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交易

  鄭質崔抬起頭來,只見面前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少年,正穿著蟒袍,端坐在太師椅上,笑吟吟的看著他呢!

  竇逐北竟然這么年輕?

  饒是早已知道這位蕩寇侯還只是一個弱冠少年的鄭質崔,愣住了。

  看著竇逐北身上那被挑去了爪子的蟒袍,饒是早已在黎家皇帝身上,見慣了這種式樣的鄭質崔,腦海里卻是一片空白。

  竇十五低聲道:“鄭將軍,侯爺讓你起來呢!”

  竇十五喊了三遍,才驚醒了鄭質崔。

  他急忙致歉:“還請侯爺見諒,外臣已經許久不曾見過天使,是以竟然失了神。”

  “無妨,將軍請坐!”竇逐北伸手指了指一邊的椅子。

  鄭質崔在一邊坐下,軍卒送上茶水他致謝之后,才是開口道:

  “侯爺大駕光臨,外臣不曾遠迎,罪過罪過!”

  剛才十艘船只被擊沉的事情,鄭質崔只字不提。

  這些不過是表面功夫罷了,做給朝中不服從主上之人看的。

  明廷磨盤山之戰后,卻是如火如荼,李定國已經猛攻昆明三天,眼看就要拿下昆明了。

  在這個時候,可不能得罪明廷啊!

  鄭質崔不提剛才的事情,竇逐北也只字不提,他嘆息一聲,開口道:

  “韃虜猖狂,亂我國民,國事日益艱難,本侯身負皇明,開辟新的戰線,欲要借道紅河。”

  “因為軍情緊急,使得不曾與貴主相商,說起來倒是本侯的過錯。”

  竇逐北再次重申自己只是借道的事實。

  “安南世代都是大名的藩屬,上國之事便是我黎朝的事情,便是我鄭家的事情,侯爺放心就是,紅河任由侯爺通航。”

  鄭質崔許諾道。

  “黎王的心意,本侯自會轉告陛下,鄭家的善意,本侯銘記于心,待到本侯轉回之時,必然親自向陛下為鄭家請功!”

  竇逐北許諾道。

  雖然現在黎朝已經將莫朝打得只剩下邊界處的幾個縣了,但是,黎朝卻沒有得到明朝的冊封。

  換句話說,黎朝的政治地位——等同于反賊啊!

  “侯爺仁義,下臣代我主多謝了!”鄭質崔大喜,有了竇逐北的這句話,就足以抵得上一切了。

  不就是航行紅河么,只要不進入城內,一切都好說!

  他試探道:“只是有件事好叫侯爺知曉,國都已經許久不見兵鋒,百姓安定,還請侯爺約束士卒,不要驚擾了百姓。侯爺若是需要一應物資,還請提前知會我朝,下國必然為侯爺準備齊全了一應物資。”

  竇逐北輕笑,果然來了。

  實際上,兩人說了這么多,也就這一句是關鍵!

  鄭家這是在告訴他,在升龍城周邊不要上岸,若是購買物資,只能購買鄭家的。

  “此是自然!”竇逐北點頭:“煩請告知貴主,請在河口處圈定一個邊市,你我雙方貿易,便在此間舉行。”

  鄭質崔大喜。

  鄭家與阮氏這一次大戰好幾年,銀錢早已乏了。

  若是與明軍貿易,卻也是一塊肥肉啊!

  而且竇逐北更是答應他貿易的對象,就是他們鄭家,這可是潑天的利潤啊!

  不說多的,以市價的一倍售賣,這卻是最為公平的價格了!

  “這事下臣需要盡快告知我主,還請侯爺見諒。”鄭質崔心中大喜,臉上卻是一片急切。

  貿易的事情,鄭柞早已授權給他,但是,談判么,底牌還是不能一次性打完的。

  竇逐北點頭:“軍情緊急,還請鄭家盡快修建邊市,充斥商旅,本侯這一次就不做停留了,待到返航之時,在與你們交易。”

  “此是自然,此是自然!”鄭質崔大喜。

  返回才好啊!

  現在能夠賺取的,不過是一些銀錢罷了,若是等到竇逐北返回,那卻是會有各種繳獲啊!

  到時候賺取了雙邊貿易,那才是利潤的大頭呢!

  明人的古玩、字畫,在安南卻是萬人追捧之物,不說是壓低收購價格了,就算以明人售賣的價格購買回來,轉手就能賣出了天價!

  況且,既然竇逐北的交易對象,只有他們,那么稍微壓低三成價格,這很公平吧!

  竇逐北眼神閃爍一下,開口道:“還請將軍指定一處,讓我軍上岸取水。”

  “既然侯爺提起了要在河口修建邊市,那么就請侯爺在河口擇地取水吧!”

  鄭質崔急著趕回去告知鄭柞這件事,隨意的開口道。

  竇逐北點點頭,親手將鄭質崔送了出去。

  等到鄭質崔的蜈蚣船走了之后,閻惟龍皺眉道:

  “侯爺,若是我們只與鄭家做生意,怕是會被壓價啊!”

  “然而我們只能和鄭家做生意!”竇逐北冷笑:“他自以為吃定了我,卻不想會崩掉滿嘴牙!”

  便算是壓低市價的一半做買賣又如何?

  只要那個東西拿出來了,就算是在壓低一倍,也是暴利!

  閻惟龍正待再勸,猛然聽到竇逐北如此自信的話語,不由得愣住了。

  眼前之人是誰?

  這可是讓清軍先后兩次在磨盤山吃了大虧的蕩寇侯竇逐北啊!

  鄭家想要沾了小侯爺的便宜,怕是真的不是那么好占的!

  船只順流而下,速度很快,而安南領土最狹窄的地方,寬度不過只有五十公里不到,兩天之后,補充了淡水的船只,已經到了莽莽大海上。

  看著一道渾濁的江水,在大海之中逐漸變淡,竇逐北微微瞇起了眼睛。

  紅河三角洲的增長速度是很是恐怖的,因為上游夾雜了大量的泥沙,使得紅河三角洲,以每年一百米的速度,朝北部灣推進。

  而這一代,又素來是土地肥沃之地,人口密集。

  最主要的是——安南北部曾是明朝的國土,境內漢人眾多。

  這個地方,大有可為啊!

  當然,前提是他能夠一戰拿下瓊州,并且擋住清軍的反撲……

  瓊州這個地方,紡織業很是發達,著名的黃道婆,就是在此地改進的紡織機,制造出領先全世界五百多年的黃道婆紡織機。

  雖然現在黃道婆紡織機已經幾乎傳遍了整個華夏的大城市,但是,這玩意卻是有著很大的改進空間的。

  而他準備拿出來的,就是最后取代了黃道婆紡織機的珍妮紡紗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