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0.撤離

  第二天早晨,一家人早早打開電視機,只見所有頻道都只播放一則通知,通知所有沿海城市的居民,或島上原住民都必須往中部遷移,經過預測,再過四個月將會有大海嘯和地震。所有人必須在三個月內全部撤離,否則后果自負。看到屏幕中不停重復播放的通知,大家都沉默了。

  “我不管你們是怎么提前知道這些消息的,或是知道些什么,以后你們對外都要說是因為我們兩個老了身體不好,需要你們回來照顧,你們才辭職回家的。”云爸爸想著之前兩人儲存物資的勁頭,還有什么不明白了。

  兩人趕緊點頭同意,這時候聽到村里面的廣播在呼叫所有人在宗祠前面集合,云家父母一人抱一個胖娃娃便趕忙出門了,司城和云起對視一下,心里都在想,“這就是所謂的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的老人。”

  當所有人都聚集在宗祠前面的廣場,看見幾位長輩早早就坐在祠堂的大門前,而云幟武則拿著喇叭在那里呼叫著,讓大家趕快過來集合。作為村長的云幟武只負責對外事務,和一些雜碎小事,而重大事件都是請示幾位長輩再做決定。

  一看這個陣仗,就知道是有關村里集體利益的事情要宣布。

  看著大部分都已經到場,二爺爺接過他手里面的擴音器,“你們應該已經知道今天發生了大事,沿海地區都在搬遷,就我所知,我們市也是接收點,突然增加了人口,盡管政府會妥善安置,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么多人肯定會導致物價的上漲,還有安全的隱患。我希望你們約束好自己的晚輩和孩子,盡量不要在外面逗留,還要盡量儲存好一到兩年的生活物質。”二爺爺端起邊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在大批人口趕來之前,你們要分批次去,不要集中去,盡量多的采購容易長時間儲藏的食物。”說完看了看三爺爺他們,看看他們有什么需要補充的。

  “還有你們的土地,都盡可能自己種植。還有家禽,有空地的都盡可能的自己養,以后這些都是必需品。如果不會的,就虛心的向長輩學習,盡量做到自給自足。”七爺爺做為老農民,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大家又商討了一下,最后由村長再次做出強調,便三三兩兩相約一起去采購。

  司城也隨波逐流的開著車出去購買一些必須品,因為現在已經請不到工匠了,便和云爸爸自己在家做起的泥瓦匠,遇到不會的,就去咨詢,或是拆的再重新來過。就這樣磕磕絆絆的,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辛苦勞動,起了豬圈,羊圈,牛圈和雞鴨住了小屋,一整排過去,看著也像模像樣。而院子搭建出來的暖棚則是購買了D國的最新技術,可以輕松完成伸縮采光。最讓云起最滿意的是因為它的堅固,如果用遙控把門關起,就算用石頭砸也砸不爛它。

  規整好院子,便迎來了一波參觀潮,看著有兩個人自己建造出來的屋子,都對他們豎起的大拇指,并虛心向他們求教,到時候自己家也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看到院子里的暖棚時,都蠢蠢欲動了,也想在自己的院子里裝一個,一打聽,是國外進口過來的就知道基本沒戲了,司城提醒他們,還可以用國產的,雖然沒有這樣的美觀牢固,但只要不影響種植都是可行的。但是購買要趁早,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就不一定買得到了。聽到這里,有性急的馬上相約去訂購。

  建好屋子又晾干了幾天,云爸爸就去把約好的家禽崽子接了回來,兩頭豬,一頭牛,還有兩只懷孕的母羊,這母羊是為了君君和樂樂買了,就怕孩子漸漸大了,母乳供應不上。因為都沒有養殖的經驗,云爸爸還在養殖場學習了幾天,又經過養殖場朋友的介紹購買的一大車飼料。

  感覺生活一下忙碌了起來,云媽媽和云起負責君君樂樂和所有的家務事,云爸爸負責家禽和村里的交際。而司城則帶著幾個小堂弟到處收購物資。

  整個村子都很齊心,有人還抱著懷疑的態度,雖然跟著大家一起改造和儲存,雖然買了東西,不會有很大的損失,但是覺得這樣大家會做無用功。

  云幟武的繼女劉清瑩便一直在抱怨,她一直在說隔壁幾個村都沒有準備,還不是一樣要把土地承包出去,搞得她現在要跟村姑一樣的下地勞作。本來都沒有人應和她的,但是聽她說多了,慢慢的,也有幾個小媳婦和她一樣的心理。

  農活本來就不輕松,回家還要聽老婆的抱怨聲,慢慢的,也有些年輕人心思開始浮動了起來,甚至開始消極怠工了。

  一個家庭,一件事如果有人少做了,其他人并要多付出勞動,這樣子,家庭矛盾也就顯現出來了。

  本來都只是自己家里的矛盾,爭吵也是在內部,但有一家子,居然把矛盾都指向的幾位村老。

  村里也有幾家外姓人,是因為娶了云家姑娘到云家村安家的。這家人姓孫,當年因為娶了二爺爺他們的親姑姑,因為這邊交通比較老家發達,后來便搬遷到了平和村。現在當家的是二爺爺的表弟孫時光,底下有三子兩女,三個兒子都分別成家了,兩個女兒也都嫁了出去。平時都在外面工作,也就像是變相的分家了。幾家都是在沿海城市打工,這次因為工廠的停工,外加限時撤離就大包小包的回了老家。

  遠香近臭,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還能體諒。時間久了,加上繁重的農活,點開始有了爭吵。

  始作俑者是他的二兒媳劉丹,劉丹娘家是s市,又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的,剛來了時候,還覺得農村處處充滿新奇,便也很快融入了集體生活。等到回收了土地,村老們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學農活,參加勞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