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01章 【第三次見面】

  10月26日,日本,東京。

  天空下著淅瀝瀝的小雨,吳光耀站在聯想集團總部工廠大門口,一起的還有盛田昭夫、井深大等多位高管。

  除了聯想集團的管理層和職員,還有很多警察在四周警惕;

  很明顯,聯想集團要來一位重要的客人。

  “來了!”

  吳光耀向外面望去,果然是日本警車開道車輛的一個車隊。

  “這個月,我們已經見了兩面!”

  “是我的榮幸!我們先去參觀車間嗎?”

  “好,在松下電器參觀,我深有感觸;聯想集團的車間,我也是非常期待!”

  “你老放心,聯想集團只拿第一,不拿第二!”

  “很好嘛!年輕就是有干勁!”

  來到聯想彩電生產車間,老人參觀的步伐很慢,對產品生產過程觀察得很細,還不時詢問講解人員。

  “松下老先生說他們的彩電已經賣出了5000萬臺了,那么聯想電器的彩電已經賣了多少臺?”

  吳光耀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說道:“8000萬臺了!而且,松下5000萬臺彩電中,有2000萬臺的彩電的顯像管,是我們公司生產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特麗瓏’技術。”

  老人聽完,坦言道:“今后我們要搞現代化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準備吸收海外的技術和資金;吳先生,你能否為華夏的現代化建設幫點忙?”

  真誠坦率有決心,吳光耀十分動容!

  吳光耀用前世使用的四川話說道:“為祖國的發展,我愿意傾我所有,全力以赴相助!”

  參觀完車間之后,來到一個會議室,吳光耀希望得到一幅題詞,老人欣然答應。

  在日期間,為日產汽車公司題詞:“向偉大、勤勞、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學習、致敬”;

  為君津鋼鐵廠題詞:“中日友好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寬廣,我們共同努力吧!”

  為松下電器產業公司題詞:“中日友好,前程似錦”。

  只見老人緩緩的寫下:“中日合作的先驅、榜樣!”

  吳光耀心滿意足的讓人好好保管起來!

  聯想集團,吳光耀的辦公室里,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兩人坐在沙發上。

  “會長,我們該怎么樣和大陸合作?”盛田昭夫試探性的問道。

  盛田昭夫心里有小九九,擔心吳光耀做出很多不計代價的事情;

  比方說,將聯想集團的特麗瓏技術和生產設備,無償捐獻;

  比方說,將芯片技術和設備,無償捐獻;

  這么做的后果,不但讓聯想集團失去了競爭力,也會讓聯想集團觸及到‘巴統協議’,后續可能會影響在美國的市場。

  雖然,吳光耀沒有這種想法,但是盛田昭夫的態度,還是讓吳光耀有點不爽;

  于是,吳光耀教訓道:“你們日本的君津鋼鐵廠,在被提出希望轉讓技術、傳授管理經驗時,雖然很擔心多了一個對手,但依舊答應了這個請求;你們松下電器,在被提出希望參與華夏現代化建設時,松下老先生一口答應;聯想電器本質上來說,華資才是大股東,我覺得你的擔心是多余的!”

  盛田昭夫自跟吳光耀共事以來,從未見過吳光耀責怪他;

  此時,他才方知惹惱了吳光耀,連忙站起來鞠躬道歉。

  吳光耀擺擺手,說道:“好啦!我知道你擔心的是什么,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就算我想那樣做,也是行不通的。畢竟,聯想集團還有十幾萬人要吃飯!”

  盛田昭夫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的擔心有多多余!

  “是我考慮不周,讓會長見笑了!”

  吳光耀點點頭,說道:“不過,你們準備一下,黑白電視機的生存線,我打算送給大陸!至于彩電生產,我們可以和大陸慢慢協商,爭取合資成立一家公司。”

  大陸不是不能生產黑白電視,但是生產線的設備非常老化,效率低下;

  所以,送整條生產線設備,這是當下大陸最好的需求;

  而彩色電視,在大陸根本沒有市場,大家都買不起;

  但如果用于出口,豈不是破壞了聯想集團的根本利益。

  原本歷史上,松下幸之助在日本各大電子廠勸說,大家一同支援大陸;

  可惜日本各大電子廠商的反應平平,內心依然充滿了擔心;

  所以,松下新之助只得讓松下電器先去大陸合作!

  不過就算這樣,合資的彩電工廠,也是在1987年才正式投入生產的;

  可想這其中,因為政策的不明朗,有多少曲折!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八十年代內地嚴重缺少外匯,采用的是計劃經濟;

  外匯平衡,是80年代國家為了保護自身外匯而設定的一條企業法,規定了凡是產品內銷的合資企業,必須要達到外匯平衡,也就是說在國內出售一美元的產品,那么也必須出口一美元的產品,或者更多。

  凡是在國內成立的合資企業,是受法律所保護,也就是說如果賺到了人民幣,按照規定,是有權利從中央銀行兌換出外匯美元。

  現在又是改革開放的初始時期,全球所有的關注點都在這里,所以為了保護自身不多的外匯儲備,對任何外資來華投資的企業,在最開始簽協議之前,就必須談好如何要保持外匯平衡。

  在這個年代,想在賺內地政府的外匯再匯往國外是很難的!

  小數目還可以,大一點基本上不可能,如可口可樂公司,雖然78年就進入內地,但根本不準賣于國人,只能賣給來華外商或游客。

  除非是一些國家急需的戰略物資的合作項目,又或者經過最高領導批準的特殊項目,才有可能成功,但這些項目的壽命基本上都不長,只要長期消耗國家外匯,這在80年代是絕不容許的。

  不管怎么說,提供一些現代化技術,吳光耀可以做到;

  但真要大規模建立工廠,起碼也得八十年末期了;

  再加上,天水圍工業園,才是八十年代的主力。

  “老板說的是!”

  “你們把精力放在公司上就行,這些事情我心里有數,會親自處理的!”

  合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邊等待政策明朗,一邊緩慢的推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