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病佛

  聽眾軍將這般夸贊,李承志只是微微一笑。

  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非要把兩者放在一起比,他總覺的有些不倫不類。

  回馬箭也罷,狼群戰術也罷,也只是局限在戰術的范疇之內。

  而十六字方針卻是極其高明的戰略思想,若是細化,可以演變成數十種戰法戰術。

  說直白點,一個是道,一個術,兩者之間不知差了多少倍。

  真能把這十六個字吃透,不敢說天下無敵,至少也是一代名將。

  看著一幫手下崇拜的目光,臉皮厚如李承志,都有些微微的不自在。

  自己完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吹牛逼,也就能唬唬一幫土著。

  正自嘲著,鼻間飄來一股怪異的味道,李承志本能的抽了抽鼻子:“什么怪味?”

  像是床底下死了一窩老鼠,又像是冰箱斷了好多天的電,儲存在里面的肉臭了一般。

  一眾軍將本能的捂住了鼻子。

  李松聞了聞,不確定的說道:“應該是從亂軍營中飄過來的……”

  亂軍營中飄過來的?

  之前離的那么近為何都沒聞到?

  李承志抬起頭,仔細的感覺了一下,才發現風向竟然變了,由西風成了東風……

  奇了怪了,連糧食都不夠吃,叛軍營中哪來的肉……

  剛剛想了一半,李承志臉色突然一僵。

  胡保宗狐異的看著他:“有何不妥?”

  “這應該是尸臭!”李承志臉色陰沉的說道,“應是死尸未及時掩埋,任其腐爛所致,且數量不會少,不然不會如此之濃郁……”

  胡保宗很是不以為意:“賊兵連人肉都敢吃,便是臭一些又何坊?”

  你知道個屁……李承志差點就罵了出來。

  “任由尸體露天腐敗,定會滋生病疫。蠅叮鼠咬之后,又會四處流播傳給活人……若是防范不及時,這涇州內外死上個十萬八萬,都是老天憐憫……”

  十萬八萬?

  涇州六郡十九縣才多少人?

  胡保宗臉色一白:“瘟疫,怎可能,便是死了人,都應該被吃光了才對?”

  “亂兵難道從第一天就開始吃人的?”李承志冷笑道。

  這涇州城已被亂兵圍困了整整兩月,也攻打了兩個月。期間不知戰死和餓死了多少人。

  早期賊兵有糧吃,再加天寒地凍挖不開土,死尸肯定是就地一扔。等后來沒糧了,之前死的那些想吃也吃不成了,自然是不管不問,任之由之。

  天知道缺糧之前,亂兵亂民死了幾千還是上萬,就這么露天地里扔著,不起疫病才見鬼了……李承志懷疑,說不定瘟疫已生,因為天涼,還沒有大規模的傳播開。

  他冷聲下著令:“傳令下去,自今日起,所有兵卒與敵接戰時必備面巾。帛綿不夠,就用麻布。

  另,陣戰之后,任何戰利品不得入營,能燒的就地焚燒,燒不了的就地掩埋,兵甲鐵器之類,必須燒過之后才能收回……”

  “不至于吧,這可都是財貨錢糧?”胡保宗有些急眼了:“那牲畜呢?”

  “隔離關養!”李承志不假思索的回道,“包括人也一樣,但有俘虜,一律集中隔離。即便要耕田種地,也必須與之前的民戶隔離開……”

  胡保宗總覺的李承志有些小題大作,李承志也懶的解釋。

  但愿是他小心過頭了,不然到時候成千上萬的開始死人,胡保宗絕對想哭都哭不出來。

  胡刺史,也定然是被秋后問斬的下場。

  眾將都是半信半疑,但好在李承志威望極高,便是不以為然,也不敢陰奉陽違……

  南營。

  偌大的軍營,建的像是一座喪寨,處處縞素,白幡林立。

  倒不是劉慧汪喜白,只是因為素白的麻布最便利,隨便搶一處農莊就能搶不少。

  營中法壇隨處可見,三十丈一龕,五十丈一祠,到處都是設壇超度的和尚。

  一車接一車的死尸被拉出營寨,超度的和尚只稱,這些人都是修足了福報,受佛祖感召,去極樂世界享福去了。

  道教為何勢微,在此可見一斑。

  只是因為道家學說只修今世,不講輪回。

  試想,能聽懂的經,悟的懂法的,大都已到了一眼便能看到盡頭的年紀。這個時候你給他講今世能修得正果,幾個人會信?

  從根子上就沒有戳中G點。

  一眾教眾聽如癡如醉,恨不得現在就能去死,超脫輪回盡享來世……

  這些人都瘋了嗎?

  也不盡然。

  只是從一出生便知這輩子已沒有了盼頭,甚至已能想到,后代子孫也必然會像自己這般受盡若難,便生出了與其世世代代做牛做馬,倒不如豁出去拼一把的心思。

  固然是因為宗教邪說的詐騙特色在作祟,但也與當權執政階層極盡壓榨之能脫不開關系。

  好死不如賴活著,但凡有一絲活路,誰原意跟著拼命?

  營地正中立著一座大賬,占地足有十丈方圓。護衛在四周的甲士足有上千,俱是身強體壯,傍大腰圓的壯卒。

  個個披甲執矛,刀弓齊備,眼中滿含熾熱,似是法王一聲令下,眼前便是刀山火海,也能一戰而平的瘋狂之輩。

  對這些人而言,死亡只是一種儀式,輪回之后,便能盡享富貴……

  帳中立滿了僧將兵頭,全都肅然而立,靜靜看著上首的劉慧汪。

  若是李承志在此,定能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好一個俊俏的和尚。

  劉慧汪雖已年過三十,但看面貌好似少年一般,極盡風流之相。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一雙眼睛好似會說話,流光溢彩。

  便是皺著眉頭發怒的樣子,都好似西施捧心,愈增其妍。

  劉慧汪一不是僧官,二不是名流,為何稍一鼓動,便從者如去?

  便是因為這副好皮相,再加能說會道,深諳人心,但凡開壇講法,必講今世修業,來世福報,極受庶民及僧戶愛戴。

  關中隴東之地,劉慧汪素有“病佛”之名,威望極高。昭玄寺屢次賜官,他卻屢次推托不受,只稱自身孽業未消,需度九十九萬人,才能超脫輪回。

  世家富戶多有信佛者,獻其金銀財貨,全被他賜與庶門賤戶僧民,久而久之,聲望更是一時無兩。就連昭玄寺每年兩次的廚會,都必請他來州城開壇講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