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天圣令

  池田先生并沒有象宇田吉子想象那樣暴跳如跳:“永山教授,你是在審稿過程中發現了什么重大錯誤嗎?”

  只是在場所有人甚至包括池田先生都覺得永山教授在胡鬧,在場的許多學者在這部巨著花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地間,整個東洋史界都在期盼著這部巨著的出版。

  永山教授卻是迫不及待告訴所有人他獲得的消息:“我們學校里有一位博士這段時間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作訪問學者,他剛剛打電話給我,今天他看到了最新出版的一期歷史研究雜志。”

  池田先生開始以為永山教授有什么不同學術觀點,但是這一刻卻是徹底震驚了,他很清楚歷史研究是中國最高級別的歷史學術期刊,他每一期都沒拉下來甚至包括特殊年代的那幾期。

  他十分嚴肅地問道:“歷史研究上發表了什么重要論文嗎?”

  永先教授十萬火急地說道:“最新一期歷史研究雜志登載了江東貿東劉玉成與易弱水的天一閣藏明抄本官品令考。”

  池田先生眼神立即變得銳利無比,他直接想到最不可能的那種可能:“雖然是明抄本,卻絕不是大明令!”

  吉田池子完全沒想通明白池田先生會作出這樣的判斷:“為什么?”

  不用池田先生開口,馬上就有在場的學者搶答:“大明令是以尚書六部分篇,里面并沒有官品令的篇目,這部官品令只能是唐宋令典。”

  永山教授也完全認同池田先生的判定:“沒錯,劉玉成與易弱水兩位先生在文章里已經考證出來天一閣所藏這部官品令實際是宋朝的天圣令!”

  吉田池子還是不能理解永山教授為什么這么緊張:“池田先生的編纂的是唐令拾遺補,跟宋令根本應當沒有關系。”

  池田先生親自回答了吉田池子的問題:“因為這部天圣令應當是以唐舊令為本參以當時的新制而成,或者說這部天圣令與唐令內容大致相同,這部天圣令的發現對于中國法制史與唐宋史來說是天崩地裂的發現,足夠他們研究三十年,但是對于扶桑史來說意義更為重大。”

  永山教授很明確地說道:“對,根據這篇論文的考證,天圣令包括了在唐令基礎上修改的宋令與不用行唐令兩部分,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格式這兩位中國學者才能確認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圣令,而且他們認為修改過的宋令可以還原回唐令。”

  池田先生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他從來沒有想到中國方面會有如此驚人的發現:“這部明抄本有多大篇幅?”

  永山教授翻出一個小紙條答道:“是書存十卷,從田令卷第二十一到雜令卷第三十,約四萬字。”

  雖然吉田池子不怎么懂東洋史,但是現在也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與可怕程度,包括池田先生的十幾位學者在內花費了將近一百年與數千萬日元經費才完成了唐令拾遺補這部一千五百頁的巨著,但是這篇官品令的出現卻讓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于流水,他們的研究雖然意義依舊重大,但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完全錯誤的基礎上。

  天圣令無限接近于唐令原文,而唐令拾遺補卻有大量的個人判斷、猜想、推理,如果沒有天圣令的發現完全可以照常出版,但是有了官品令這種史詩級別的新發現很有可能就出現出版后當場打臉的局面,誰也不想一生心血剛一發表就被一群晚輩在那里任意指點。

  誰也無法接受這樣的局面,池田先生也不例外:“永山,這篇論文我要第一時間看到原文,讓那位在中國作訪問學者的博士盡快把原文用國際傳真傳過來,還有……替我訂去明州的機票!”

  池田先生的幾位弟子反對池田先生的建議,而永山教授也有同樣的看法:“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中國的學者在查閱古籍方面尚且會遇到很多困難,何況我們身份特殊,這件事得一定從長計議!”

  池田先生同意永山教授的看法,但是他還是提出了一點個人意見:“希望能盡快看到這部天圣令,進入明州天一閣肯定比想象中要困難,但是江東貿專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在場的學者突然覺得池田先生說得太有道理了,而且唐令拾遺補的出版不能再拖了。

  紀雪瑤覺得易弱水與郭慧君他們最近肯定發生了什么,以前他們三兄妹天天下館子,最近卻是整天都在食堂吃飯,但是易弱水卻不愿意告訴她發生了什么。

  她躺在床上看著電腦前的常沁竹熟悉地敲擊著鍵盤,又想起了這個問題:“你哥還有慧君最近是怎么了?”

  雖然大家合租在一起關系特別親密,但是在常沁竹心底紀雪瑤終究只是個外人而已:“我哥還在慧君姐沒什么啊?一切都很正常,我哥最近請假都少了很多!”

  但是常沁竹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實際很簡單,那就是易弱水與郭慧君都沒錢了。

  之前為了籌措購買大邢車行的資金郭慧君引入了徐靜儀這個強援,在李小露最終簽字的時候易弱水都認為郭慧君這是神來之筆,如果沒有徐靜儀承擔了一半的出資,那么易弱水與郭慧君根本籌不到這筆錢。

  但是易弱水很快發現自己與郭慧君低估了這件事的難度,李小露雖然只要了四萬三千元,但是把所有手續辦完這筆錢就變成了四萬六千。

  對于徐靜儀來說兩萬三千不算什么大數目,但對于易弱水與郭慧君來說,這兩萬三千把他們的全部家底都給掏空了,幸虧李小露承諾給了易弱水七千元好處費,所以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終于才籌到一萬六千塊。

  但是接手過來以后馬上就要開始新一輪建設,現在機會難得趙清風同意他們大拆大建而且幫他們把一切手續都跑下來,但問題在于將原來的停車場大拆大建所需要的資金多得驚人,徐靜儀初步估算了一下至少要五萬塊而且還只是毛胚,如果算上裝修的話就是個無底洞。

  易弱水與郭慧君為了籌措前面的一萬六千已經是想盡辦法而且跟星空電腦借支了下個月的工資,同學的錢也借了不少,現在繼續投入就超入了他們倆的能力極限。

  而且與買房時徐靜儀承擔一半的出資不同,現在三家各占一股自然要各承擔三分之一的投入,光是建毛胚就至少要三萬現金,所以現在易弱水與郭慧君只能想盡一切辦法開源節流。

  但是這些事情常沁竹都不能跟紀雪瑤說,但是常沁竹越是守口如瓶紀雪瑤就越好奇:“到底怎么回事?易弱水與慧君租了這么好的房子以后就沒過來幾次,憑白便宜我們倆,你說這到底怎么回事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