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88章 犁廷掃穴

  身為趙桓的兒子,尚且新嫩的趙諶也有一種近乎殺手的本能。

  這是任何一個上位者都必須修煉的一門功課。

  只是能修到什么境界,就不好說了。

  耶律大石一度以為趙諶是個老實孩子,至少還有情有義,和他爹迥然不同。給自己通風報信,替大遼據理力爭,甚至還不惜得罪朝堂諸公,拿出巨額的物資,滿足大軍西征。

  可是直到這一刻,耶律大石清醒了,不愧是趙桓的種兒,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好得很!

  大石切齒咬牙,趙諶卻恍若未覺,他只盯著合不勒汗。

  “我記得駙馬岳云說過,你心系大宋,堪稱草原梟雄,十分了得。我這里除了汗位之外,還有個順義王的王位,你可愿意接受?”

  “愿意!”

  合不勒汗把手臂橫在胸前,一躬到地。

  “化外蠻王早就仰慕上國,只是多年來,不能追隨上國,還望大宋收留!”

  說完,他竟然雙膝彎曲,跪在了地上。

  趙諶努力保持鎮定,可是他的心已經砰砰亂跳了……因為這個項目完全超出了原本的劇本。

  按照計劃不過是大石講一切托付給他,他安撫契丹諸部,順便收攏蒙兀人心,就可以結束了。提出什么尊重幼子守灶,就已經朝綱了,現在冊封順義王,更是嚴重朝綱,完全是在大石的底線上跳舞!

  反正既然做了,就沒什么好怕的!

  趙諶索性放開了手腳,“合不勒汗,蒙兀并非蠻夷,爾等心向大宋,同擊女真,便是華夏兒郎,中華英豪。我不會以蠻夷視之,朝廷也不會。大宋遵從草原習俗,加封爾為順義王,保爾一脈,世襲罔替,富貴綿延!”

  合不勒大喜過望,甚至要哭出來了。

  當初他被大石趕出了臨潢府,日子相當難過,腹背受敵,原本依附他的部落紛紛反叛,弄得他焦頭爛額。

  更何況還有大石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喪命。

  如今大石要走了不說,他還撈到了大宋的封賞,一步登天。

  簡直不知道說什么好了,人生四大喜,都湊到一起了,既過年,又娶媳婦,就沒有這么美的!

  “拜謝上國,拜謝大宋!從今往后,乞顏部忠心不二,侍奉上國,有半點不忠,情愿天雷劈死!”

  這家伙樂不可支。

  相比之下,另一位克烈部汗王忽兒札胡思的神情就開始遲疑了,怎么有點不好的預感?

  哪知道就在此刻,趙諶笑容可掬,看向了他。

  “忽兒札胡思汗。”

  “臣在!”

  這位三步兩步過來,直接拜倒,以臣下自居,一看就是個識時務的。

  “你們克烈部在草原之西,鄰近西域之地。天王陛下西征,用得著你們。朝廷打算加封你為歸義王,專門負責庇護天王陛下側翼,你可愿意?”

  “愿意!”

  忽兒札胡思的實力本來就不如合不勒汗,如果再讓合不勒汗得到了大宋的支持,那么乞顏部滅了克烈部,也就在翻手之間。

  別說讓他保護耶律大石側翼,就算再難十倍,他也心甘情愿。

  趙諶看著兩位蒙兀大部首領,心花怒放。

  “眼下行臺兵馬只有三萬之數,實在是不多……我準備請順義王和歸義王擔任左右兩翼總兵官,每人給五萬兵源,由你們負責招募,行臺給予軍餉糧草,遇到戰斗,你們隨軍出征!”

  “太好了!”

  這倆家伙眼睛冒光,這是被收編,成了正規軍了?大宋還能提供軍餉糧草?他們能名正言順,擴充勢力了?

  “多謝殿下大恩,我們必定忠心耿耿,誓死效忠殿下。”

  趙諶坦然受之。

  事情到了這一步,最詫異的就是契丹八部了。

  這是什么鬼?

  他們是大遼子民,原來可是大石的核心,也算是人上人……正契丹旗的,根本看不上這幫蒙兀泥腿子,都是一幫臭要飯的,還不如一條狗值錢。

  可誰能料到,一轉眼之間,這幫泥腿子手持兵權,爬到了他們頭上?

  大石天下,這你也能忍?

  他們全都盯著耶律大石,很想讓大石說句話,制止趙諶的行為。

  只是耶律大石此刻如雕塑般,凝重不動,只是一雙如鷹般犀利的目光,死死盯著趙諶,大有把這個年輕人戳穿,重新認識他的架勢。

  趙諶也終于注意到了岳父,他一轉身,小跑著過來。

  “岳父,小婿胡亂說說,也不知道有沒有不對的地方?”

  耶律大石呵呵一笑,“對不對的,你都是這里的主人了,還用問我嗎?從今往后,自己拿主意吧!”

  “不不不!”

  趙諶連忙道:“回岳父的話,小婿還有點話沒說清楚……我知道這里還有幾十萬契丹部眾,他們或許還不明白,為何我重用了兩位蒙古汗王。其實在小婿的心里,契丹和漢人,已經成為一家人,不分彼此。從今往后,行臺的官吏,包括行臺的正式兵馬,都向契丹部眾開放,他們的待遇和漢人一樣。”

  “還有,請岳父放心,我會安排軍械生產,提供更多的糧草物資……也請岳父在打下地方之后,多多商貿交流,互通有無。總而言之,小婿會盡力治理好塞外之地,也會支持岳父西征,絕無半點虛言,請岳父相信小婿!”

  耶律大石就這么聽著,突然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信,我如何不信!趙諶,現在看起來,你真不愧是趙官家的兒子,把他的本事學了個十成十!行了,我現在就開拔西征,從此咱們翁婿各自珍重,告辭!”

  耶律大石片刻也不想停留了……趙諶已經把話說明白了,塞外之地是他的,你想要西征,我會全力以赴支持。

  至于還想著影響塞外之地,那是癡心妄想了。

  草原上就是憑著拳頭說了算。

  耶律大石相信,趙諶不惜違背趙桓的意思,也要向他示好,是為了接收大遼的勢力,然后用來壓制蒙兀,保持對草原的統治。

  這樣一來,契丹諸部也會在草原上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他雖然遠征走了,但是還能留下一股力量,足以維護他的后方安全。

  和趙桓一樣,耶律大石也是不喜歡把生死存亡捏在別人手里的人。

  可他失算了,完全失算了。

  原來在趙諶的心里,他的依靠永遠不是契丹,恰恰相反,他最需要提防的卻是契丹。

  相比之下,蒙兀人雖然夠兇悍,但他們還是太原始了,暫時不具備威脅大宋的能力,或者說他們的野心還沒到。

  給個王爺,就已經滿足了,隨便扔點糧餉,給點金錢,他們就會成為大宋朝最忠心的狗。

  至于他們以后不滿足了怎么辦?

  那就要看大宋的本事了,畢竟老奴在每年賣十萬擔人參的時候,也是大明最最忠心的狗。當每年賣一百萬擔,實力雄厚之后,發覺中原皇帝不過是個腐儒,根本不是天上人。自然就起了反心。

  所以在相當時候,從后世看來,十分愚蠢的做法,在當時卻是最合適的。

  資助耶律大石……這事好不好呢?

  站在第一層,會覺得是資助了一個潛在敵人,十足愚蠢。

  可站在第二層,就會覺得,利用耶律大石,遠征西域,甚至進攻波斯,占領巴格達……也沒什么不好。至少耶律大石是東方的豪杰,而且趙宋不方便做的事情,讓大石去做,順理成章。

  傳播東方文明,大石居功厥偉!

  不過當你站在第三層,又會發現另一個問題。

  大石西征,搞不好會提前把東方的技術帶過去,會不會提前觸發文藝復興,進而弄出大航海時代?

  那樣的話,豈不是大宋又危險了?

  可話又說回來,大宋已經準備向海外發展了……大石走陸地,大宋走海洋,海陸并進,又有什么不好的?

  說來說去,這是很難有定論的事情……一切都要看接下來的發展,所謂事在人為,做好了,一切都是好事,做不好,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說到底,做決策還是要看手里有多少牌,又怎么爭取最大的利益,僅此而已。

  趙諶靠著自己的手段,送走了耶律大石,拿下了塞外之地,還收服了蒙兀諸部。

  尤其重要,還是兵不血刃。

  到了這一步,哪怕最挑剔的朝臣也沒法說太子殿下什么了。

  至于那二百多萬貫的軍需物資,還真沒有看在朝堂諸公的眼睛里,畢竟一個康國銀行就能拿得出來……甚至這幫人還琢磨著直接聯系大石,從而壟斷絲綢之路的生意。

  不得不說,這幫經商的,就是夠狠。

  而就在送走了大石之后,新的一年到來了。

  做為大宋的官家,在辭舊迎新之際,下達了一道旨意,或者說,是一道檄文戰表!

  “在新的一年之中,大宋的步騎舟師,將從各個方向,全力以赴,出塞作戰。將干凈徹底地消滅女真殘余勢力,徹徹底底犁廷掃穴,解決兩國之間的仇恨!”

  “女真酋首,留在大宋身上的恥辱,將一掃而光!這個目標必定穩步確實達到!”

  趙桓的這道旨意下來,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官家沒有給自己留余地,自然,女真也沒有余地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