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巴山下

  幽州和兗州,在三皇子和蒙王兵鋒之下,糜爛成一片,大散關跟前七皇子的兵鋒正盛。

  而局勢紛擾,變幻的卻是異常迅速。

  前腳江年這里才收到二皇子兵敗并州,七皇子兵進中州大散關的消息,不過兩月,便又聽到七皇子身先士卒,被二皇子手下大將,徐源陣斬于兩軍陣前的消息,消息是系統發來的,而后才是江年從一些渠道,探子哪里得到一些詳細的消息,收到消息的時候,江年還在吞服丹藥,苦修,打磨武道根基,突然的耳邊便是響起系統的聲音。

  “你已進入主線,子承父業,天武皇帝趙彰驍勇善戰,每戰當先,身先士卒歷戰百余場,終戰死沙場,其子趙曌,承其位,續其志,自號昭武皇帝,趙曌自幼跟隨其父趙彰征戰沙場,歷戰十余年,武力過人,戰功赫赫,其登位之初,天武皇帝舊臣簇擁旗下,所率將士也無不信服,天地龍脈有感,特降下龍脈氣運,助其成事,奪其氣運,獻祭給系統,可得兩百點萬能點。”

  聽到這個消息,江年愣了一下,“七皇子死了?”心底有些古怪,一代人主,最后竟然是就這般死在了沙場之上,被人陣斬,聽來總感覺讓人有種滑稽感。

  不過既然系統已經放話了,那么事情十有八九基本上已經發生了。

  而且想想,要不是有不死身,他在這個世界,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不外乎如此。

  心中轉過幾個念頭,卻感覺對他來說,似乎不算是好事。

  如今他京西之地還未穩固,根本無力向外出擊,要是那二皇子趁機徹底擊潰七皇子所部,鯨吞并州,寒州,大軍壓上,他這里要頂住就會難上許多。

  同時,到時候,想要打出去,也會難上許多。

  更不要說,要是這幾年,幽州和兗州的那兩位再一不小心沒頂住,天下就只剩下他這京西一隅,在那負隅頑抗了,到時候他想要再成一番霸業,估計就難熬了。

  念頭轉動,卻也只能干看著局勢發展,也是幸好,稍后的局勢卻并沒有朝著江年所擔心的方向發展,七皇子趙彰雖死,但其子,趙曌悍勇不下其父,率領所部,悍然擊退出關來準備擴大戰果的來敵,順利接過了其父留下的位置,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身披孝衣,率兵繼續強攻大散關。

  強攻之下,又有先前關中守將出關犯險出擊,被擊潰,竟是讓這天下強關一度搖搖欲墜,最終在連續近半個月不間斷的強攻之下,被攻破。

  借此,趙曌率兵進駐居庸關,不過兵鋒在這里卻停住了。

  大散關雖破,但趙曌這邊軍勢也已經疲憊,而居庸關之中守備又不下于大散關,強攻下去,只怕強攻不破,反倒是被對方趁勢反推。

  同時,趙曌借著這一次大勝,也順利的將位置坐穩了,而位置坐穩之后,先前暫時壓下去的一些事情,卻是需要趕緊提上日程,加緊處理了,一時卻也無力再繼續打下去了。

  其中最讓他頭痛,也是最麻煩的一件事便是,趙曌之父當初是納了那并州王溷族酋首之長女為后,才得以逆轉局勢,擊敗二皇子,奪取并州兵勢,而此刻趙彰死了,那并州王卻喊著,父辭子繼,讓他納取先皇之后為新后,這種罔顧人倫的事情,他如何能做。

  但此刻并州新收,根基不穩,他還得靠著并州王,才能站穩腳跟,卻又不得妥協。

  中間如何權衡之余,其他的一些,因為他戰場緊急上位而產生的事情,也是十分讓人頭痛。

  也是在這個時候,趙曌駐兵居庸關,無力進取,而自兗州強勢來犯的蒙王在數場大戰之后,兵敗,退守兗州滏陽,高筑土城,屯兵困守,用以抵擋幽州兵鋒,而幽州三皇子這里也是兵疲力盡,無力攻城,只能行圍困之事,局勢一下的就僵持下來了,不過總體算是局勢在往三皇子這邊倒,因為蒙王困守土城,已經無力出擊,只能高筑土城,用來僵持局勢,而兗州并不像是京西之地,只有寥寥幾條路能夠進駐,而是有大量一馬平川之地,這邊蒙王高筑土城,打不下來,但兗州其他地方,卻是逐漸的被逐漸緩過一些力氣的三皇子給逐漸蠶食。

  中州的二皇子此刻若是還有余力,定然要前來插上一手,來做那漁翁,但此刻,丟了并州的二皇子,又被人近乎要打到家門口了,正在和那自號昭武皇帝的趙曌死斗,局勢已經近乎進展到稍有倏忽,錯漏,便將身死人手的境地,哪里還能騰出手來。

  而也是在這個關口,江年終于開始有了動作,一直窩在蒙陰縣之中沒有動靜的江年劍道分身,突然的,開始募兵,同時,大巴山之中也開始涌出來一些蠻兵,匯聚著兵勢,并且毫不加掩飾的,向著三皇子駐兵所在的白露縣去了,簡短的勸降,然后便是直接發起了攻城戰。

  城中留守的兩千兵卒靠著城守,勉強的擋住了江年兩日,但很快的,就因為沒有通神高手駐守,三皇子那邊又無力援助,終于被江年的劍道分身給拆掉幾座甕城,然后大軍進駐。

  隨后,將八百俘兵發往京西,便進一步的向著周遭幾個郡縣發動攻勢。

  幾乎沒遭遇到什么抵抗,三皇子的主力幾乎都調去和蒙王打了,而且幾乎都被打殘了,這時候,根本就沒什么像樣的兵馬能夠拉出來阻擋江年的兵鋒。

  江年劍道分身領著兵從蒙陰出來,幾乎沒費什么力氣就將巴山郡整個打了下來。

  打下來之后,便是開始殺人,當然,也沒殺多少,很多人聽到他來了,直接的就跑了。

  蒙陰縣舊事就在跟前,不少人都知道那蒙陰縣里面有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頭,江年干的那些事情,更是早就被傳的近乎妖魔,在這種情況之下,一等江年攻破這巴山郡的縣城,郡治,立刻的就有不少人在準備跑路了,再有等到江年領著兵開始推行那什么兵戶制之時,幾乎是江年的軍隊走到哪里,人就跑到哪里去。

  大戶卷著財貨,細軟跑,一些沒腦袋的自耕農也跟著跑,甚至一些氓流,幫閑也跟著跑。

  不過大部分的氓流,閑漢卻沒跑,反倒是又激動,又忐忑的等著江年過來,給他們分田地。

  當土匪他們是不怕的,若是能有機會能分點好處下來,他們便幾乎什么都敢干。

  道德,忠義,天命,這些他們都不管,只要給分東西,當土匪又何嘗不可。

  只有少部分真的不怕死的,不跑,反而糾結鄉勇,想要抵抗江年,不過這部分基本上全都丟了腦袋,少數運氣好的,撿了條命,被江年發到京西去了。

  在剪除了部分反抗力量之后,江年便開始大肆的從蒙陰縣城抽調青壯年出來,分兵戶。

  蒙陰縣之中的民眾已經很是熟悉江年整出來的這一套了,能夠很快的就進入狀態,幫助他推進土改進度。

  而蒙陰縣之中,早就有不少人在等著這個機會了,江年政令通告下去,立馬的,就有數千青壯漢子,以至于一些膽子頗大的婦人,也跑出來,要開戶頭。

  江年當初里的規矩就是,只要是青壯年,男的,女的,都可以過來開兵戶。

  當初,也是因為這個,出來了不少的‘寡婦’。

  而這一次,出來的倒不是寡婦了,不少的好女子見著江年這里好說話,便也趕著上來,要開兵戶,而江年也無所謂,直接的就通過了。

  雖然女的上兵戶,到最后肯定會出不少的問題,但這個時候,能多開一個戶頭,對于江年來說,便是多一份力量,所以,這時候的江年才不管那些,戶頭先開了再說。

  反正都是青壯年,多少的能起點作用,至于會有什么問題,那是以后的事情。

  而至于以后,反正他不會死,有什么問題,再慢慢解決就是。

  甚至不負責任一點,等他拿了天下,將龍脈氣運一獻祭,這個世界,是死是活,關他鳥事?

  抱著這樣的念頭,江年大片戶頭撒下去,雖然也鬧出來的一些抱怨,但是在江年的強壓之下,這巴山郡,大片地方,最終還是就這般的,被江年占了下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