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天邊的烏云,又如斷了堤的潮水,漫山遍野都是胡騎。
清水城門大開,胡軍卻不進駐,而又繞過縣城,在城西約五里的田中扎了營。
一眾叛軍站在城頭,目不轉睛的盯著從城下經過的胡騎,胡亂猜測著。
“不是已將李承志驅至隴關之下了么,怎突然回來了?”
“怕不是打了敗仗?”
“看著軍容尚算齊整,既無傷兵,也無傷馬,不像敗北之態!”
“也才經過多少,怕是還不足兩萬。便是有傷兵傷馬,也該在最后才對……”
“確實如此!”
耳邊聽著兵卒低聲議論,元繼與侯剛的眉頭越皺越緊。
八成是吃了敗仗。
不看兵卒,臉上皆是惶恐之色?
再看馬匹,在夕陽的映射之下,無一不是渾身閃亮。這分明是急奔而來,出了不少汗。更有許多戰馬,口邊都泛起了白沫。
若非大敗,胡軍何秘如此惶急?
但眼中所見之胡騎,已近兩萬,未繞過縣城的還有不少。似是并未折損多少?
一時間不好下定論,元繼只好派出親衛,往東去巡伏羅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日頭已落至山巔,才見伏羅的帥旗姍姍來遲。
再往旗下看去,元繼與侯剛已不是皺眉頭了,而是臉色大變。
傷兵不多,也就百余,但大多都被燒的焦炭一般。
這是……中了官兵的火攻之計?
但百里灘一馬平川,便是李承志想用計,也無地利可依仗。再者今日并未起風,何來這般大的火勢,竟使三萬精騎盡潰?
心里胡亂猜疑著,元繼與侯剛快步下了城墻,在城門口相迎。
崔祖螭依舊是一副醉醺醺的模樣。待那二人下了城頭,他雙睛忽的一亮,盯著城下的傷兵,若有所思:“李承志用的,想必是那火油?”
仔仔細細的瞅了一陣,見伏羅安然無恙,渾渾全全,元繼與侯剛才松了一口氣。
“大人可是……遇到了些許波折?”
此許波折?
這元繼真會說話?
爺爺這條命,今日差點就丟了……
此時想來,伏羅依舊心有余悸。雖坐在馬鞍之上,四肢卻止不住的發顫。
猶豫良久,他最終還是說了實話:“某敗了,中了李氏小兒的誘敵之計。好在得天之幸,某見機的早,才得以全身而退。麾下雖有折損,但不足兩成,尚有一戰之力……”
聽到伏羅之言,侯剛更覺怪異。
官兵西營就只兩萬兵,且六成都為步卒,依常理,應不是伏羅的敵手才對。
當然,事無絕對。若皆依兵力多寡而論勝負,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么多以少勝多,以寡敵眾的戰例了。
奇怪的是,才只折損了四五千而已,胡軍兵力依舊強于李承志,但伏羅怎就直接退了兵,更是一副“李承志強不可敵”的模樣?
元繼心中一動,瞳孔急縮,有如針眼:“李承志……可是用了那雷?”
伏羅重重的點了點頭:“雷只是其次,魏軍直至最后關頭,才拋射了一輪。想必依舊如栽所料,此物應極難制,便是李承志手中也無多余。
但其諸般火卻,詭異至極:那火箭從數十步之外射來,雖穿不透甲胄,卻能引燃鐵器?更如附骨之蛆,撲都撲不滅……
還有那鐵筒,射出之物足達百步,火花四勢,狀如流星,且聲勢極大。雖傷不到人,但馬當地就驚……”
元繼與候剛齊齊一震:“火油、炮筒?”
伏羅愣了愣,臉色變的極為難看:“二位既知此物,為何就未予某提醒半句?”
怎可能沒提醒?
侯剛連連嘆氣:“大人可曾忘了出兵之際,某三番兩次提及沃野陸鎮軍之急報?那信中便屢次提及這炮筒:
當日沃野城內大亂,李承志便依仗的是此物。鎮軍并鎮民皆以為是鬼神之物,皆駭的閉門不出。也更使陸鎮軍旗下軍心大亂,才致沃野之敗……”
元繼又接著說道:“還有那火油,元某與侯將軍也予大人提說過:去年秋,犬子(元乂)與李承志予皇城校場比陣,便用過此物:如附骨之蛆,水澆不滅……也是那時,某與李氏子結的仇……
當時元洛還在位,曾令李承志于河西選址,大量趕制此物,欲配予中軍。之后再無動靜,想必已制了不少……”
伏羅細細一想,好像真的有印象。臉色緩和不少,但心中逾發后悔。
悔不該不聽人勸,差點就一敗涂地。
“此地并非長談之處,可請大人移步,我等入城再議?”
元繼抱拳揖道,“另元某已令崔郡守備足酒肉、糧草。若大人親衛意欲城中駐營,某即刻便讓麾下送至營中……”
伏羅卻直搖頭:“某宿慣了氈賬,住不慣石屋山,就不入城了,將酒肉送至營外即何。若要議事,就煩請二位來我中帳……”
本就是試探之語,聽伏羅這般應對,元繼的臉色不由的一僵。
等他回過神來,伏羅已經催動了馬匹,往城后繞去。
侯剛的臉色更是難看,往前一步,湊到了元繼耳邊,憂心的問道:“這廝要逃?”
“逃倒不至于,但伏羅顯然已被李承志嚇破了膽!”
“那雷器也就罷了,你我皆未見過。但我聽伏羅言中之意,他好似也未親眼見識到。而被駭成這般,好似皆因那沾附火油的火箭?此物真有這般神奇?”
在京中之時,你又不是未見過?
話到了嘴邊,元繼又突的一愣:侯剛好似還真未見識過?
元乂與李承志比陣之時,侯剛已貶作城門司馬,正在皇城下守城門,故而并未觀陣。
想起那日一幕,元繼中肯的點了點頭:“就如我方才所言,就如附骨之蛆,水潑不滅,端的厲害……但依李氏小兒之言,此物為烈酒和兌松香所制。而那松香雖非難得之物,但一斤火油,怎么也該需數兩之多。而僅僅過了一冬,李承志從何處尋來的?”
“不說松香,這才數月,且正值寒冬,便是那烈酒也釀不出才對?且依李兒之言,二三十斤精糧才得一斤烈酒,他又是從何處尋來的那般多的糧……”
說到一半,就如正打鳴的公雞被掐住了脖子,侯剛的話語戛然而止。
回頭之際,發現元繼也如他一般,正愣愣的盯著他。
隨即,二人心中同時生出一絲明悟,臉色頓時猙獰起來:當時的李承志壓根就沒說實話。
好狗賊,你連先帝都敢騙?
議至子時,幾個也沒有議出個所以然。元繼無奈,只能遣快馬往各處急報。
除了固守汧源縣城元麗,自然也免不了正隨南軍北上的于忠,乃至已到柔然汗庭的元懷。
伏羅也沒閑著,回營后便派八百里加急,往樹墩城于伏連籌急報。洋洋灑灑近千言,其實就一個意思:李氏子非人力可敵……
崔祖螭就如看客,整夜說的話都未超過十句。
奇的是,往日一過午后,便盞口離口的崔刺史,今夜竟是滴酒不沾,聽的極是認真。
崔祖螭一萬個想不通:有諸般神物相助,這世上焉有一戰之敵,便是覬覦這天下也非不可能。
這李承志身為漢家男兒,又何苦于東胡蠻夷(鮮卑源自東胡)做守門之犬?
糊涂了?
一夜愁云慘淡。
諸多叛軍將領愁云慘淡,李韶等人卻喜上眉梢。
李承志果然是李承志,但一出馬,無往而不利。
怪不得囂張跋扈、目高于頂如元麗都畏之如虎?
興奮之意稍退,楊鈞又將信紙湊到眼前,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其實他已看了不下十遍,幾乎都能背得下來了。逐字逐句看了一遍,確定沒遺漏過任何一個字,楊鈞才不解的問道:
“此戰之中,李承志果真用的是先帝令他購糧釀制,用烈酒與松香和兌的火油?”
“這還能有假?”
李韶淡然回道,“不見自去年秋,劉寶便予河東、關中等地大肆購糧,而后運往金城(蘭州),便是為李承志釀酒所需。”
河西?
楊鈞眨巴了眨巴眼睛:從京中往金城運糧,必經潼關。楊氏便是華州,確實聽族兄提及,整整一冬,劉氏商號的糧車就沒斷過,運過去了不少糧。
但這般冷的天,李承志是怎么釀酒的?
況且就根本未聽他予何處征召過工匠、民夫?
楊鈞轉了轉眼珠,又指了指信紙:“那火筒呢,姑臧候可知又是何物?”
“我自是不知。但若你我深究,李承志定是又會如那雷器一般,找些‘麥粉’之類的借口糊弄。故而肯定問不出來的……”
“你我與他皆出關中,素來親厚,自然好糊弄。但若是他人也欲深究呢?”
楊鈞停下話頭,沉吟良久:“與竇領一戰,堪稱數十年未有之大勝。若依太武皇帝所遺之祖制,便是不封異姓王,一個國公這無論如何也是免不了的。
如今若再平了元懷、退了吐谷渾與南朝,朝廷又該如何予他封賞?”
李韶稍稍一頓,不動聲色的說道:“莫說眼下戰端方起,勝敗難料。便是真勝了,太后與諸公也自有思量,何需你我杞人憂天?”
杞人憂天?
李元伯,爺爺將話說的這般明白,你裝什么傻,充什么愣?
楊鈞有些急燥,稍一猶豫,又猛的咬了咬牙,將聲音壓的極低:“常言道:功高震主,封無可封之際,便是身首異處之時,而他才幾歲?
且身懷如此重器,太后也罷、今目也罷、朝中諸公也罷,焉能安心?”
李韶雙眼一瞇,有如兩點寒星:“季孫不妨直言!”
我直言個鳥毛?
楊鈞氣的想吐血,話語間不自覺的帶上了幾絲火氣:“便是先帝待他親厚,但如今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他再是愚忠,也該為自己留些余地。
我就問一句,此戰之功,若朝廷靳令他交出雷器、炮筒待諸般火器之配方,他交是不交?
而他偏偏又精滑似鬼,便是你我相勸,也只會敷衍了事。故而某便想,你與李懷德勉強算是同宗,且向來親近,為何不予其分說厲害,讓他勸告予承志?”
留此余地?
如今該用了已經用了出來,怎么藏也藏不住了,還怎么留余地?
就如弓已開箭,萬萬沒有回頭箭的道理。
楊季孫分明就是意有所指。
李韶雙目如電,盯的楊鈞陣陣心虛,不由自主的避了過去。
明白了,又是一個不怎么安份的。
楊鈞此舉也非左右搖擺,兩頭下注,而是世事如此。
怪只怪,元恪將世家門閥逼的太快,漢家士人早已離心離德……
就如那隴西郡守崔祖螭,難道只是因其與于氏有姻親之故?
借口罷了!
“季孫之意,某知道了!”
李韶輕聲回道,“但無論如何,也該勝過這一場再說……”
你知道什么了,你倒是說清楚啊?
楊鈞急的抓耳撓腮,卻又不敢問。
正生著悶氣,突聽帳外一陣聒噪,似是有人急奔而來。
“都督,急報!”
急報?
此時已近丑時,可見何其緊急?
二人臉色皆是一正,李韶肅聲道:“召!”
隨著話音,一個軍士掀簾而入,單膝跪在帳中,又將一枚銅令從頸中解下,雙手遞了上去。
令牌很是精巧,約摸兩指大小,上面就一個“李”字,很是蒼勁,一看便知是李承志的筆跡。
且色澤亮如黃金,極是奪目。
李韶深知此銅冶煉之法乃李氏獨有,故是旁人想冒充也冒充不來。
“秉都督,卑職乃涇州龍牙將軍張軍主麾下塘主,奉張軍主之命快馬來報:
昨日午時,漢中郡之晉壽、沔陽、漢陽、嶓冢等北依秦嶺諸縣突見南軍。其兵分四路,自陳倉、褒斜、儻駱、子午等四道而來。且行軍極快,至黃昏之時便行至近半,最近明日午后,就能兵指嶺北諸關!”
果真來了?
楊韻眼神微凝:“可探知兵力幾何?”
“每路至少皆有兩萬之數?”
每路兩萬,四路就是八萬……南朝此次怕不是直接出動了十萬大軍?
李韶緊緊的攥住了拳頭:“左右,速派快馬,護塘騎呈于李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