”

  姜尚目的又不是來買糧的,因此直接對這壯年男子說道。

  “應該也有吧,以前吃不飽,哪有余糧賣!還不是這三年,吳侯給大伙兒帶來的好處。希望吳侯公侯萬代!”

  壯年男子頗為感慨,只有餓過肚皮,啃過草根,才知道這三年來的日子有多幸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