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502章 四方云動

  魚禾完全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楊音還真是夠悲催的。

  舊病剛好,又添新病。

  完全就是流年不利的征兆。

  難道是本命年?

  “即使如此,那你就多歇息一二。揚州的政務,等你病好了再談。”

  魚禾拍了拍楊音的肩頭,寬慰了楊音兩句,然后準備吩咐魚蒙去取一些珍貴的草藥,給楊音送到住處。

  在這個時代,珍貴的草藥,藥鋪幾乎是買不到。

  要么在豪強手里,要么在帝王手里。

  所以在史書上,經常會看到臣子生病了以后,帝王會賜下一大批珍貴的草藥。

  魚禾身在這個時代,自然得受這個時代的一些規矩約束。

  草藥就是一環。

  他府庫里囤了不少珍貴的草藥。

  全是陰麗華囤的。

  他粗略計算了一下,就算他拿珍貴的草藥當飯吃,十輩子也吃不完。

  所以他經常拿來賞賜給生病的人。

  魚禾剛準備開口吩咐魚蒙,就聽楊音笑著道:“不必了。臣雖然有病在身,但不影響臣處理揚州的政務。

  主公稱王在即,不能因為臣,耽誤了大事。”

  魚禾立馬準備勸解,卻聽楊音又道:“臣在來的路上,已經相繼看過會稽郡、沛郡、陳定郡、丹陽郡各郡的狀況。

  臣以為,當務之急應該是定下各郡的太守。

  然后著各郡太守配合從荊州、交州調遣過來郡衛,籌備各郡的郡衛。

  隨后就是各縣縣令,以及各縣縣卒。

  待到地方上的兵馬籌備齊全以后,就可以配合荊州和交州的郡衛剿匪、安民、抄殺不良商販和不良大戶。

  抄出的田產、屋舍,一部分可以分給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一部分可以依照舊例,充作官田。”

  楊音一開口就說起了揚州的政務,魚禾也不好再矯情的勸楊音去養病。

  當即,魚禾吩咐人扶著楊音坐下,然后對楊音苦笑道:“我手下的牧民之官少之又少,能找到你這個揚州牧就已經絞盡腦汁了,更別提各郡的太守了。”

  太守雖說不如州牧,可那也是一方大吏,統管一郡軍政,權力及大。

  揚州初定,需要派遣干吏去治理地方。

  些許濫竽充數的人絕對不能用。

  些許碌碌無為的人也不能用。

  魚禾手下能用的文臣又少,所以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太守人選。

  楊音聽到這話,沉吟了一下,道:“那就先縣再郡?”

  反過來來?!

  魚禾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太守的人選我都湊不齊,更別提上百的縣令了。”

  楊音沉吟著道:“縣令湊不齊,我們可以從縣尉開始啊。只要將地方上的兵馬籌備起來,讓各地方衙門有了自保之力,有了剿匪之力,百姓的心也能跟著安定下來。那些個小股的匪徒也不敢再肆意妄為。

  至于那些大股的匪徒,可以先招降。

  招降不成,就讓荊州和交州的郡衛去剿滅。

  如此一來,地方上的混亂可以得到一定的環節,我們也能騰出更多時間去找合適的官員。”

  “縣尉?”

  魚禾思量了一下,看向楊音道:“你是想讓此次征討揚州的有功之士去地方上充任縣尉、縣吏?”

  準確的說是征討揚州的有功之士中的傷員。

  一些輕傷員,傷勢恢復以后,還可以跟著大軍繼續征戰。

  但是一些重傷員,傷好以后,也沒辦法跟著大軍征戰。

  讓他們去充任地方上的縣尉、縣吏,倒也合適。

  他們有一定的作戰經驗,到了地方以后,組建好了縣卒,立馬就能派上用場。

  魚禾之前征討完了南越和哀牢以后,也用過這一招。

  效果還不錯。

  只是魚禾一直想盡快讓揚州安定下來,所以沒有用這種自下而上的緩慢招數。

  楊音認真的點頭。

  魚禾瞥了一眼楊音的臉色,“也只能如此了。我會告知馬援、馮異他們,讓他們將手里那些有功之士交給你。

  具體如何安排,你看著辦。

  我會讓荊州、交州的郡衛配合你。”

  楊音重重的點頭。

  此事商量完了以后,魚禾立馬吩咐人帶楊音下去休息。

  楊音休息了一夜,次日就主動找到魚禾,要了相關將士的名單,親自趕到了軍營外傷員們住的地方去選人。

  楊音帶病上陣,魚禾自然也不好偷懶,幫著楊音處理的一部分政務。

  一晃又是半個月過去了。

  張休、彭三等人相繼抵達石頭城。

  張休一到,就率領著右虎賁衛的人進入了江水,接管了江水邊上所有的渡口。

  彭三也帶著人進入了石頭城的工地。

  有關于魚禾被朝廷冊封為周王的消息,隨著這半個月的發酵,也傳揚了出去。

  天下各方勢力得知此事以后,無一不驚。

  他們都沒想到,魚禾占據著江水以南,在疆域上已經占據了半個江山了,居然還會臣服于王莽。

  其中公孫述、綠林軍的王氏兄弟、徐州的樊崇三人最慌。

  他們生怕魚禾和王莽達成了什么協議,會幫著王莽剿滅他們。

  距離魚禾最近的樊崇,立馬派遣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大將逢安,到石頭城拜會魚禾。

  公孫述、王氏兄弟也派人打著恭賀魚禾稱王的幌子,趕到石頭城打探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兄弟派遣的人,居然是劉伯升和劉秀的叔父劉良。

  劉伯升和劉秀乃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因為推恩令的緣故,到了劉秀的父親劉欽這一代,就只能做一個縣令。

  劉欽在劉秀九歲的時候就病死了,劉秀和劉伯升不得不跑去投奔叔父劉良。

  劉良乃是平民,但他還是養大了劉秀和劉伯升,并且還供養他們讀書習武。

  可以說劉良對劉秀和劉伯升而言,名為叔父,實則就是父親。

  這位在歷史上沒留下多少事跡,但沒有他,就沒有東漢。

  他才是東漢的奠基人。

  樊崇的使臣逢安到石頭城的時候,魚禾正在石頭城外的工地上巡視。

  為了趕上魚禾定下的稱王的日子,以及大婚的日子。

  新城的營造只挑選了幾處比較重要的地方修筑。

  其一是軍營、甕城。

  其二是城墻。

  其三就是魚禾的周王宮。

  十數萬的俘虜們,在構筑好了石頭城的下水道以后,立馬就開始修筑起了甕城、軍營、城墻。

  有一部分軍營在城外,修筑也簡單。

  所以數月便拔地而起。

  城墻也在十數萬俘虜們的努力下,快速拔高。

  待到彭三等人到的時候,已經修筑到了三尺的距離。

  魚禾巡視的時候,已經到了三尺半。

  彭三一行到了以后,著重營造起了周王宮。

  魚禾對周王宮的要求不高,能囤兩衛兵馬,能住他們一家子人,外加一群伺候的人就夠了。

  剩下的就是議事大殿、朝拜大殿、辦公場所、內庫等等。

  供他享受的東西很少,各種花里胡哨的東西也沒有。

  所以營造起來并不困難,也不耗費時間。

  魚禾正在跟彭三交代周王宮內要先建立的幾處地方,魚蒙匆匆跑到了魚禾身邊,小聲的稟報,“主公,赤眉使臣逢安到了……”

  逢安渡江之前,就已經派人先行一步,跟魚禾打了一聲招呼。

  魚禾吩咐張休放行以后,逢安一行才得已渡江。

  所以逢安的行程,魚禾知道。

  聽到魚蒙的稟報,魚禾并不覺得意外,他對彭三道:“議事大殿不用太大,但是朝拜大殿和閱政大殿一定要大。”

  彭三沉吟著點點頭,“臣明白了……”

  魚禾點點頭,將圖紙交給了彭三,吩咐道:“你先帶著匠人們依照圖紙營造,有問題再跟我商議。”

  彭三應允了一聲,躬身一禮,離開了。

  魚禾這才看向魚蒙,狐疑的道:“不是先讓人帶他們去下榻之處歇息了嗎?”

  魚蒙苦笑道:“那逢安渡江以后,迫不及待的想見您,根本不肯去下榻之處。所以臣只能過來稟報了。”

  魚禾沉吟了一下,道:“回別院……”

  魚蒙點點頭,帶著侍衛簇擁著魚禾回到了石頭城外的別院。

  魚禾稍微收拾了一番,讓魚蒙帶逢安來見他。

  逢安在魚蒙引領下到了正堂門口,步入正堂的那一刻,魚禾就打量起了他。

  逢安是一個三旬的漢子,身形消瘦,面容略尖,留著山羊胡須,穿著青色襦衣,帶著一頂遠游冠,看著像是一個文士。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眉毛是朱砂色的。

  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染的。

  這是赤眉的特色。

  赤眉之所以叫赤眉,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號稱赤眉。

  而是他們將眉毛染紅了當做標志,所以被稱之為赤眉。

  逢安到了中堂,恭恭敬敬的向魚禾一禮,“徐州使臣逢安,拜見周王殿下……”

  逢安的姿態極低。

  大概是因為跟魚禾手下的四海貨鋪有生意上的往來,知道魚禾的底蘊到底有多深厚,所以才不敢自身甚高。

  魚禾樂呵呵的笑道:“早就聽聞樊首領麾下有一能人名曰逢安,如今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逢安起身,笑著道:“周王謬贊了。逢安之名,在您面前可不值一提。”

  魚禾擺手道:“你太謙虛了。請坐!”

  逢安道謝一聲,坐到了邊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