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嶼,八零后接近九零,和她一個學校出來的,清大計算機系師哥,老家在繞城旁邊的省會城市。
家里父母是普通的電工職工,從小學到初中成績都平平無奇。
直到中考一鳴驚人進了省立高中!然后高一到高三之前成績繼續平平無奇,直到高三下半年開始學習,成功以全省第5名的成績進入了清大王牌計算機系……
林嶼進了大神云集的清大計算機系走的也不是正統的學習路子。
根據喬念了解來的信息,他入學開始就和進了清大的學霸們不一樣,林嶼只在專業課上認真考勤。
對其他科經常遲到早退。
他本人很少去圖書館,在國內一線大學圖書館常年卷生卷死的大環境下,他堅持早睡晚起,絕不吃苦絕不熬夜的擺爛精神!
大三了也沒進過教授的實驗項目,天天有時間就往外面跑,主打一個老師不找我就找不到我。
他的同學們知道他在外面和人組了個小項目組搞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但當時大多數人對于他的行為嗤之以鼻,認為他在浪費資源和時間。
清大作為頂級學府,能在清大授課的老師們全是業內大佬,大佬們開的項目必然是業內風向標。
再加上眾多企業資助、學校資助…清大的項目實驗室說是學校里供給學生們模擬學習的地方,實際上里面的設備設施、能接觸到的業內大流堪比社會上頂級公司的頂級工作室。
林嶼對這些統統不動心!
他大學四年順利畢業,畢業后沒保研沒進大廠也沒出國深造,繼續窩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鼓搗自己的小發明。
前幾年清大計算機班聚會都沒邀請過他。
林嶼和他平平無奇的大學生涯以及平平無奇的成就一樣,眼看要成為那一屆計算機系畢業生里不起眼的存在。
他又搞出了和初高中一樣的騷操作!
去年一款智能應用模型dK橫跨量子計算領域出世,相比于世界上同類模型昂貴的計算價格,林嶼創辦了深度求索dk,其開發的應用推出的dkV3以極低的訓練成本實現了與Gpt4o等頂尖模型相媲美的性能。
這可驚掉了硅谷一眾世界級精英的眼球。
在他們眼中哪怕有個別華裔天才也多是在海外留學、留在海外發展,跟著他們海外的腳步才能做出成績。
林嶼打破了西方慣有傲慢,叫他們看見z國人的聰明智慧并不是非要靠著海外才能做出成績。
林嶼沒有外國導師、沒有留學經歷,一位極致的技術理想主義者,在量化投資領域取得成績后,靠著自己和團隊做出來的dK證明了技術無國界。
喬念挺佩服他這一點兒,不是誰以前跑在前面,就一直在前面!林嶼是少數有勇氣打破‘玻璃’的人。
“你好,請問有預約嗎?”前臺小妹睜著好奇的眼睛打量著她。
喬念拉了拉鴨舌帽,想想說:“沒有不能進去?”
前臺小妹被問得懵了一瞬間,很快調整出笑容,用略帶歉意的口吻:“對不起,我們這里是預約制,你沒有預約的話,我不能讓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