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混不明白的混子

  今日里,羅逸是見到了李泰來找他學習,但是這次跟著李泰來的,倒是有個中年人。只是羅逸看他的樣子,覺得臉熟倒是叫不上名字。

  這樣的人在羅逸認知里其實還是很多的,歸根結底還是唐朝猛人太多,他也不至于能夠一一認識。

  只是羅逸看這個人分明是在巴結李泰,但李泰反倒是一臉不耐煩的樣子。

  “魏王,這位是?”

  “張亮。”李泰很平淡的說道,顯然對這人有些不太耐煩。

  “這位就是小神醫吧,久仰久仰,我其實也算是國公,鄅國公。還請多指教。”這個張亮倒是沒臉沒皮的說道。

  羅逸聽到這名字是眨巴下眼睛,沒想到眼前的家伙居然是張亮。

  張亮是何許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聽著是不是很霸氣。但是羅逸覺得,這廝分明是凌煙閣里的混子……

  歷史上的李二在位期間,從不輕易誅殺功臣,但有兩人例外,他們就是侯君集和張亮。其中,張亮在羅逸看來就是一個騷人。

  隋朝是門閥士族的時代,張亮是農民出身,在當時的社會很難出人頭地。然而,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張亮被卷進了農民起義軍中。最初,張亮投奔瓦崗軍,瓦崗軍兵敗后,張亮隨李勣一起投奔唐朝。房玄齡見張亮為人忠誠,便向李世民推薦張亮。從此,張亮便成為李世民的心腹。

  貞觀年間,張亮因是李世民的潛邸舊臣,多次擔任御史大夫、金紫光祿大夫、工部尚書、太子詹事等要職。張亮在擔任襄州大都督長史期間,愛護百姓,打擊豪強,飽受百姓愛戴。

  張亮是武將出身,名列“唐朝開國名將”之一,但張亮的戰斗力和軍事指揮能力并不出眾,他之所以能夠多次擔任要職,靠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一顆忠心。例如,當年侯君集因貪戀財物被李世民懲罰,心懷怨恨。侯君集曾想秘密拉攏張亮一起造反,不曾想張亮表面敷衍侯君集,背后卻將此事暗中告訴李世民,讓李世民加強了防備。侯君集被誅殺后,李世民對張亮的忠心愈發滿意。

  隋唐時期,高句麗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多次欺凌新羅,并且挑戰唐朝的權威,李世民忍無可忍。于貞觀十八年帶兵親征高句麗。眾所周知,隋朝之所以滅亡,和隋煬帝當年執意征討高句麗有很大關系。在李二提出征討高句麗時,張亮身為李世民的心腹,多次勸阻李世民不可輕易御駕親征,但勸阻無果。張亮知道李世民心意已決,便自請跟隨李世民出征,于是,李世民任命張亮為滄海道行軍大總管,負責管理車馬和軍船事宜。

  武德年間,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日生嫌隙,當時李建成穩坐長安,以太子之尊凌駕于諸皇子之上。李世民覺得長安不能久居,便派張亮到洛陽秘密聯絡當地的軍事力量,以便在李建成發動攻擊時作為退路。不曾想,這個“陰謀”被李元吉識破,李元吉因此告發李世民謀逆。在李淵的默許下,李元吉命人審問張亮,張亮在嚴刑拷打下寧死不屈,李元吉沒有拿到口供,給了李世民翻身的機會。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登基為帝,張亮因功被封侯。

  次年,張亮率領一部分兵馬來到建安城,因為一路急行軍,將士們都非常辛苦。張亮便沒有急著讓將士們修筑防御工事,有的士兵見張亮治軍不嚴,甚至結伴離開營地去打獵。

  從這件事上看,張亮的軍事能力的確一般。不僅如此,張亮的運氣還不好,因為他遇到了高句麗兵馬的偷襲。

  敵軍偷襲時,張亮正脫下軍靴,坐在胡床上歇腳,等聽到廝殺聲,張亮嚇得面如土色,愣在胡床上不能動彈,眼睛呆呆地看著敵軍,半天說不出話來。《舊唐書》云:亮素怯懦,無計策,但踞胡床,直視而無所言。

  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完全出人意料,張亮手下的那些將士們看到張亮“穩”坐在床上,目光“堅毅”,都心生佩服。將士們更是相互呼喊:“咱們將軍真淡定,我們沖呀!”接下來,唐朝將士們在總管張金樹的帶領下,英勇殺敵,而且越戰越勇,竟然殺退了敵軍。《資治通鑒》云:將士見之,翻以亮為有膽氣。其副總管張金樹等乃鳴鼓令士眾擊賊,破之。太宗知其無將帥材而不之責。

  等大家退敵,張亮才恍然從呆滯中醒來,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我們的將軍不是“淡定”,而是“嚇愣了”。

  張亮的這次經歷,可謂傳奇。唐太宗李世民知道此事后,并沒有責怪張亮。因為李二知道張亮本身就不是將帥之才。

  所以張亮面對敵軍偷襲,竟然木然無反應,足見其不足以升任軍事要職。李二憑借張亮對自己的忠心而委任他擔任行軍總管,實際上是用人失誤。好在張亮運氣好,反敗為勝,若張亮兵敗,李世民難辭其咎。

  當然說起張亮,羅逸更多的是覺得這個人其實是個怪人……這人是喜歡信一些所謂的術士,這也是羅逸不想李泰和張亮有糾葛的原因……

  貞觀二十年三月,一個叫常德玄的陜西人向唐太宗李世民舉報:時任刑部尚書的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企圖謀反。張亮曾和術士公孫常說,他的名字應驗了一個“有弓長之君當別都”的圖讖。

  還問過術士程公穎,說他臂上有龍鱗生起,如果舉事造反,是不是意味著可以成功。

  李世民接到這個“反狀”,吃驚不小,立即成立“專案組”調查此事。經過一番查證,常德玄的舉報居然完全屬實。這個常德玄顯然是大有來頭的。張亮與術士公孫常、程公穎打交道,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他能將張亮的底細摸得如此清楚,幕后肯定有高人指使。

  不過,張亮始終沒有承認自己謀反,他堅稱這是無恥小人對他的誣陷。盡管術士公孫常和程公穎都出庭作證確有其事,但張亮反駁他們是由于貪生怕死才作了偽證。

  張亮還苦苦向李世民求情,說自己曾為大唐出生入死,希望得到寬大處理,從輕發落。可李世民不由分說,堅持將此案定性為謀反。朝中百官見李世民殺意已決,也就順著李世民的心思說話,贊同處死張亮。只有將作少匠李道裕說了一句公道話,認為張亮“反形未具,罪不當死”。但李世民仍下令將張亮斬于西市,籍沒其家。

  對于張亮是否真有謀反之心,一直以來都有爭議。張亮是唐朝的功勛大臣,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十六位。從以往的經歷來看,他對李世民是很忠誠的。當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爭奪太子之位時,他被李世民派往洛陽拉攏當地豪杰,擴充實力。不料被齊王李元吉發覺,向唐高祖李淵告發。張亮被捕后受盡了嚴刑拷打,但始終沒有把李世民招供出來。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事變奪取皇位后,張亮被封為長平郡公,授懷州總管。還有一件事可以證明張亮的忠誠。貞觀十七年二月,太子承乾勾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十七位的侯君集圖謀發動政變,侯君集想拉張亮入伙,不料張亮立即向李世民告了密。侯君集被殺后,張亮因此遷升為刑部尚書,參預朝政,當上了宰相。

  其實,如果張亮真有謀反之心,應該早就反了。貞觀十九年四月,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張亮擔任滄海道行軍大總管,統率精兵四萬、戰艦五百艘從萊州灣垮海攻打遼東的沙卑城。

  此時張亮手中掌握著兵權,想造反的話應該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卻未見張亮有任何造反舉動。《舊唐書》中倒是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張亮進軍高句麗時,駐扎在建安城下。一天,大多數士兵都出去打柴與放牧了,忽然一支高句麗人馬殺到,軍中士兵張皇失措。張亮一向膽小怕事,從未經歷過如此驚險的場面,頓時嚇得目瞪口呆,“直視而無所言”。他手下的將士見此情景,還以為他臨危不懼,于是士氣大增。副總管張金樹隨即鳴鼓出擊,竟大破敵軍。如此歪打正著,算得上戰爭史上的一樁奇聞了。此事后來傳到李世民那里,李世民也知道張亮不是將帥之才,沒有責備他。

  這個故事如果屬實的話,說明張亮并不具備奪天下的才干。即便有造反之心,也難有造反之膽。

  既然張亮不具備造反的膽識,李世民為什么還要殺掉他呢張亮的名字應驗圖讖、臂上生出龍鱗,不太可能成為殺他的理由。

  《資治通鑒》中記載,貞觀三年三月,有個叫劉恭的人,因為脖子上的紋理象一個“勝”字,便自稱“當勝天下”。此事被人舉報后,劉恭被定為叛逆之罪,關進監獄。李世民看了劉恭的罪狀,不以為然地說:“怎能憑一個字紋便置人于死地呢如果上天要把天下交給他,并非我個人的力量所能除掉。如果此人無天命,一個字紋又有何妨”當即下令將劉恭釋放。所以,李世民對圖讖、龍鱗這些無稽之談應該不會太在乎。

  李世民在意的應該是張亮私養了五百義子。雖然張亮缺少膽識,但私養這么多義子肯定有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目的史書中沒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義子并不是他自己豢養的。

  唐朝官員的薪水不高,加之李二在位時期的反腐敗措施比較到位,朝中官員大都很窮。不象我們現在的官員,只要手中有了點權力,就可以大肆搜刮錢財中飽私囊。張亮為官還算清廉,根本不具備私養500義子的經濟實力。所以,張亮背后一定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

  那張亮背后的支持者是誰?張亮位居宰相,能夠充當其后臺的還會有誰回味一下當時宮中的狀況,很容易就能讓人聯想到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因為在魏王泰與太子承乾的爭寵斗爭中,張亮明顯站在魏王李泰一邊。

  張亮曾任太子詹事,受排斥被調出東宮,出任洛州都督。太子承乾失寵后串通侯君集謀反,也是張亮最先向李世民告發的。顯然,張亮的后臺就是魏王泰,他那五百義子極有可能也是為魏王泰豢養的。這時的張亮實際上是在重復當年李世民與李建成爭位時他在洛陽所做的工作,只不過現在的效勞對象是魏王泰。

  出人意料的是,太子承乾東窗事發被貶為庶人后,李世民卻沒有立一度極受寵愛魏王泰為太子,而是立了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李世民拋棄魏王泰,據說是由于承乾的一番話。

  承乾被廢后對李世民說:“臣貴為太子,還有什么奢求因為臣被魏王泰算計,擔心自身難保,才與朝臣謀求自安之計。不逞之人趁機為我出謀劃策,才做出了不軌之事。如果立魏王泰為太子,正使其得計。”承乾的話引起了李世民的深思。他對大臣們說:“承乾之言說得也是,如果立了魏王泰,承乾、晉王必難保全。若立晉王治,魏王泰與承乾可安然無恙。”于是,李世民采取“兩棄之”的辦法,廢了承乾,也不立魏王泰,而是立了他平日并不看重的晉王治。

  李世民既然立了晉王治為太子,自然不會再容許魏王泰的勢力坐大,以避免重演“玄武門事變”。如今得知站在魏王泰一邊的張亮私養了五百義子,當然不會放過他。雖然李世民清楚張亮的所作所為是受了魏王泰的指使,但他卻不想把兒子魏王泰也牽扯進來,所以并未深究張亮的后臺是誰,而是匆匆給張亮定了個謀反罪,將他殺掉了事。殺掉張亮,不僅削弱了魏王泰的勢力,同時也是對魏王泰的一個嚴重警告。

  張亮成了魏王李泰爭奪太子之位的犧牲品,還背上一個謀反的罪名,實在死得有點冤。史籍中說,過了一年之后,李世民對殺張亮之事有些后悔,于是將曾為張亮說過公道話的李道裕提拔為刑部侍郎。但這個做法不太象是彌補過失,反倒有點想封住李道裕的嘴的嫌疑。

  當然,如今的李泰在羅逸看來還有沒有奪嫡之心不好說,但至少現在羅逸和李泰算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也算是覺得李泰其實是很上進的想要成為開拓“海外”之人。

  但是這個張亮,羅逸自然還是希望李泰能遠離的。

  不過現在看來不用他說,李泰都是對他充滿了嫌疑,倒也讓羅逸有些欣慰。

  請:m.lvsetxt.cc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