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士子后的文官們的反應

  韓爌有些激動起來,雖然他在皇帝面前唯唯諾諾,但在內閣同僚面前,他還是很愛發表意見的,因而他忙道:“元輔您這是什么話,特簡顧昆山成為大司寇的圣旨,我們倆都沒經手,就只是您擬得旨,您怎好推諉呢?”

  “仆哪里推諉了!但這是內廷突然傳來的諭旨,要讓顧昆山升任刑部尚書,讓仆擬旨,仆怎么能不遵從!”

  方從哲故作無奈地說了起來。

  “既如此,您是元輔,當可以封駁回去,用密揭規勸之,誰不知道此人品性不端,怎能勝任大司寇一職。”

  韓爌繼續追問了起來。

  “韓公說的容易,仆哪里知道顧昆山品性如何,內廷傳來諭旨,仆只能遵從,再說,仆也沒覺得用顧昆山有何不妥,他是禮部右侍郎,升為刑部尚書也是夠資格的,另外,仆也聽說過他為人精明,也就以為天子特簡自有深意,何況,圣命哪能違抗,韓公若真覺得顧昆山不足以擔任大司寇一職,自己可以寫密揭給陛下!”

  方從哲有些氣惱地回駁起來。

  韓爌見此不由得道:“元輔知道現在外面怎么說我們嗎,都說我們內閣是再現紙糊三閣老!除了擬個旨,沒什么別的用處!”

  正在這時候。

  吏部尚書李汝華和禮部尚書孫如游來了這里,甚至,戶部尚書汪應蛟也跟了來。

  一來到內閣,李汝華也就先問著方從哲:“元輔,聽說顧昆山能成為刑部尚書是貴公子從中運作所致?”

  方從哲則直接語氣不善地回了一句:“公要問就問那逆子去!仆哪里知道這些!”

  “不是,元輔,您何必這樣大動肝火,現在外面都在傳顧昆山執掌秋官(刑部),是因令子運作所致,我們不問您,難道還能問誰?令子若真有其能,難道不是借你之勢?”

  孫如游問了起來。

  “什么借我之勢,仆不過一輔臣,哪有擅自決定一公卿之任命,大宗伯此言實在是讓仆不知作何以答,大宗伯若真覺得仆在擅權亂政,大可以直接上本參劾仆!”

  方從哲直接回懟道。

  “下官失言!”

  孫如游也不敢真的得罪了方從哲,見方從哲生氣也就先拱手致歉,然后才道:“若真是貴公子所為,說不定貴公子有其他門路,但是此事不同小可,事關社稷安危,也事關元輔家風,還請元輔回去后仔細問問貴公子才是。”

  “你們還要仆怎么問,仆因為他不安分都已經打斷了那逆子的腿!難道你們還要仆直接殺了他,讓仆斷后不成,仆可就這么一個獨子。”

  方從哲激動地說了起來。

  “我們不是這個意思。”

  李汝華忙回辯了一句。

  一時,眾大臣也不知道該怎么說。

  這時候,文書房太監走了來:“奉旨,著元輔方從哲入宮覲見。”

  “臣領旨!”

  方從哲忙跟著太監走了。

  而韓爌則看著方從哲去的背影一時有些嫉妒地道:“滿朝公卿中,現在就他一人可以天天在君前奏對,卻每次都做出自己很無能為力的樣子!”

  “元輔想必也有他的難處。”

  汪應蛟倒是替方從哲說了一句后,

  “他能有什么難處,劉季晦(劉一燝)與李修吾(李三才)臨刑前都罵的是他,自從他做了文官之首,天下士林就沒有一天好日子!他是表面孤臣,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暗中結黨營私。”

  孫如游沒好氣地說道。

  “元輔倒也不會結黨,如果他結黨,我們這些和他算不上是私黨的人也不會忝居大九卿之位!我現在擔心的是,他的兒子在暗中結黨,聽聞他已跟朝中好幾個官員在來往,私底下竟也有稱他為小閣老的!這儼然是要步嚴東樓后塵。”

  李汝華這時候說道。

  其他大臣聽后都點了點頭,皺起眉來。

  “坊間傳言,令子在暗中結黨,朕是不信的,元輔素來管家甚嚴,朕是知道的,外面那些人可惡,你都把令子的腿打斷了,竟還這么造謠,明顯是要逼死令子不可!”

  朱由校在叫來方從哲后也說起此事來。

  方從哲聽后頗有些感動,內心自然也明白皇帝這么說意思是不會在他兒子結黨這事上為難他好讓他寬心。

  所以,方從哲也就很感激地哽咽道:“圣明無過陛下!”

  “你何必哽咽,朕知道你的難處,這次能維護住朝廷的綱紀,全賴愛卿之策,你回內閣后擬道旨意,恩蔭令子為尚寶司丞;

  另外,朕還讓尚工監給令子做了一個功能更多的雕花輪椅,也一并賜予令子,算是朕賞他的御賜之物,告訴令子,要身殘志堅,就算行動不便,也能報效家國!”

  朱由校寬慰起方從哲來。

  他知道陛下這是在變相的鼓動自己兒子卻結交一些東林黨的政敵。

  但方從哲知道自己是不能拆穿的,也識趣地裝傻謝了恩。

  “還有一件事,明年會試主副考官與接下來的北直隸鄉試主副考官名單,朕已確定,你拿回內閣擬旨頒發吧。”

  朱由校接下來又說了一件事。

  “是!”

  方從哲接了旨,他很想問問皇帝到底擔不擔心這次為了維護朝綱而殺了大鬧錦衣衛大堂的一批士子的事以及殺李三才的事件會不會影響朝廷大比以及漕糧的事。

  但方從哲話到嘴邊還是沒有說,他覺得自己還是先想好應對之策再說,到時候真要發生了也好展現自己這個首輔的重要性。

  事實上,因為李三才和鬧事士子被殺的事,已經有很多官員開始預感到會因此激怒士大夫群體而發生漕糧斷運乃至逋賦加重的現象。

  比如此時的山東巡撫王在晉。

  “李三才被夷三族,籍沒家產,二十多萬根金絲楠木所建造的豪宅也已被收為官有,強闖錦衣衛大堂的士子們皆已被處斬!陛下這樣做,會令天下士大夫更加不滿的,只怕今年漕運會出大問題。”

  王在晉在看到邸報上登載的最新消息后不由得擰起眉頭來。

  王在晉因此忙派人將山東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召集了起來,道:“漕糧今年難免會出大問題,無論南邊士紳對朝廷怎么不滿,我們是不能棄社稷于不顧的,這天下也是不能亂的,所以,本撫意讓我們山東這邊立即動用藩庫存銀購糧,并將各地常平倉的糧食先調集起來,盡量在入冬前籌集齊二三百萬石糧食,以保證到時候應對漕糧斷運的變故!”

  “是!”

  山東文武官員忙回了一句。

  “嗯,速去準備!另外,各府州縣官立即在運河各段準備足夠的河工,到時候一旦發生京師與九邊斷糧,便能讓運糧船換人不停船,以求將山東的糧食迅速運抵北直隸!各地河工的工錢先暫用臨清州的榷稅支應!這件事,本撫斷定會發生,而發生后,若我山東文武能替朝廷解決此事,則朝廷必賞我山東文武之功!”

  王在晉繼續說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