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零九章 寒門學子

  突然就升官了?

  李承志料到會有嘉獎,但沒料到這般快,更賞的這么重。

  千萬別小看只是升了一級,便是積年老吏偶立新功,大都也要熬足三年后再考課,看你這功夠不夠升遷,又該怎么升。

  而李承志才剛剛上了一天衙而已?

  由此看來,兩老頭和皇帝都很拎的清,不是一昧的尊崇儒佛,貶壓術工之學。

  國子監博士?

  要是專為庶族設立的四門小學博士就更好了,不說搞多少創造發明,費點心培養一些理工之材應該是沒問題的……

  李承志心里轉著念頭,鄭重其事的往下一拜:“謝過寺卿與祭酒……”

  本想著兩老頭怎么也該客氣一下,但彎了半天腰,上面竟連個吱應都沒有?

  抬頭一看,崔光與劉芳一個默然冷笑,一個恍然大悟,皆是直戳戳的盯著李承志。

  李承志一臉愕然:又怎么了?

  還能怎么了:奶香、果香、飴香、蜜香……

  李承志身上現在是什么味道,他們覲見皇帝時,式乾殿里飄的就是什么味道。

  怪不得皇帝攔著他們不讓進?

  李承志,可以啊,不聲不響就干成了這么大的事?

  崔光雙眼微瞇,似笑非笑:“昨日竟忘了問你,你說要賺點小錢,憑的是何營生?”

  還能是何營生,當然是賣冰啊……

  李承志總覺的這老頭看他的眼神不對,稍一思量,悚然一驚。

  對啊,賣冰?

  八成是皇帝已下詔減冰了。但問題是,這兩老頭怎么知道和自己有關的,難不成能掐會算?

  也沒什么好慌的,自己只是制了一塊冰而已。是高湛拿去獻給皇帝的,任怎么猜,也賴不到自己頭上才對。

  李承志泰然自若的回道:“下官從道籍中研出一法,可夏日以硝成冰,便想以此做些消暑的零嘴,賺些零用……”

  劉芳和崔光猛的一頓。

  他們以為李承志會百般隱瞞,或是抵賴,沒想竟這般痛快?

  他賣的不是宮里的冰,而是自制的?

  怪不得如此坦然?

  “道籍……以硝成冰?”劉芳胡子一抖,“‘燒之可燃,水之則化,可成霜雪,乃真消石也……’的硝石?陶弘景的《集金丹》,你從哪得來的?”

  李承志頓時樂了:看,果不愧為飽學之士,不像高湛,一說以硝成冰,就以為是妖法?

  “下官看的不是《集金丹》,而是《抱樸子》,其中也有硝石入水成霜的記載。下官又加了點東西進去,所以可由霜成冰……”

  崔光奇道:“你加了什么?”

  你還真問?

  李承志愣了愣,撲棱著眼皮子看著他:“崔祭酒,下官能不能在京中置宅,就靠這點微末本事了……”

  意思是打死他都不會說……

  崔光都被氣笑了:剛還不是說賺些零用么?

  害的老夫都要掏錢買你那冰……你這還叫微末本事?

  他剛要斥問,猛見劉芳給他使著眼色,又見朝李承志擺了擺手:“嗯,去吧!”

  李承志有些懵:這樣就完了?

  倒是多問幾句啊,不然我怎么把自己徹底摘干凈?

  他滿腹幽怨的告退。

  等李承志出了殿,劉芳才解釋道:“昨夜起詔時,我特意問過起居郎(記錄皇帝行起居,屬門下省):陛下傳令下詔前,羽林監高湛入宮覲見過,還給陛下帶了一塊冰……”

  崔光恍然大悟:“陛下又是臨時起意?”

  “八九不離十!”劉芳微微一嘆,“先減宮中內侍,后減內宮用度,再減百官膳食,如今又減百官頒冰,陛下還能減什么?”

  崔光不由冷笑:“官田、官俸,哪個不能減?只要無人上奏抑佛收銅,陛下就能一直找到由頭逼迫我等……”

  “頭兩年還好,陛下雖偶有急燥,但大致還無紕漏。但自鐘離之敗后,這是一日急過一日?便是你我一心為公,應以民為重,而輕家世,但也應勸諫皇帝徐徐圖之……”

  崔光嘆道:“要能勸的住,皇帝就不會先拿元氏宗室開刀了,沒用的!

  放心,陛下雖急卻有分寸:兵權大多掌之于與陛下已到五服之外的元氏及八部之后手中,敢有怨的宗室已被他殺的差不多了。

  我等山東諸家也早已成了沒牙的老虎,加起來已連幾千部曲都湊不出來。至于關隴士族……”

  崔光頓了頓,又冷笑道,“李輔(隴氏西氏第三房)舉族滅門的教訓還不夠么?而其余幾房還有哪支留在關隴之地,大都求改封地,遷回洛京,才讓陛下放過了他們一馬!

  如今的關隴,也就剩楊氏七兄弟能撐撐門面了。但就如一根藤上的七個瓜,一個倒霉,全都要跟著受拖累,官皆是越做越小,祖產也是越罰越少。再不服軟,離二個李輔也不遠了……”

  劉芳一聲哀嘆:“會出亂子的!”

  崔光眼神深遂如星:“若不興利除弊,一樣會有亂子……”

  總覺的兩個老頭滿腹躊躇,還神神叨叨的?

  但肯定和自己無關……

  李承志轉著念頭,跑去后衙取了馬。

  正值午時,最是燥熱之時。從城內走定是快不起來,李承志便想著索性從南門出城,順著護城河奔馳回去,還能吹吹風。

  看李承志沒有上銅駝街,而是朝北而去,看樣子是要出城,元悅那謀士有些懵。

  幸虧做了應對,不然還真有可能讓李承志走脫了。

  謀士幾聲低呼,頓時有幾拔人從太常寺一側的橫道奔出。有制造意外拖延李承志的,也有順著墻根狂奔往前,假裝與李承志巧遇的……

  元悅也有懵。

  他看看出了太常寺的李承志,又看了看毫無動靜的宗正寺門口……

  李承志都要走了,怎還不見四叔有什么動靜?

  難不成是放棄了?

  這可是幾百萬金,元雍恨的怕是連殺人的心都有,真就忍下了這口氣?

  可惜了一場好戲……

  “人呢?”

  聽到一聲急呼,元悅回頭一看,正是高湛。

  “慌什么?”元悅翻了個白眼,邀他上著車,“四叔不敢到太常寺撒野,只得帶仆從藏在宗正寺。但不知為何,李承志都出來了,卻不見他有動靜?估計是被元欽(宗正寺卿)勸住了……

  李承志剛出太常,往南門去了,應是要出城……騎馬太熱,不如與我乘車,照樣能追的上……”

  父親果然沒料錯,汝陽王還是很謹慎的,估計這等了一陣,火氣也消的差不多,知道權衡得失了。

  也不急著去找汝陽王,先將李承志送回去再說……

  高湛猛松一口氣,邊抹著汗邊鉆進了車廂。

  雙駕馬車,足丈長的車廂四周全用輕紗圍著,里面擺著一座小型冰鑒,正散發著絲絲涼氣。

  車底用氈毯鋪就,又綿又軟,往上一靠,再喝一口涼酒,好不舒爽。

  “也不怕御史參你?”高湛羨慕道。

  他肯定也置辦的起,但不敢:高肇權勢雖盛,但高氏子弟的家教卻頗嚴。不論是已尚公主的高猛、高植,還是以下的高烈、高貞、高堅、高湛等,都無多少膏粱子弟的惡習。

  “參就參,至多也就是被皇兄訓斥幾句!”

  元悅不以為意的說道,“也就剩這點樂趣了,不然活著還有什么趣味?”

  意思是他一不窺覬皇位,二不貪戀權勢,田、莊、錢、宅等也都是先帝所賜,憑什么不能享受。

  一說這個,高湛就不敢接話了,索性閉了嘴。

  李承志要出城,定是要驗關防令信,兩人也不急,由著馬車往城門行去。

  也就往前走了百十丈,大致剛過太常寺的西正門,有仆從來報,說是李承志被人攔住了。不過不是元雍,倒像是南門小學的幾個生員,說是要請教李承志。

  “生員請教李承志?”元悅好不驚奇,“教他們怎么殺人么?”

  高湛嗤之以鼻:“光記得李承志打了你兩顆牙……他除了會殺人,還會作詩!”

  何止是會作詩?

  人家今早才被御口欽封,遷升為國子監博士,生員還真能請教的著。

  說起被打掉牙的事,元悅也不惱,笑嘻嘻的回道:“竟忘了找他報仇?正好碰上了,如何都要說道說道……”

  報個屁啊……

  高湛心中暗罵。

  兩顆牙換了幾百萬金,元悅怕是做夢都能笑醒……

  幾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皆是粗布麻衫,已然洗的漿白。有些地方還打著補丁。腳上蹬著草鞋,束發的也只是木釵。

  不過很是整潔,麻服雖舊卻洗的干干凈凈,指甲也修剪的整整齊齊。

  看來這些都是四門小學的生員。

  元恪下旨修四門小學至今還不滿三年,學校還未完全修成,生員也不是很多,每校也就一二百,但在李承志看來,這一舉措絕對有劃時代的意義:

  只收寒門子弟,食宿、學費全免,三年畢業后由皇帝親自考選封官。

  家中田產過百畝、三代以內有當過七品官以上的直系親戚都不行,只能去國子監就讀,而且學費極貴……

  這一招準準的打在了世家門閥的七寸上,但詭異的是,建校之初竟無掀大的風波?

  前世八代以上都是貧農,李承志對這些寒門學子有天然的親近感,剛被攔下時就主動下了馬,又和顏悅色的問道:“諸君認得鄙人?”

  幾個學生很是緊張,似是都不敢拿正眼看李承志,恭恭敬敬的彎著腰行著禮:

  “候郎面前不敢稱‘君’。之所以失禮攔下候郎,是因遇到了幾樁詭事,百求不得其解……恰逢上旬廚會那日,在西市見候郎巧智破題,今日巧會,故而冒昧前來請教……”

  詭事,西市破題?

  說的是自己破了元悅那幾道道家秘術的事情吧?

  天師道清高的一批,眼睛向來是長在頭頂上的。寒門子弟怎和這樣的事情扯上了關系?

  李承志狐疑了一下,溫聲笑道:“談不上冒昧,我也不一定能解,你且講來!”

  “先謝過候郎!”領頭的學生又拜了拜,低著頭說道:“幾日前,學生借了一本《禮記》抄謄,抄過一半才驚覺,那墨竟能透過紙背。且一透十數張,竟將從博士處借來的原書也給污了……博士怪晚學不敬圣人典籍,要將晚學開革出校……晚學百口莫辯,只求離校前能一解心中之惑……”

  墨透紙背,且一透十數張?

  是那墨有問題吧?

  估計是這學生被人捉弄了,也有可能是他自己不小心,墨里弄進去了什么東西。

  具體是哪一種就不知道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