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52【周爵士】

  八月十四號。

  香港大學的法學系和哲學系大樓籌辦好以后,校長樂品淳邀請來港督戴麟趾,教育署署長喬治,布政司司署署長大衛埃布爾,以及民政總署署長戴瑞安布利斯等人來參加揭幕儀式。

  霍耀文作為哲學課的教師,自然是要過來瞅瞅的,法學系和哲學系的大樓是新建的,從今年初就開始建了,雖然這其中有部分是香港大學校方出資,但大頭幾乎都是名紳商賈所捐贈的。

  這不,在揭幕儀式的當天,那些捐贈過的名流富商幾乎都到齊了,在記者面前跟校長樂品淳微笑拍照。

  本來霍耀文過來就是看個熱鬧,想看看自己以后上班的大樓搞的怎么樣,看完就走人的,但等揭幕儀式結束以后,卻沒想被黃主任給攔下。

  “耀文,你可讓我一頓好找!”黃主任喘了口氣,擦拭了一下額頭的汗漬。

  霍耀文看到堵在自己面前的黃主任,不解道:“怎么了黃主任?這天這么熱,我還想回去吹風扇呢!”

  八月的天實在是太熱了,要不是今天是新大樓揭幕,霍耀文才懶得過來呢,毒辣的天氣,實在是不好受。

  “先別急著回去吹風扇了,有人找你,你同我走一趟。”

  黃主任仿佛是來不急解釋一樣,拽著霍耀文的胳膊就往新建的大樓內走去,穿過了門口圍堵的記者和一些來訪的紳士名流,二人朝著二樓的教師辦公室走去。

  很快,霍耀文和黃主任兩人到了辦公室內,他發現坐在里面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仔細一看,竟然是周希年!

  辦公室里的吊頂風扇在緩緩的吹動著,坐在椅子上的周希年在看到二人走進來后,笑著站起身子走過去道:“黃主任,想必這位就是霍耀文霍先生吧!”

  黃主任笑道:“是,這位就是出版社的社長霍耀文。”

  還在霍耀文疑惑這周希年找自己的時候,只見對方伸出右手道:“霍先生你好,鄙人周希年,當年也是香港大學醫學科畢業的學生,算起來你我二人也算是師兄弟關系。”

  霍耀文忙不迭的跟他握了握:“周爵士客氣了,您的大名如雷貫耳,在校報杰出校友名錄上可是位居榜首,后輩師生常常以周爵士為榜樣!”

  自從學校開辦校報以后,霍耀文為了方便自己日后跟學校的一些師兄前輩聯絡,也是從學校學生檔案處那弄到了從香港大學開辦以來所有學生的名單,按個的讓學生會的人篩選出一些知名的杰出校友,在校報上特意的弄了一個專欄,就叫“杰出校友名錄”,每一期三到五人,而周希年作為香港大學此時在商界最有影響力的師兄,自然是在校報前幾期就刊登了上去。

  “杰出校友名錄?”周希年面露疑惑的看向黃主任,他還不知道校報的事情。

  黃主任解釋道:“哦,是這樣的,今年三月份,學校籌辦了一份校內報紙,其中有一個專欄是專門報道學校畢業后對香港社會有杰出貢獻的知名校友。”

  “哦?”

  周希年微瞇著眼哈哈笑道:“我可算不了什么杰出校友,說起來從學校畢業以后,我雖然從事了幾年醫療工作,但終究是成了個滿嘴金錢的商人,偏離了當初學醫的道路和初衷。”

  霍耀文笑了笑:“當初孫先生也是在香港大學學醫的,但最后還不是沒有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路,學校所學的內容只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基礎,一個能夠在其他領域發展的最后稻草。”

  “說的好!”

  周希年連連點頭稱贊,“霍先生不愧是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人!剛剛這番話說的很有道理,就跟古人常說一技傍身萬事不愁一樣。”

  霍耀文謙虛了幾句。

  周希年瞥了一眼黃主任,朝著他道:“黃主任,我跟霍先生有點事想要談一談,你看……”

  “好,那周爵士你跟耀文慢慢談,我先出去了,剛好外面忙的很,離不開我。”黃主任也不在意,笑了笑,說完轉身離開了。

  等人走后,周希年看著霍耀文,說道:“霍先生,近日聽聞香港大學出版社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拿下了教育署在九龍的訂單,更是同教育署簽訂了未來港島和新界的教材書,價格還是以現在的價格?”

  霍耀文雖然不明白周希年是個什么意思,但這事也不算秘密,報紙上早就刊登出去了,說道:“教育署近些年的財政狀況不佳,作為香港大學的附屬出版社,我認為有義務和責任為教育署減輕負擔,這樣也能夠更早的讓全港青少年兒童就讀免費學校。”

  聽著霍耀文滴水不漏的話,周希年滿意的點點頭:“霍先生說的很對,光靠教育署的財政是很難在短期內讓全港適齡兒童免費讀書的,光九龍半島就幾乎耗光了教育署的財政資金,所以在聽聞霍先生的情況后,我就想著我是不是能夠提供一點幫助。”

  周希年從45年到64年一直是香港大學的校董和校務委員會成員,學校后面的那個印刷廠,就是在擔任校董期間捐贈給香港大學的。

  霍耀文沉思了幾秒,雖然有些眼饞周希年所說的幫助,但還是搖搖頭道:“出版社目前的經濟情況雖然不是很好,可勉強能夠維持經營,如果周爵士想要為香港教育出一份力的話,不如跟香港大學出版社一起成立一個教育基金,專為貧困學子提供教育助學金。”

  成立教育基金的事情,霍耀文早前就已經想好了,只是一直在等個時機,這會兒作為工商界大佬,又曾經擔任立法局、行政局的非官守議員周希年,自己跑上門了,霍耀文自然是不會放過。

  周希年沒想到霍耀文居然會提出弄個教育基金,一口答應道:“可以,不過這個教育基金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弄成的。”

  霍耀文點點頭:“這是當然,稍后我會設立個章程出來,到時候我親自交給周爵士看看。”

“好。”周希年笑著應了一句,他每年都會捐贈給香港各個學校不少的物資和資金,每年在教育捐款上最少有一百萬港幣,所以只要霍耀文能夠拿的出基金會的章程來,為香港教育提供幫助他自然不會吝嗇  在同周希年商談好成立教育基金會后,霍耀文火急火燎的開始了基金會的籌辦,基金會的章程完全可以照搬國外的一些基金會條例,或者就其他同類型的基金會仿抄。

  這些事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給弄好了,但霍耀文不急著拿著章程和教育基金會的規劃去找周希年要錢。

  他在等八月底九龍各個官立小學開學!

  既然說好了是跟周希年合作成立教育基金會,霍耀文自然不可能讓周希年一個人出錢,這么個好出名的機會,肯定是要雙方出資,然后大肆宣傳才能有效果。

  成立基金會,是霍耀文在計劃弄輔導書的時候就已經琢磨的事情,畢竟輔導書賣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一本十元錢,比一般的圖書價格都要高,就算拋去了成本價格和各個官立學校老師商定好的回扣,一本輔導書的利潤都在六元錢左右。

  九龍官立小學今年的新生包括老生,總計有十萬人左右,不敢說每個人都買,但在朱文慶同三十多家官立小學的老師主任等人談好價格后,想必在老師的極力推薦,以及各大報紙的教育宣傳下,家長購買的幾率還是分成高的!最少能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隨著購買的人越多,那些沒買的學生肯定會找家長索要。

  除了每個年級的輔導書不同外,每一年級總共有三冊,內容幾乎囊括了所有的主要科目和相應的考卷題庫等。

  一人買三冊,那就是三十塊,十萬人如果都買的話,那就是三百萬!去掉回扣和成本,香港大學出版社最少能夠盈利兩百多萬,這么一大筆錢,早就把之前教材書的虧空給填補上了。

  當然了,這是利益最大化,就算往最小了去算,霍耀文也能斷定出版社有個幾十萬的盈利。

  而且這也不是一錘子買賣,是長期可持續發展賺錢的營生,其中還不包括港島加新界這兩地的市場。

  當初中和出版公司的莫福成說教育署的訂單是一座金山,霍耀文對此很認同,有了跟教育署合作的契機,賺錢的機會自然是多了去了。

  霍耀文雖然眼饞這筆錢,但他心里早有規劃,不管賣的如何,賺不賺得到錢,這些輔導書的利潤,扣除掉成本和人工費和回扣,他都會以此來成立一個基金會,去掉學校的利潤,他的個人分成全都會捐獻出去,用作香港兒童教育。

  在霍耀文看來,能夠賺錢的生意有很多,但能博得好名聲的機會并不多,出版輔導書謀取利潤,再反其道回饋給那些需要助學金的優秀貧困學生,對于他是個很難得,也是一次很棒的博得名聲的好時機!

同時也能夠為他接下來的一些謀劃做準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