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藥品少了

  猛烈的咳嗽,再一次襲擊賀成樂。他咳得驚天動地,和著嘯鳴,如古代戰場上,萬馬嘶鳴。呼吸急促短暫,臉色青紫,有一股要把雙肺咳出來的急迫感。

  上官雪瑩的話讓蔣湘峰心里有些難受,他自認看病可以,看人也不錯。他看重的人,一般都會有一番成就。他最引以為豪的是早年他的一個學弟,受困于情,尋死覓活,他特別看好學弟做醫生的天賦。在他的鼓勵下,學弟逐漸游出感情的漩渦,攻讀碩士博士,現在是全國知名的心血管病專家。前些年,郭子敬去進修學習,就是經過他的推薦,拜在這位名師的門下。如今,市立人民醫院的心內科醫生去進修學習,都是他親自帶教,醫院心內科的診療水平,在短期內名聲大噪,與這位知名專家悉心指導有很大的關系。

  蔣湘峰不是一個固執的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好就好在,事先他沒有將話講出去,也就是說,對蘇夏荷沒有任何影響。他依然可以不動聲色觀察蘇夏荷的舉動,分辨一下,她到底是在作秀給他看,還是本來就認真。他對蘇夏荷醫術沒有任何懷疑,但現在想來,還是沒有看清她的人品,這一點很重要。當醫生的,人品向來要比醫術重要。裘法祖說:“徳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醫德皆人品,再會偽裝的人,遲早也會露出本來面目。他決定靜靜觀察一下蘇夏荷,再決定下一步動作。

  王江華來敲門,告訴蔣湘峰,老賀春節期間一直沒輸注人血白蛋白。蔣湘峰讓上官雪瑩查一查,賀成樂的人血白蛋白為什么沒有用上去?上官雪瑩回復,賀成樂的人血白蛋白一直由蘇夏荷保管。今天,蘇醫生沒拿出來,所以還沒輸注。蔣湘峰愣了一陣,問上官雪瑩:“病人的藥怎么會在醫生那里?”上官雪瑩說:“這事要問蘇醫生,我不知情。”找了一圈,沒找到蘇夏荷,蔣湘峰就給蘇夏荷打電話,電話也沒人接。蔣湘峰有些疑惑,早上還在交班,查房的時候也在,怎么一下子就不見人了?他拿來賀成樂的病歷,查看這段時間的醫囑。從醫囑上,蔣湘峰沒看出什么問題。賀成樂春節這段時間每天輸注兩瓶人血白蛋白,每瓶五克,共十克。但一查賀成樂的化驗單,蔣湘峰就坐不住了,醫囑上使用人血白蛋白,卻一直沒有給賀成樂復查血清白蛋白,這明顯違背醫學常識。一般來講,給惡性腫瘤晚期患者輸注人血白蛋白,要定期復查病人血清白蛋白,一旦檢查結果正常,就要停藥。蘇夏荷不會這一點都不明白吧?

  蘇夏荷回病房時,滿面春風。蔣湘峰問她賀成樂人血白蛋白的事,蘇夏荷解釋:“賀成樂的人血白蛋白是在我這里,但我覺得他現在不需要使用,所以春節期間就沒拿出來。”

  蔣湘峰的眉頭擰成了“川”字,說:“病人的藥放你這里,不合適吧?況且,你開了輸注人血白蛋白的醫囑,不給病人用上去,違背了醫療制度。你怎么解釋?”

  蘇夏荷的臉憋得通紅,覺得受了莫大的屈辱,說:“蔣主任,你懷疑我私吞病人的藥?我告訴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春節前,醫院藥劑科出通知,人血白蛋白生產緊張,醫院將進不到這種藥品,我才出此下策,為賀成樂囤積一點藥,以備不時之需。”

  蔣湘峰忙說:“小蘇,我不是這個意思。希望你以后能事先跟病人家屬通個氣,提前跟我說一聲,以免引起誤會。”

  蘇夏荷說:“蔣主任,我覺得你最近太忙,所以沒跟你提這事。賀成樂的人血白蛋白我放在家里了,下午我就拿過來,交給上官護士長保管。”

  說歸說,這事過去了幾天,蘇夏荷也沒能把藥交給上官雪瑩。蔣湘峰感覺事態有些不對勁,畢竟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就問蘇夏荷怎么回事。蘇夏荷的回答讓蔣湘峰大跌眼鏡:“我沒有保管好藥品,不見了。該怎么處理,你說吧。但我有一個條件,不要上報醫院。”

  蘇夏荷的平靜,像春天里剛鉆出地面的小草,自然而然,毫無修飾。

  蔣湘峰盯著蘇夏荷,心想:這個年輕的醫生,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到底是優秀的醫生,還是走入了迷途的羔羊?是失誤還是故意?這些疑問,在蔣湘峰的腦海里糾纏。蔣湘峰想知道真相,必須給患者和院方一個說法。他不能顧及面子,表面上看是幫了她,實質上會害了她。蔣湘峰毫不留情地問:“你說該怎么處理?恐怕不止賀成樂這一個病人的藥吧?恐怕也不止人血白蛋白這一種藥吧?你自己說,這些年,有多少?”

  蘇夏荷堅定地說:“就這一次,十瓶人血白蛋白。我也是出于好心,沒想到好心辦了壞事。”

  全達明打斷了這一場談話。他拿著化驗單推門進了蔣湘峰辦公室:“蔣主任,你說實話,我還有住院的必要嗎?癌細胞已經淋巴轉移了。”全達明的聲音嘶啞,好像是大哭過一場。

  蘇夏荷趁機溜出了主任辦公室,她長舒了一口氣:“只要我不承認,他就沒有證據!全達明來得太及時了。”蔣湘峰眼睜睜看著蘇夏荷出門,想叫住她,卻不知道再說什么,他能想到的最好結局就是不了了之——沒有證據,說什么都是白搭,如果病人家屬糾纏不放,蘇夏荷最多是賠償損失。眼下,看全達明的化驗單擺在第一位。

  一疊化驗單有多達四五十個數據,每一個項目都有其背后的臨床意義,表達人體內某種機能是否在正常范圍內。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數據,畢竟任一正常或者異常的檢查結果,都可能影響治療的走向和疾病的轉歸。蔣湘峰審視這些數據,猶如老師看學生的試卷,警察勘探案發現場,他要從數據中條分縷析,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然后對癥下藥。經過分析,蔣湘峰鄭重地說:“現在就判斷你體內的腫瘤細胞,已經淋巴轉移為時尚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