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八章:倒霉悲催的娃

  寥寥數筆,李定國就將偌大的大明國土畫了出來:“你看,從黃河以南,整個天下,清軍就依靠不到五萬八旗鎮壓,依靠四十萬綠營來維持了。

  而綠營,除了三藩之外,別的綠營被拆成了數百人一營,分別駐扎在各處要地。”

  李定國大笑起來:

  “吳三桂的三萬精銳一朝盡喪,便去了該部十萬綠營的威脅,鄭氏穩坐泉州,福建耿精忠部、廣州尚可喜部需要防備鄭軍,再去十萬人。”

  他直接將四十萬劃掉,寫了一個二十萬。

  李定國使勁拍了拍竇逐北:“你小子行啊,入滇清軍不過十萬人,精銳便是吳部三萬和這次調動的湖廣、兩江兩處三萬八旗。”

  地面上只剩下一個五萬,一個二十萬,兩個數字。

  竇逐北嘴角勾起,李定國不愧是軍神,寥寥數語,就將整個天下大勢分析的一清二楚。

  李定國丟下手中的樹枝,輕笑道:“此戰縱然不勝,云南也可光復,此戰若勝,長江之南,我們的敵人就是三藩了!”

  “清妖沒能力在短時間之內再調集八旗南下!”

  在這時代,打仗全靠家丁壓陣,甚至三藩所部的家丁,比吹上天的真八旗大軍還要厲害。

  而三藩勢力最大的吳三桂,精銳家丁又被他們一口啃了。

  如此一來,只要再吞下眼前這三萬八旗——西南三省可定。

  至于清軍的兇猛反撲,那最低都還要半年時間呢!

  有了半年時間,還有什么是不可改變的呢?

  竇逐北豁然站起,眼神里已經全是光彩,那就殺他一個天翻地覆!

  “王爺,清軍已經開始上山!”

  探子疾馳而來,說了一個讓兩人眼睛一亮的消息。

  李定國臉色一扳,鐵血之氣四溢:“隨時監視敵軍動向,但有異動,立刻奏報!”

  探子得令離開,而李定國卻是使勁拍了拍竇逐北的肩膀:“逐北,此戰若定,孤王便與你拜了把子又何妨!”

  看著李定國大笑著豪邁的離開,竇逐北攥緊了拳頭。

  晉王,我一定不會讓你上了銀幕,還要化作“李長生”的!

  “投擲兵聽令!”

  他沉聲道:“立刻收拾山道上的狼藉,不可使韃子查出有異!”

  兩千投擲兵越眾而出,收拾干凈山道上的訓練彈,待返回時,又仔細打掃了他們踐踏后留下的痕跡。

  從山前到了山后,最低都要一個時辰,是以,李定國讓伙夫們開始分發干糧。

  為了不讓敵軍察覺他們的動向,李定國甚至要求山谷處的永歷行營也不能生火做飯,更何況是他們本部呢!

  軍卒們撕咬著干糧,就著生水咽下。

  大戰最低都還要一個多時辰,現在吃飽了,正好有力氣砍殺韃子。

  竇逐北帶著竇十三,將一捆捆手榴彈親自遞到投擲兵的面前。

  “都好好干,這一次,讓我們給國人報仇!”

  竇逐北拍著兵卒們的肩膀,認真的勉勵道。

  這兩千兒郎,雖然戰后就會被收回去,但是,立下了這么大功勛的他,想要索要幾百人,組建自己的班底,李定國必然會答應的。

  對于南明政權內部的爭斗,竇逐北可是心知肚明——焉知那位首輔馬學士,又會鬧了什么幺蛾子……

  一柄白色戰旗,徐徐越過了山巔,緩緩踏入明軍的埋伏圈。

  為首的清軍,是一員矮粗矮粗的漢子。

  他的身后,有人打著三角小旗。

  竇逐北眼神瞇起,打頭的就是一個佐領,看來這一仗可真的是肥肉啊!

  整個清廷所有的旗丁加起來,也不過是八百佐領罷了,而且看此人身邊士兵的下擺,都漆著白色的油漆……

  這是一支白甲巴牙喇啊!

  這可是相當于綠營家丁的存在,是清軍精銳里面的精銳。

  清軍一個牛錄(佐領)麾下人數三百人到一百多人不定,而這白甲巴牙喇,可是只有十來人而已!

  縱然兩白旗和正黃旗是上三旗,是八旗里面的上等人,也不過只有二十人而已。

  清軍緩緩地走入了埋伏圈,渾然不知即將“天打五雷轟”。

  就在清軍走進了明軍埋伏圈的時候,從山谷滑下的吳部清軍,也發現了不對。

  兩天的時間,兜兜轉轉才出了密林的吳三桂,正待長出了一口氣,他伸手扒開眼前的灌木叢,滿是笑容的臉上,卻瞬間變得驚恐一片!

  只見前面是一個山谷,而山谷內旌旗林立,帳篷處處,人聲馬吠,甚至還能看到一個個正滿臉帶笑的兵卒!

  吳三桂臉色大變,劫后余生的興奮,化作了滿臉的苦澀。

  他可是明廷老臣,更是數次見過明帝君顏的。

  眼前這個營地雖然簡陋,但是看裝扮,正是行營所在——當面的竟然是永歷帝的駐蹕之所!

  “完了!”

  吳三桂手腳冰涼,作為曾經的明臣,作為朝廷以自身死亡為代價,供養出來的大軍之主,吳三桂自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代表著什么……

  他怕是要被凌遲處死了啊!

  “都各自散了吧,都逃命去吧!”

  吳三桂苦著臉,低聲呢喃。

  他們剛才下來的山谷,是一面碎石坡,想要下來容易,若是想爬上去,卻是太難啊!

  吳三桂扭頭看看左右的懸崖峭壁,若想離開這里,唯有從山谷中永歷所在的地方穿過……

  而將整個山谷占了一大半的明軍,又豈能放任他們借道。

  吳三桂渾身都在顫抖:“龍山、大杰、擎天(胡國柱的字),你們各自逃命去吧……”

  以這三人的本事,想來卻能爬上這一面碎石坡——

  他和大軍都完了!

  眾人都是哀愁滿面。

  這是有多倒霉的運氣,才能剛剛逃出狼窩又入虎口?

  單單看明軍陣營的戰旗,就知道該部約莫四千人,以他們僅剩的一千五百疲憊、饑餓甚至丟盔棄甲的兵卒,想要去對陣四千明軍……

  那還不如相信李定國帶著六千人,可以橫推全國清軍來的靠譜點!

  眾人默然,甚至有人看吳三桂等人的目光都帶著不善了——若是綁了吳三桂投靠永歷,何嘗不是一樁大功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