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章 鼓勵出關令

  將重要工廠內遷,將初級低端高污染的工廠外遷,被朱由校總結為開發內地與開發關外兩個戰略。

  而現在,朱由校先召集大臣廷議起關于開發關外的戰略。

  “以臣之見,因初級工廠多是民營,所以,要想將初級低端高污染的工廠遷到外面,朝廷得撥國帑刺激民間商賈主動去關外苦寒之地才行,靠他們自發去的話是不夠的,因為不是所有商賈都有遠見卓識,要想在羅剎國南下之前,盡快開發好關外,就得由朝廷主導。”

  在廷議上,孫承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朱由校對此予以采納并敕旨戶部部議此事,籌劃一個鼓勵漢人去關外建廠經商的旨令。

  最終,在戶部部議后,朱由校下達了一個“鼓勵出關令”。

  與歷史上滿清搞“禁關令”,就算東北當時地廣人稀,也不主動愿意甚至拒絕讓自己的“嫁妝”給漢人共享不同。

  大明朝廷為了國家利益,直接讓大明銀行拿出兩千萬元的第一批無息關外開發專項貸款。

  按照旨令要求,本國子民無論官民皆可以申請貸款出關經商開廠。

  而這筆貸款是無息的。

  不但無息,朱由校還在這則旨令里附加了破產保護令。

  意思是,如果真賠了錢,哪怕把家產全抄沒了,也換不起貸款,那沒還的那部分就免了,不給予刑事處罰,還會由朝廷安排工作。

  除此之外,前三年還免稅。

  這意味著,朝廷就是讓你去關外發財,去撿錢的。

  沒發財都不用擔心還不起貸款后沒后路可退。

  越接近權力頂端,越容易獲取這些重要信息,以及知道朝廷這樣做的目的。

  朱燮元的次子,因父功而賜官錦衣衛指揮使(虛職)的朱兆宜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先申請了一筆貸款就開始著手把自己朱家在江南的產業往北遷。

  與此同時,朱兆宜還挑唆江南望族祁家的人,而對自己妹夫祁象佳說道:“妹夫,論技術,論資本,我們沒法跟官營比,甚至連徽商、晉商都比我們強,但勝在如今家父還在朝中當值,消息比他們靈通,這正是我們浙商崛起的時候!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先去關外立足腳跟,做大做強,將來直接壟斷整個關外的皮毛生意和木材生意,到時候富可敵國也未可知。”

  “可小弟還是想考科舉做官,報效朝廷。”

  祁象佳回道。

  “算了吧,別怪為兄說話直,你不是那塊料,朝廷現在舉子比例都擴大到每省兩百名額,你都還沒中過,你還是放棄吧!”

  “我!”

  祁象佳臉上有些掛不住,心道:“你自己又好不到哪里去,若不是仗著父蔭,也還只是個生員,怎么可能穿飛魚服。”

  但祁象佳不得不承認,朱兆宜這身飛魚服是真漂亮,讓人很羨慕。

  從明中期以后,因為科舉競爭壓力大,再加上錦衣衛與皇權之間的特殊性,所以,文官們對錦衣衛官職開始沒那么排斥,甚至開始出現很多高級文官的子嗣獲得錦衣衛世職的機會。

  到現在很多錦衣衛都是士族子弟出身。

  如如今的錦衣衛左都督田爾耕其父就曾是大明尚書。

  所以,祁象佳也知道如果他通過軍功,掙得錦衣衛前程,也能光宗耀祖。

  而這時候,朱兆宜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而繼續說道:“你還不如跟我一起出關做買賣,再說,我實話告訴你,據家父透漏,西邊那羅剎國正在東侵我大明領地,眼下已到我們北山布政司境內,將來早晚會寇掠各處邊鎮,那時候,我們有的是立軍功的機會,你到時候由軍功入仕多好,今上現在更看重軍功你也不是不知道,還特地修訂了軍功爵制度。”

  祁象佳不由得意動:“此言當真?”

  “為兄騙你作甚!雖說皇恩浩蕩,一再增加鄉試錄取名額,然江南富庶之地,讀書人數量增加可比朝廷增加的錄取的名額增加的快,江南讀書舉業者說是如過江之鯽也不為過吧,再加上,整個全國,正是盛世之朝,人人豪富時,而朝廷又取消各類賤籍科考限制,一視同仁,所以讀書舉業的,多若牛毛,要想中舉中進士,何其艱難!還不如,去塞外靠軍功入仕,那些地方有的立功的機會,即便沒有立功,受薦舉的機會也很大,因為那些地方缺官,我蒙師不過一童生,就因隨王在晉出塞去察哈爾,而被薦舉為知縣,現已升去廟街做知府!如今已聽說要調進京任兵部郎中,掛正四品太仆寺少卿銜。”

  祁象佳聽后更為心動:“如此說來,北上倒是一條捷徑。”

  “豈止是捷徑,那就是百分百升官發財的路!將來,朝廷還會在那一帶建鐵路,規劃圖已經出了,只是你們還不知道,我們現在北上,將來可以承包相應工程,絕對能成為當地豪族。”

  “那行,小弟就舉家與一起北上。”

  祁象佳說道。

  “我已在海參崴購下地,很便宜,地價不足江南十分之一,到時候我們先在那里定居,那里可以通航至旅順,來取也方便。”

  無獨有偶。

  像朱兆宜一樣消息靈通且有遠見的士族子弟北上的有很多。

  有的甚至是朝廷官員主動辭官下海,然后攜款北上。

  而交通最為便利,眼下又地價最為便宜,比遼東還便宜不少的海參崴港一帶成為這些人最大的集聚地。

  數月后,站在海參崴港附近一新建樓臺上的朱兆宜看著港口外停滿的船只不由得道:“還真是變了,以前,朝廷是強迫一些士族北上,現在他們是主動北上,聰明人不少啊。”

  “海參崴光登記的新戶口就已突破一萬戶,已然為塞外大縣,鼓勵出關令卓有成效,將來這地方如果不說是我漢家領地都說不過去的。”

  朱燮元對朱由校笑著說著開發關外的一些最新情況后,朱由校則因此道:“那看來,得把電報線鋪設到這里去,這里將來也許會成為我大明最北之地的最富庶之城。”

  “那就敕旨工部籌備此事?”

  劉鴻訓問道。

  朱由校點頭。

  “啟奏陛下,關外苦寒之地,不利于農耕,要開發關外,鼓勵開廠經商是唯一的辦法,也是最合適的辦法,眼下海參崴一帶漢人戶籍數量激增便是明證,但臣認為,這些地方地域遼闊,據中土較遠,要想通達便利,目前得加強海路運輸,因為海路快,且運貨量大。”

  朱燮元這時候說了起來,且又道:“另外,從廟街到庫頁島,再從庫頁島到倭國蝦夷諸島,以及到倭國本土諸島,接著到琉球、臺灣,是一個完整的島鏈,我大明若能占領這些地方,或納入大明勢力范圍,就能使南來北往的船只可以沿著這些島鏈隨時停靠獲得補給,或者隨時避風避浪,從而構建起一個很完整的海運體系。”

  請:m.ddyueshu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