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奈忠次鞠躬,說道。
“御臺所,其實五年水利計劃,不需要二公返稅眾下撥很多糧食。
建設時間為五年期,每年相應的勞役時間短了不少,反而用不了多少糧食。”
義銀點頭明白。
自古勞役就是領民的一項義務,亦是一種人力資源。一般在農閑時候征召成年女子,免費為領主做事八十天到一百天。
勞役期間的勞作是由領民自帶干糧,并不需要武家付出錢糧。
之前伊奈忠次急于表現,把建設計劃做得太緊。需要使用超出勞役時間外的民力,這就要用錢糧去征召民工。
可如今她重置了整個計劃,計劃從三年延長到了五年。將建設時間大多控制在勞役之內,錢糧的消耗就少了許多。
義銀提醒了一句。
“關東攻略要用農兵運輸輜重,這些勞役也要算進去,你心里得有數。”
義銀能想到的,這些奉行眾當然早有計算。伊奈忠次伏地叩首,回復道。
“嗨!我明白。
另外,我有一些想法,還請御臺所決斷。
旱災導致土地干涸,讓越后諸姬驚慌不已,更明白水利建設的重要性。
現在要是加大力度展開水利建設,反倒能調動她們的積極性,加快建設速度。”
義銀問道。
“糧食從哪里來?加大力度就要擴大勞役的時間。
關東攻略在即,你的水利建設要是影響了前方的后勤補給,只怕要掉腦袋。”
伊奈忠次鞠躬,堅持道。
“御臺所,災年缺糧,越后武家卻不會減免領民們的田賦。
女人們都被征召當農兵,為前線運輸輜重,可留家中的丈夫孩子卻在挨餓。農兵雖賤,但她們心思不穩,軍心亦是不會穩當。”
義銀想起伊奈忠次描述的場景,不禁心浮氣躁,哼道。
“那你有什么辦法?”
伊奈忠次說道。
“關東侍所為御臺人準備精米,二千五百石的糙米磨完,只取白米不到八百石,碎米谷糠能收集一千五百石以上。
另外還有御臺所的同心眾,亦是這個待遇,您的御館一年下來也能攢出五百石碎米谷糠。
請御臺所將這兩千石碎米谷糠賜予,我可以此熬些稀粥,引村落的男人孩子前來為水利建設做工。
以工代賑,亦是為前方的軍心穩固,盡一份心意。”
義銀嘆了口氣。
石田三成是賭義銀心軟,不同意搶糧,這才絞盡腦汁想出了搶糧的害處獻給主君,搏出位。
伊奈忠次也是一樣,她會想到用關東侍所磨米多下的碎米谷糠去以工代賑,是看石田三成得手,心癢難耐跟著獻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些武家哪里是真慈悲,慈悲還能當武家?她們純粹是投主君所好,掙一個前程。
但義銀不得不表示喜悅,贊賞她們,這樣她們才會有動力堅持做下去。不是因為她們良心發現,而是因為斯波義銀在這里。
義銀無奈笑笑,兩千石碎米谷糠能管什么用?多半會煮到看不到米粒。就這米湯,還得讓男人孩子用做工去換,真是惡心到家了。
但不管如何,有口吃的總比等死強。
他抬頭想了想,說道。
“找水利計劃靠近村落的部分給男人孩子做,不要讓他們出遠門。饑荒缺糧食吃,要是太遠,人還沒爬到就先餓死了,還做什么工。
給的任務也不要催促,能做多少做多少。主要是救濟,不指望他們干活。
伊奈姬,這事是你提出來的,就要做好。如果變成害民的惡政,我會找你算賬。”
伊奈忠次一愣,無奈伏地叩首。這位主君真不好忽悠,自己還是小心點。要是討好不成反弄得主君發怒,就不妙了。
與三姬說完事,義銀看向在旁邊恭謹坐著的大藏長安,問道。
“這幾天有整理好你之前說的,有利于我的法度嗎?
我很期待啊,大藏姬。”
大藏長安伏地叩首,說道。
“卑下惶恐,這幾日已經寫得詳細,都在這里。”
她雙手推出一疊文書,義銀看了眼旁邊的三名奉行,說道。
“你先說給我們聽聽吧。”
“嗨!我所作關東法度的前提,是以關東侍所,為御臺所在關東的最高行政機關。
臣懇請御臺所,撤銷關東斯波領與關東侍所并列的地位。”
義銀掃了她一眼,思索起來。
他在越后經營了一年多,現在是用三條腿走路。
其一,是依靠北陸道商路的財力,由大熊朝秀為主要負責人。
其二,是上杉輝虎獻上的櫪尾城一帶,移民近幾斯波領的舊武家,北大和眾與伊賀眾,由島勝猛為代官。
其三,是關東侍所直屬恩養的御臺人,分下越眾與真田眾,由山中幸盛統御。
這三部分勢力,大熊朝秀歸屬于關東侍所之下,名義上由山中幸盛領導。
只是斯波義銀有言在先,不準山中幸盛插手大熊朝秀管理的北陸道商路,以及關東侍所后勤補給。
而島勝猛這位關東斯波領代官,與山中幸盛這位關東侍所執事,是并列的地位。
這兩人出自舊同心眾,是斯波義銀從近幾帶來的親信,還都有肉體關系。
她們的地位并列,一方面是平衡兩者權利,方便義銀仲裁。另一方面,也是感情上不想厚此薄彼。
如今,大藏長安希望他把關東斯波領的地位下沉,列于關東侍所之下,讓他有點為難。
山中幸盛麾下的御臺人復雜,她能掌控的力量其實遠不如島勝猛扎實。將強者置于弱者之下,以后會不會鬧得更亂,更麻煩?
義銀想了想,問大藏長安。
“你為什么會有這個建議?說出你的理由。”
大藏長安肅然道。
“御臺所持御劍下關東,設立關東侍所。這是替幕府復興在關東的影響力,本是大善之舉。
可關東斯波領不過是斯波家的關東領地,竟然能與關東侍所并立,這讓投效關東侍所的御家人們何以自處?
敢問御臺所,關東侍所與關東斯波領雙方武家見面,誰先給誰行禮?
天朝有云,歷代致理,六綱為首。一曰明禮,禮不明則彝倫不敘。
有心投效御臺所的御家人們,是否會因此猶豫不決,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