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三五章 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楊應龍最終還是沒來得及挽救他兒子。

  主要是他來的太慢了。

  倒霉的楊朝棟在城墻上吊了三天三夜之后就咽氣了。

  但五天五夜后楊應龍才到。

  所以他只趕上給兒子收尸。

  然而……

  “這個孽畜死有余辜,下官就是扭傷腳而已,他非說害怕相國會將下官扣下,故此讓他親信將下官軟禁在家中,自己帶著禮品前來,下官年紀大了,這些年都是修道,家中都是他在做主,下官怎么勸他都不聽,如今幸虧相國,才讓我楊家免于被這個孽畜拖累。”

  楊應龍一臉謙恭地說道。

  他是聰明人。

  楊豐十年掃平天下啊!

  期間多少名臣勇將都倒在這個妖魔面前!

  合整個大明士紳之力都被打得西逃東渡,更何況他一個區區播州,他無非也就是靠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而已,可再險要也沒用,難道他還能和楊豐死磕到底?

  那他圖什么?

  他無非就是想做土皇帝而已。

  可楊豐并不禁止他做土皇帝啊!

  他不敢到重慶見楊豐,只不過覺得楊豐不至于因此發火,畢竟他的銀子是獻上了,可現在楊豐卻已經發火了,那他當然趕緊認清現實。

  既然來了就是臣服。

  至于兒子……

  兒子算個屁!

  他好幾個兒子呢!

  更何況這個兒子這些年明顯也已經壯大,楊豐不弄死,他都惦記著哪天弄死這個孽畜,他們土司家像這種父子政權,母子爭位之類事情那是司空見慣。實際上還幸虧有朝廷,畢竟朝廷對這種事情還是管的,所以這種斗爭還都有所節制,要不然估計老賊萬段這種事情該是常規操作了。

  “宣慰果然深明大義,其實你們完全可以放心,朝廷對土司早就有明確制度,土司只要遵守法律,依律交稅,對屬民的權力是受朝廷保護,楊某從沒想過對你們改土歸流,目前不會,以后也不會的。但你們的管轄范圍只限于你們的屬民,朝廷的編戶不在你們都管轄范圍,這一點你們要清楚。至于土司的領地,本質上也是皇帝陛下的土地,你們只是皇帝陛下任命治理地方的治民官,故此皇帝陛下要在你們的轄區做什么,你們也是無權反對,必須全力配合的。

  但只要你們做到了這些,那么你們也不用擔心別的。

  我可以保證你們的子孫后代世襲罔替。”

  “相國明鑒,我楊家對大明忠心耿耿。

  當年太祖定鼎,我楊家是第一個獻土的,此后楊家對皇帝陛下的征調更是從不退縮,這些年朝廷在西南用兵都沒少了我播州兵,我楊家對皇帝陛下的貢獻也從未斷過。

  我楊家對大明絕無二心。

  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楊應龍趕緊說道。

  “如此就好,如此我就放心了,既然咱們都姓楊,以后就以兄弟相稱好了。”

  “呃,下官受寵若驚。”

  楊應龍驚喜地說道。

  死了個本來就不聽話的兒子,換來個可以當大腿抱的兄弟……

  賺大了!

  有楊相國當兄弟,以后那就更不用擔心別的了。

  “兄無需客氣,以后咱們就是兄弟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楊豐笑著說道。

  其實楊應龍本來就沒有造反心思。

  他原本歷史上的造反,很大程度上是播州的幾個小土司因為他過于殘暴,所以在后面推波助瀾,想逼著他造反,然后借朝廷的手弄死,而他在此之前反而一直很聽話。

  明軍打仗他出兵。

  皇帝需要他貢獻時候也毫不猶豫。

  但他統治的確殘暴,這個也是事實。

  而播州是宣慰司,雖然他是宣慰使,但不代表播州就全是他的,明朝的宣慰使宣撫使之類大土司轄區,都有大量長官司之類小土司。如果說宣慰使是知府的話,那這些長官司就是知縣,實際長官司的長官也的確就是知縣品級,而這些長官司只是隸屬于他這個宣慰使而已。

  他太殘暴了這些人也不干啊!

  導火索就是他殺了自己老婆和丈母娘,而后者就是長官司家的。

  但是……

  他殘暴關楊豐屁事!

  他愛怎么荼毒播州,結果也是播州的各族倒霉,跟朝廷無關啊,相反他對朝廷足夠聽話就行了。

  如果屬民忍受不了他的殘暴可以走啊!

  到外面去接受編戶齊民就行了。

  他的權力只限于播州,而且只限于播州的非編戶,只要有朝廷編戶身份的,都不在他的管轄范圍,同樣他的屬民離開播州后,他也一樣無權再管轄,至于朝廷改土歸流什么的,那個完全沒必要。

  就讓土司繼續統治。

  愿意殘暴就殘暴,就是夜夜做新郎都與朝廷無關。

  只要聽話!

  實際上的確也有夜夜做新郎,比如奢崇明的兒子。

  就這樣雖然楊相國吊死了楊應龍的兒子,卻反而得到楊應龍效忠,當兩人已經結成兄弟的消息傳出,同樣還在觀望的奢崇明也毫不猶豫地跑到重慶拜見相國。他的情況相對于楊應龍要復雜些,因為他的永寧宣撫司轄區是有大量衛所的,所以楊相國做主給他和永寧衛做了切割,后者單獨改為永寧州。原本屬于永寧衛的土地再加上部分山區劃出來,原永寧衛的軍戶加上部分遷入的民兵,一起改編為新的民兵旅同樣隸屬永寧州,而且永寧衛城就是州城。

  但這個是直隸州。

  直轄于四川布政使司,永寧宣撫司無權管轄。

  實際上過去也管不著。

  永寧宣撫司過去是受四川布政使司管轄。

  永寧衛是受貴州都指揮使司管轄。

  明朝在西南有明確而且很合理的控制體系,布政使司所屬,都指揮使司所屬,土司,土司境內衛所,宣撫宣慰使,長官司,土人土司,漢人土司……

  是的,明朝一大堆土司就是漢人。

  而且還是朱元璋時候任命當年平定西南的軍官,就地留下以土司身份統治土人,比如奢崇明造反時候九姓長官司全家血戰到底,因為他們雖然是土司統治當地土人,但實際上是祖籍南京的漢人。西南土司問題不是制度設計的問題,本質上恰恰是制度設計崩壞后的產物,當原本控制土司的衛所軍戶甚至需要逃亡到土司手下才能生存的時候,任何設計精妙的制度都毫無意義。

  相反當土司屬民需要逃亡出來請求編戶齊民時候,任何土司也都無法興風作浪。

  奢崇明當然全盤接受。

  最終四川所屬兩個最大土司就這樣臣服楊相國。

  剩下的小土司們當然更簡單了。

  連楊應龍和奢崇明都接受,他們怎么可能反對,川東土司集團算是正式接受了楊相國的管轄,然后楊豐繼續向前。

  剩下是川南川西土司。

  不過這些土司好解決,關鍵在于他們的地盤連移民的價值都沒有,川東的確都還是好地方,比如永寧這樣山清水秀的,可大涼山這種地方就真的不值得他真正操心了,讓那些土司們愛怎樣就這樣,只要老老實實該交稅就交稅。

  四川其實還有個特殊地方,也就是四川行都司。

  就是川邊。

  打煎爐以南,金沙江以北。

  明朝在那里設立相當于副省級的四川行都司,中心在建昌衛,也就是現代的西昌。

  “川邊是苦了些,但既然是太祖高皇帝設立,那也不能廢棄,你們這些也算為國受苦,就依照那些在草原墾荒的民兵例,朝廷每年額外給你們補貼,另外駐軍由朝廷駐軍,采取輪換制度,你們只是民兵,不需要承擔駐軍的軍需,另外你們那里條件的確艱苦,以后也就不用再交稅了。

  什么也不用交。

  田賦,商稅統統不用交,駐軍所需及地方流官所需,一切都是由朝廷來調度,從江浙稅收里面調銀子過來給他們。”

  楊豐看著面前的一幫四川行都司官員們。

  后者感激涕零……

  真的感激涕零。

  畢竟他們那地方的確艱苦。

  “還有什么要求,你們也可以盡管提。”

  其實他也覺得大明朝把人家扔那里的確有點不負責任……

  這些都是當年跟著藍玉征建昌的軍戶后代,基本上都是江南的,把人家扔到西昌一待就是兩百多年,有點過分了,不過他還是要讓這些人繼續待下去。

  “回相國,相國所賜已厚,我等不敢再要太多。”

  一名官員小心翼翼地說道。

  “你們那里有銅礦吧?”

  “回相國,銅的確有,一直就在冶煉,但糧食太貴,養不起太多人去采礦,建昌各衛所屬皆窮山惡水,唯有建昌一帶有不大的平原,雖說這些平原的確都是良田,都能種植水稻之類,但終究太少,能養活的人口實在有限,若大規模采銅,則糧食就不得不從外面運了。”

  那官員說道。

  實際上西昌一帶一直都是水稻產區。

  但適合的平原面積實在太小。

  那就沒什么辦法了。

  “只能想辦法修水利了,我會單獨派人去你們那里,然后由朝廷負責提供銀子,在你們那里修水利,畢竟你們那里水源不缺。”

  其實最有效手段是種土豆。

  但是……

  種土豆怎么讓土司們手下的山民往外跑?

  修水利就不一樣了。

  修水利需要招募工人,白花花的銀子誰不愛?土司的屬民們一邊是在山里受苦,一邊是白花花的銀子和管飽的大米,他們終究會用自己的雙腳做出選擇的。當他們自己選擇出山然后接受編戶齊民之后,他們也就不再是土司屬民,后者也沒有權力再讓他們回去,同樣他們也不可能再回去受苦了。

  編戶齊民之后的他們,也就成了民兵的一份子。

  接下來土司想造反,就得面對這些熟悉山區的民兵了。

  然后那里人口增加,稻田面積也不斷增加,糧食供應有了剩余之后也就可以養活更多銅礦工人,后者也就可以煉更多銅,最終這個原本艱苦的偏遠山區也就真正繁榮起來。

  就這樣四川行都司所屬,正式改為西昌府……

  楊相國親自起的名。

  剩下就是打煎爐以北的,那些就更好解決了。

  楊相國可是他們的大黑天。

  最終楊相國用了差不多半年時間完成了他對四川的巡視。

  或者說改革。

  大明最后一片隸屬應天監國的土地完成改革。

  而此時南洋依然戰火紛飛。

  李如柏雖然進展緩慢,但還是用三個月時間攻下沙廉,因為死傷太多另外主要是被他爹臭罵一頓,李如柏把被俘的布里托穿刺了,后者終究沒有逃脫這個宿命,原本歷史上他是被緬甸人穿刺的。

  而沙廉還活著的男人全都被李如柏賣給了李旦。

  女人……

  當然是賞賜部下。

  包括布里托的老婆也被他本人笑納。

  但這只是戰爭的開始。

  因為就在同時,果阿的艦隊也開始在海上與南洋公司交戰,而馬六甲海峽的所謂海盜們,也開始試圖襲擊大明海軍,雙方的戰場由陸地延伸到了海洋。

  荷蘭東印度公司加入,他們在南洋攻擊葡萄牙占據的香料群島。

  然后又與西班牙人交戰。

  到楊豐完成四川改革時候,大明皇帝終究查明真相,知道所謂的印度人其實是葡萄牙人,于是皇帝陛下正式下旨對葡萄牙封貢,同時下旨進攻馬六甲。此前已經完成龍牙門城建設的明軍,緊接著殺向馬六甲城,而李如楨率領昭南軍從沙廉南下,乘船沿著海岸抵達馬六甲城。

  對馬六甲城的圍攻開始。

  葡萄牙人不得不在果阿調集所有能調集的戰艦救援。

  就在這片戰火紛飛中,又一個新人加入海上斗爭。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第一批三艘商船進入南洋,不過這一次他們受到的是皇帝的歡迎,因為楊豐的地理介紹,皇帝陛下早就知道遙遠的歐洲有個叫伊麗莎白的女人。所以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南洋遇上南洋公司商船后立刻被帶到大明,他們驚喜的受到皇帝陛下召見,而且得到賞賜,并且從南洋公司購買了滿船的白糖。

  當然,回去時候被荷蘭人假扮海盜襲擊并擊沉一艘。

  不過這個與大明無關。

  逃出的兩艘英國商船還是帶著喜悅返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