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兩百五十八章 調邊軍 集近衛 朕要帶著他們下江南

  “他奏報上是這么說的,臣也不敢確信,但無論如何,這件事不可小視,故臣等請陛下圣裁!”

  方從哲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

  朱由校點首。

  這時候,方從哲又繼續說道:“不過,陛下但請放心,就算周遇吉起事造反,臣諒他也不會造成大的動蕩,山東巡撫徐可求、浙江巡撫徐如珂、湖廣巡撫蔡復一,江西巡撫閔洪學、以及新調到福建任巡撫的王三善,皆是可堪大用而知兵事的良臣,何況蘇淞還有陛下欽點的東南總督張同敞和蘇淞巡撫孫承宗坐鎮,即便這蕭近高素來也是個有見識的,他既已奏周遇吉造反,當也有應對之策!另外,南京兵部尚書李長庚也歷過兵事,做事沉穩,當也不會讓南都輕易有事。”

  各省督撫都是方從哲薦舉的,而方從哲也擔心江南士紳會造反,所以,他在這之前早就做了準備,所薦舉的督撫除了皇帝特簡的外,都是比較有能為、能帶兵的。

  但方從哲知道周遇吉是皇帝的人,而蕭近高雖然是文官,不一定有周遇吉受皇帝信任,所以,他也就沒敢輕易站隊。

  方從哲因此繼續說道:“但現在需要搞清楚的是,周遇吉到底是不是起兵造反,這里面,巡撫蕭近高之言是否屬實。”

  朱由校知道方從哲是在打太極,但他沒有拆穿,只把蕭近高的奏疏一放:“要說周遇吉會造反,那我大明就沒可信的人了!”

  說著,朱由校就對劉若愚吩咐道:“去傳魏忠賢來!”

  很快,魏忠賢就司禮監趕了來:“請皇爺吩咐。”

  “東廠可有來自南邊的重要消息?”

  朱由校正問著,就聽到外面傳來疾馳的馬蹄聲。

  “急報!東廠反貪司梁衡八百里急報,巡撫蕭近高伙同徐少良、黃尊儀等謀反!”

  “急報!浙江巡撫徐如珂奏報,余姚有黃氏一族作亂,現已攻下余姚、寧波、定海諸城!其余部襲攻杭州,已被軍民擊退!”

  兩份軍報同時送達。

  方從哲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不禁暗想還好自己沒盲目站在文官蕭近高一邊,如今看來,只怕真是蕭近高要造反,不然,浙江不會也出現造反的事,畢竟周遇吉是北方人,在南方沒什么實力。

  “只是蕭近高為什么要造反,他一個巡撫就算謀略過人,也怎能撼動天下根基!”

  方從哲深思起來,然后,他覺得這事可能皇帝陛下執政太嚴酷有關,可能是真把一些文官士紳給逼急了。

  “陛下,以臣之見,如今看來是蕭近高有異心無疑,不然浙江不會同時舉事,因為蕭近高就是浙人。”

  熊廷弼這時候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

  朱由校點首:“到底是熊愛卿,看得透徹,這蕭近高不老實啊!不過,他怎么會造反呢?”

  朱由校說著就看向了方從哲。

  方從哲則忙道:“啟稟陛下,這種事估計只有問他自己。”

  “行!那朕就去問問他,擬旨,東南有變,孝陵不穩,南都不寧,朕決議親征東南平叛,著首輔方從哲與司禮監秉筆太監劉若愚為京師留守,與諸臣工留守京師,涉兵政、糧政、災害等大事馳快馬奏報,小事先決再報!著次輔韓爌、大學士熊廷弼以及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魏忠賢隨扈!”

  朱由校說著就對熊廷弼說道:“熊愛卿,立即敕旨五軍都督府,馬上開軍機廷議,抽調九邊邊軍至京師,與朕的近衛鎮一起南下平叛,朕要會剿東南!”

  朱由校的近衛鎮現在已經有兩個步兵主力營,外加一個訓練有素的騎兵主力營,加上直屬近衛鎮軍法司的鎮撫兵,合計已達萬人,實力已遠超兩年多以前初創時的光景。

  可以說,朱由校現在已經算是帝國握有精悍家丁最多的軍鎮,也就是最大的軍鎮。

  因為其他總兵參將之類的高級武官受朝廷限制的緣故,其麾下家丁也最多不過三千人。

  所以,朱由校的腰桿子已經更加的硬。

  本來,他早就因為近衛鎮擴充到萬人規模,而有南下徹底整頓一下自己的財賦重地的想法,如今蕭近高等造反算是給了他一個借口。

  朕要下江南的機會總算是有了。

  這一次,朱由校就不想再讓江南控制在江南士紳手里。

  他花心血設講武堂、培養羽林衛子弟,還讓盧九德等在皇莊建社學、建識字班,還讓畢自嚴花那么多銀子造一座天津新城,就為了讓流民編戶,讓其感念皇恩,還對其進行教化,為的是什么,為的就是現在,他能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改變宗族式的統治根基。

  而他首先要改變的自然就是江南,因為江南最富,他需要讓江南大部分財富用在帝國的進步上,而不是變成江南士紳自己享樂和墮落的資本。

  調邊軍南下,則是朱由校為了拉攏北方軍事地主。

  因為朱由校南下最擔心的不是壓不住江南士紳,憑他的近衛鎮一萬人馬對付只有脂粉氣沒有陽剛氣的江南已經綽綽有余。

  朱由校最擔心的是他南下后,北方邊軍會不老實。

  畢竟他這個皇帝要是沒在北方鎮著,這些邊軍會不會認真殺敵都值得懷疑。

  而朱由校自然就要調一部分邊軍南下,用近衛軍制衡,用錢財拉攏。

  除此之外,朱由校還打算再調南方善戰之兵留駐京師等其他要地,制衡剩下的北方邊軍。

  所以,朱由校繼續吩咐道:“著王在晉任薊遼、宣大、延綏三邊統制,秦良玉任薊遼、延綏、宣大總理,率六千白桿兵進駐薊州,兩人協守三邊。”

  “臣遵旨!”

  熊廷弼回了一句,他自然明白皇帝朱由校的深意,而他現在需要考慮的是,需要抽調哪些邊軍跟著皇帝一起南下。

  “宣府董家、大同麻家、寧夏馬家、榆林尤家、杜家,這些將門各出一部分,互相制衡!這樣的話,也算是公平、公正、不厚誰薄誰,不偏不倚,如此,陛下到南邊去后才能使著順手。”

  熊廷弼很快就有了主意。

  三個月后,要同朱由校一同南下平叛的各部兵馬基本已調動完畢。

  而朱由校也敲定了親征的時間。

  朝堂上的重臣都默契地沒有阻攔,畢竟現在誰都知道這個時候諫阻皇帝南下,只會掉腦袋。

  另外,他們巴不得皇帝陛下南下后去江南士紳手里再撈點錢,因為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位皇帝陛下雖然行事狠辣,但對忠于他的臣子是真的大方,不是寡恩之人,所以,他們希望皇帝陛下在看到江南真正的富裕后能再搞幾個官營產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