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68【胭脂扣】

  夏日炎炎,酷暑當道。

  今年香港的夏日愈發的炎熱,夏至剛過,還沒步入小暑,天上的太陽就跟個火爐子一樣,無時無刻的散發著熱氣,照射在廣袤的大地上。

  高溫一度攀升到了三十二度,尖沙咀彌敦道的皇家香港天文臺就通過電視臺和電臺對公眾發布了酷暑的警報。

  酷熱帶來的無非就是解暑用品的大量消耗,這也導致能夠緩解中暑的和興白花油的銷量大幅度的上漲,這可讓胡言堂高興壞了,恨不得這個天再熱一點,這個夏日延長到明年最好。

  隨著夏日的到來,香港各個學校也開始準備給學生們放假了,港大也不例外,再過小半個月,到了七月上旬,學校就會正式停課放假。

  另一邊“武俠文化發展和推廣協會”在霍耀文和金鏞等人的組織下,與六月底正式成立,協會成員數高達六百三十八人,其中有三百六十五人是香港這邊的作家,臺灣那邊有兩百七十三位。

  協會成立后,利脫也帶著幾個員工從英國趕來,在租了個辦事處,成立了“埃文書商經理人”分公司,招聘好員工,就準備同武俠協會商量合作的事情。

  至于武俠協會會長的人選,一開始是梁羽生,畢竟他資格最老,又是新派武俠的開創者,理所應當的能夠勝任會長職位。

  可因為梁羽生忙于寫作,無暇管理協會的協調工作,便把這事給推掉了,至于金鏞他也要管理《明報》,根本分不開身來統籌協會的事務。

  至于霍耀文他雖然資格不是很老,可無奈這么多的成員之中,也只有他的書在全世界賣的最多、最有知名度,選他當會長的人也不再少數。

  本來霍耀文是想答應下來的,可是回頭想想,這當了會長麻煩事太多,不僅要管理協會,還要幫會員恰接跟利脫的合作,思來想去還是放棄了。

  最后在會員投票的時候,年近五旬的顧鴻獲得的票數最多,成為了“武俠文化發展和推廣協會”的第一任會長。

  說起這顧鴻也是個不比梁羽生資歷老的武俠作家,不過不同的是,他只專注于寫女俠,著有《白馬俠女傳》《太湖龍女傳》《女俠素心蘭》等等。雖說名氣不是很大,也不算開先河,可其獨樹一幟的女俠文,在香港還是頗受不少女性歡迎的,誰說女子不如男?

  霍耀文對此人了解不多,聽他當選還是有點驚訝,后來聽陳凡說其只寫女俠文時,倒是心里一笑。如果再等個幾十年,或者說是在歐美等國,這位顧大作家指不定就被女權主義者奉為精神領袖。

  最終,顧鴻擔任了協會的會長,梁羽生、金鏞、上官青云、古龍四人擔任了副會長,一些港臺武俠界的前輩因為資歷高都引進了理事會。

  至于提出成立協會和出力頗多的霍耀文,被眾人推舉為武俠協會的終生榮譽會長,理事會的名譽會長和理事會成員。

  九龍彌敦道三七一號,武俠文化發展和推廣協會辦事處。

  此時辦事處里里外外擠滿了人,因為地方不大只有三百多平米,受邀前來的賓客和協會的成員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有少部分人只好在門口候著。

  索性這條道上的車流較少,門口也比較寬敞,倒也不是顯得特別擁擠。

  不過街道周圍路過的行人,也是紛紛被這一幕給吸引,待聽說今天是武俠協會成立的日子,又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作家面孔,圍聚的人是越來越多。

  “顧會長!”

  “顧會長來了!”

  “大家好,大家好……”

  突然門口喊聲一片,原來是顧鴻從辦事處內走了出來,他面帶笑容的跟門外的會員打著招呼,等寒暄一遍后,小聲的跟坐在門口凳子上的員工問道:“人都到齊了沒?”

  員工看了一眼登記名冊,抬頭說道:“差不多都到了,不過霍先生他們剛剛過來,看這里人太多,就先去了前面的和記酒樓。”

  “那就招呼大家過去!在這里待著也不是個辦法。”顧鴻聽霍耀文他們先去了酒樓,也是立馬招呼門外候著的會員們趕緊出發,去不遠處的和記酒樓吃飯。

  霎時,聽到這話,門口圍聚的會員們自發的朝著酒樓走去,而辦事處內的賓客們也都出來一塊過去了。

  等到了酒樓門口,發現牌匾上掛著一條巨大的橫幅,上面寫道————“熱烈慶祝武俠文化發展和推廣協會正式成立。”

  一群人笑笑鬧鬧的走了進去。

  不少早已收到消息的記者們,也是拿著照相機在門外拍著這一盛況。

  這次武俠協會成立開幕,除了港澳臺三地的協會成員外,還有不少香港知名的作家和文人也都受到了邀約。

  也得虧這家酒樓很大,足足有上下三層高,擺了七十多桌,才總算是到場的人全部安排坐下。

  “明仔,剛剛對面是不是有家筆墨店?”霍耀文朝著一旁的明仔說道。

  前幾日明仔在報紙上看到有這么個武俠盛會,便主動的打了個電話給霍耀文,問他能不能過來看一看,湊湊熱鬧。

  明仔此刻正激動的在找著他一直以來的偶像梁羽生,陡然聽到霍耀文的話,想了想點點頭道:“是有一家,怎么了?”

  “那你去幫我買一張最大的,有多大就買多大!”

  “干嘛?”明仔不解。

  霍耀文笑道:“我自然有用。”

  “好。”

  明仔雖然不明就里,但還是老實的跑出去到對面的筆墨店內買了一張三米多長的巨大宣紙。

  等明仔買回來了,霍耀文找酒樓的服務生幫忙弄來了六七張用來放菜的長桌,拼湊在一塊后,這才擦干凈桌面,將宣紙給鋪了上去。

  這一幕,自是引的周圍人的關注,紛紛好奇的走過來。

  跟霍耀文有過一面之緣的上官青云,背著手走到邊上笑著道:“霍先生您這弄得是那一處啊?”

  霍耀文回頭一看,見是上官青云,笑道:“上官先生你來的正好,我看今天甚是難得,往后恐怕再難又如此機會,想要請到場的會員們賜教一番筆墨,好帶回家好好的欣賞欣賞。要不上官先生您來當這第一個?”

  六百多位武俠作家共聚一堂,霍耀文見盛況難得,所以讓明仔去外面買了宣紙和筆墨過來,想要誠邀眾人在紙張上簽下自己的“筆名”。

  上官青云樂呵的點頭道:“好,既然霍先生相邀,那在下就獻丑了!”

  說罷,上官青云拿起桌上墨好的毛筆,在潔白的宣紙上龍飛鳳舞,因為考慮到之前霍耀文說要簽名的人很多,他也沒有寫太大,只牢牢的占據了左上角的一片地方,不多時,草書撰寫的“上官青云”四個大字,就這樣落在了紙張上。

  “好字!”

  “上官先生的字是真好!”

  “這一手草書沒有二十年的功底是寫不出來的。”

  旁邊圍聚的眾人一看這字,頓時各個連聲叫好,這一番熱鬧場面,又引的在樓上和樓下的等待開席的人,全都好奇的走到了二樓,一時間聚在這的人是越來越多。

  見有不少人湊過來,霍耀文莫名有些興奮,一腳踩在身邊的凳子上,登高望遠的大聲說道:“諸位諸位,今天是我們武俠協會正式成立的大好日子,我霍某人見次盛況,一時心癢,想請各位在我這宣紙上留下一點筆墨,好日后留個紀念!”

  伴霞樓主童昌哲此時就站在霍耀文的身邊,聽他如此說,哈哈大笑的走到桌前,拿起毛筆,大聲說道:“霍先生既然這么說了,那我也在大家面前獻個丑!”

  一番醞釀,童昌哲霎時如有神助,只是片刻,學著上官青云只寫筆名,在宣紙上找了個好位置寫了四個大字——“伴霞樓主”。

  “我也來獻丑!”

  “我來寫!”

  “別急別急,大家慢慢來!”

  一時間人群涌動。

  對于“榮譽會長”提出來的請求,沒有一個不答應的,全都是笑著拿起毛筆,在巨大的宣紙上,寫下了自己得意一生的“筆名”。

  大半個小時過去。

  金鏞、梁羽生、臥龍生、古龍、上官青云、諸葛云、百劍堂主、張夢還、伴霞樓主……

  幾百個不同的筆風,不同的字體,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好看,這個時候文人不會一手毛筆字,是很容易被人嘲笑和看不起的。

  最終這張簽有六百多個武俠作家,承載著香港最輝煌的大武俠時代的書畫,被霍耀文找了家裝裱店給裱好,懸掛在家里的書房內。

  一直到金鏞逝世的第二天,得知消息的霍耀文將其無償捐給了已經成立幾十年的“武俠協會”,這一舉動也被當時的媒體嘆息為:“輝煌三十載的大武俠時代,隨著金鏞等人的逝去而終結!”

  不過那都是幾十年后的事情了,此時“武俠文化發展和推廣協會”剛成立,港澳臺三地諸多報館派來記者采訪和報道,媒體稱其為“新武俠盛世”“進擊的武俠文化”“新大武俠時代的到來”,一經登報,轟動一時。

  至于陳凡和金鏞兩人之間的恩怨,似乎并沒有因為霍耀文的勸和信而和好,但不管怎么樣,在武俠協會開幕的當天,卻是沒有發生什么太大的摩擦,只是相互看不順眼,沒有交流罷了。

  九龍塘霍家。

  霍耀文坐在書桌前動筆把《哈利波特》第一部《魔法石》給寫完以后,就將其扔到了一邊,寫英文的確很累,不僅要考慮詞匯,還要查閱一些英國的的傳統風俗。

  放下鋼筆,霍耀文揉著手腕處,開始苦思回憶著后世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個有點老套,但在這個時代卻也算是新穎的愛情故事。

  至于為何不原創?

  后世的言情和愛情電影有那么多,可供選擇的更是多如牛毛,反正都不止一次的當了文抄公,也不介意再多當幾回,沒了這些作品,可能他們會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呢?

  等把記憶里的情節和劇情整理好,霍耀文摘下金絲邊眼鏡,提起鋼筆在潔白的稿紙上寫下了三個字——《胭脂扣》。

  選擇李碧華的這部,是霍耀文思慮再三后的決定。除了這部改編的電影他很喜歡外,最重要的就是里面的如花對十二少的癡情,讓其這么多年過去都難以忘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