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一七章 驚弓之鳥

  只短短四日,偌大的統萬城就如冰封雪蓋,銀光耀眼,恍似人間仙境。

  城下旌旗林立,甲士如麻,仿佛一道鐵墻佇立于雪原之中。但是足足離著近兩里,但依舊能感覺到一股鐵血肅殺的氣息撲面而來。

  源奐隱隱心驚:粗略一算,城下大軍至少也有上萬,若奚康生只為虛張聲勢,何必如此大張旗鼓?

  莫不是太尉料錯了?

  心中忐忑,他又偷眼看了看高肇。只見高肇淵嵉岳峙,巍然如山,臉上不見半絲慌亂。

  但他為何一直緊盯西城,莫不是在等什么訊息?

  正自猜疑,又見一將自城下奔來,附的高肇耳邊低語幾句。

  聲音極低,便是源奐就立在高肇身側,也只依稀聽到那軍將似是提到了元澄。

  “便是惱羞成怒,暴跳如雷又如何,難不成還能將高某活活咒死?”

  高肇冷笑不已,“將他帶上城來……老夫倒要看看,一向沉穩如山的任城王跳起腳來是何等模樣……”

  親信領命而去,高肇抬起頭來,復又望向西方。

  自早間出城,已近四個時辰。眼見日頭下山,怎還不見高莽回信?

  心中猜疑,高肇看了看城外大軍,心中又稍稍一松。

  還不到午時,奚康生便盡遣大軍而來,可知早有準備:若能等到元澄令信,再等城門大開,降旗遍城,他自然就會率軍入城。

  若是遙無音訊,四城緊閉,奚康生也就只能依元澄所約,以大軍圍城。

  相應的,也定會別遣兵馬往西巡駐,以免麗子園大營突然而至,襲他左翼。

  是以,高莽之行跡早已被敵軍所知,不出意外,李始賢父子已然橫死,高莽或是其親信已然快馬向西,去給李承志報信了。

  自己之所以不見訊報,定是兵卒大都被俘,或是逃散。便是有一個兵卒僥幸逃回,見城外大軍林立,又焉敢至城下叩門?

  這般一想,高肇心中略安,目光也變的堅定起來:便是真如元澄所言,奚康生會不計死傷強行攻城,但以冰城之堅,至少也能守到二月回暖之時。

  足足兩月有余,李承志定然已準備妥當,欲起兵攻伐朝廷,為父兄報仇了。

  到那時,自己就能反主為客,坐山觀虎斗……

  “太尉,卑下已將元澄與元懌帶到!”

  一聲輕喚,將高肇拉回現實。他微微一笑:“帶上城來!”

  也就十數息,元澄與元懌便被帶了上來。二人依舊是薄裘、長衫的打扮,并未束縛手腳。不過每人身側都立著四五位甲士。

  再看臉色:元澄面沉如水,黑如染墨。而元懌則是悵然若失,大失所望。

  看到高肇,元澄張嘴就罵:“高首文,爾焉敢言而無信,兩面三刀?”

  “我為何不敢?”

  高肇坦然一笑,伸手往城下一指,“確如首輔所言,奚康生已盡起大軍,圍我夏州。但至城下后卻再無動靜,駐足不前……不如殿下就此手書一封,令他即刻攻城?放心,我高某言出九鼎:殿下敢寫,我就敢送……”

  元澄被氣的七竅生煙,眼冒金星。

  如今已不是他敢不敢下令,奚康生敢不敢強攻的問題。而是需枉送多少兵卒性命,才能攻下統萬城?

  赫連勃勃立大夏之初,征十萬民壯蒸土筑城,且殘忍兇暴,苛嚴至極:錐入一寸,即殺作者并筑之。

  如此這般,足足費時六年之久,統萬城方成,可見其堅,可見其雄?

而這也就罷了,既然太武帝能在八十年前將其攻破,奚康生既為名將  ,若論征伐當時鮮有敵手。且有李承志改良后的石炮,未必不能再顯世祖之威。

  況且元澄也沒打算一定讓奚康生攻破夏州,不過是讓他擺出破釜沉舟的架勢,逼高肇就范罷了。

  但誰能料到,高肇好似吃了秤鉈鐵了心,不但準備死抗到底,更是如神來之筆,以冰筑城?

  再令奚康生強攻,已無異于飛蛾撲火,以卵擊石……

  而元澄想不通的是:高肇何來的底氣,敢與朝廷魚死網破?

  他是智者千慮,且久居朝堂,對北地、北鎮之時局的了解只局限于紙上,但元懌卻不同。

  元懌被囚于夏州近有一年,高肇也不禁其與李始賢來往,二人時而商討,取長補短,對高肇的了解的反倒比元澄要多一些。

  高肇畏李承志,更勝于朝廷。如今之所以敢與朝廷玉石俱焚,無非便是已不懼李承志與朝廷沆瀣一氣,攻伐予他……

  想到這里,元懌有如雷擊,腦中劃過了一道靈光:“李始賢呢,為何整整一日都未見他?”

  高肇反倒一臉訝色,盯著元懌一陣猛看。

  元宣仁素無急智,今日倒是靈醒了一回?

  他哈哈一笑:“不瞞二位,懷德父子已被老夫恭送予西海……”

  恭送予西海?

  元澄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高首文,你與李承志相交甚密,對其知之甚深,莫不以為放回李始賢父子,就難讓他對你感恩戴德,冰釋前嫌不成?”

  要真能這么容易,他早就做了,何必等到今日?

  “李某如何,不需殿下費心。殿下還是先顧好眼下吧……”

  高肇似笑非笑的看著元澄,“首文言出必行:若殿下下令,某即刻就遣死士傳予奚康生……”

  下個鳥毛……你當奚康生是蠢豬不成?

  元澄恨的咬牙切齒,卻又無計可施。

  他恨的不是高肇敢魚死網破,而是暗惱始料未及,未料到高肇半絲余地都不留,竟會將他囚于夏州。

  他一時走不脫,往吐谷渾、柔然借兵之策就要擱置。雖說宗室之中多有賢德之才,可勝任出使者大有人在,但能背得動這口黑鍋,能承受得住后續壓力的人卻少之又少。

  如此一來,以太后多疑善變、謹慎小心的性子,定然會遲疑不決,躊躇不定。

  而如今之局勢風云變幻,良機稍縱即逝,天知道這一拖,又會拖出什么變故來?

  心中暗急,元澄更是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才能讓高肇將他放出城去?

  若無良策,那就用詐:高肇敢要,他就敢應……就是答應讓他做皇帝,又能如何?

  正暗自思量如何開口,耳中又傳來一陣鼓響。

  動靜不是很大,一聽便知離的頗遠。再一細辯,竟是攻城的鼓令?

  元澄猛的瞪大了眼睛,往城下望去。果不其然,遠處大軍就如浪潮,向城下壓來。

  奚康生瘋了不成?

  高肇也是目露疑色,看了看徐徐推進的大軍,又瞅了瞅已近西山的夕陽。

  奚康生早不攻晚不攻,為何近日落西山、近然入夜之際攻城?

  難不成你麾下兵卒皆有夜視之能?

  暗中思忖,高肇深聲喝道:“莫要惶急,等其蟻附之時再予反擊,也好省些箭矢……”

  左右之軍將轟然應諾,滿臉輕松。

  而等了約有兩刻,見敵軍前陣并無沖車、撞樓,高肇哈哈一笑:“我當奚康生真要孤注一擲,原來只是試敵而來?”

  高肇并未料錯。

  對于這只烏龜殼,就是將當世之所有名將聚之一堂,也只能望城興嘆。奚康生自是無法破城,但不妨礙他試上一試。

  蟻附攻城是莫要想了,墻上全是冰,連梯子都搭不住。也就只能拿炮車轟一轟。

  此時往城下推進的便是炮陣:一炮十卒,其后還跟有大車一駕,但車中所載并非石彈,而是瓷罐。

  而如這般的炮什,也只百余什。其后便是稍大些的炮車,可將數十斤的石彈拋至百丈遠的那種。

  而當時的金明郡城,便是用這種大型炮車轟塌。

  大陣暫駐,又聽一陣喝令,先是數十架大車拋投。準頭倒是挺足,大都拋至墻根或是半墻之中。一時間聲如悶雷,聲勢極大。

  但除了聲勢大,好像再無寸功。

  數十斤重的石彈,威力不可謂不大。但落到城墻之上,至多也就是一個白印。

  城上守軍之前還在防備,怕石彈拋上城頭,或是躲于城垛之后,或是數人疊盾,藏于盾下。

  但看了一陣,最高的石彈也就落于半墻之中,離城頭還足足差著三丈。是以至最后除了高肇親衛,其余將領連盾都懶的立了。

  奚康生倒是可以將炮陣再推近些,但莫忘了高肇賴以為依仗的火箭。

  但敢至百步之內,只需遣射聲吏居高臨下拋射,不需多久,就能將奚康生的炮車盡數燒成一把飛灰。

  觀望一陣,奚康生便令炮營改用小炮。

  石炮猝然一停,高肇頓覺耳中頓時清靜不少。以為奚康生定會就此撤兵,又見陣前有如點燈,須臾間就亮起了許多火把。

  此時雖近黃昏,但日頭懸而未落,遠不到起燈之時。且高肇以為,奚康生便是喪心病狂,也絕不至于敢夜攻。

  能不能看的見只是其次,一夜就能凍傷無數才是關鍵。

  暗暗猜疑,見起燈之處皆為炮車所在,且依舊有兵卒在往炮車中填裝物事,高肇心中猛的生出一絲警惕。

  念頭方生,又聽一聲鼓響,近百點火光恍如流星,朝城頭飛來。

  這是何物,莫不是李承志的飛雷?

  不然何需以火引之?

  高肇的魂都被驚掉了一半,正欲喝令,耳中又響起瓷罐破碎的聲響。

  耳后又是“轟轟”一陣,凡瓷罐破碎之處,盡皆陷入火海。

  若是砸中城墻也就罷了,恰好就有那么幾只拋進了城道。也不管兵卒有無持盾,但聽碎裂之聲,便是一陣哭爹喊娘。

  親衛將軍飛身撲來,將盾遮于高肇頭頂,急聲厲吼:“快,護太尉下城……”

  高肇卻氣的臉色鐵青,甩手就是一巴掌:“狗賊,再敢胡言妄語,亂我軍心,定斬不饒……”

  高肇沒見過豬跑,但吃過豬肉。元繼、昌義之是如何敗的,羅鑒是如何潰的,他早有耳聞。

  李承志之火器殺傷只是其次,但聲勢極大,有如神罰,最易惑亂敵之軍心。

  若自己此時一退,城上守軍焉有士氣可言?

  而這只是其次,畢竟有堅城可依,只要將城上守卒盡皆撤走,奚康生依舊無可奈何。

  但日后再遇火器,軍將也罷,兵卒也罷,定然會想起今日高太尉棄城而逃,定然畏懼更甚……

  高肇厲聲吼道:“給我撤了盾……老夫倒要看看,這天雷能否將高某炸個尸骨無存?”

  說著竟挺身而出,往前一站,臉上無半絲懼色。

  這奸賊倒是好急智?

  若是知道高肇立于此處也就罷了,但統萬城東西足長十里,城頭兵甲閃耀,人頭攢動,

  奚康生得有何等逆天的動氣,才能于萬人之中砸到高肇?

  元澄心中暗罵,又聽元懌問道:“此非天雷,倒像是火油?”

  “高首文焉能不知?”元澄嗤的一聲,“無非是指虎為豬,欺哄兵卒罷了。待下次真遇見那天雷,至少會多些膽氣……”

  原來如此?

  元懌恍然大悟,又低聲道:“奚康生何來此物?”

  元澄哈哈一笑:“莫要忘了先帝在時,曾令李承志釀制火酒,運至京中窖藏,足有十數萬斤……孤此次北上,已盡數運來,不然焉敢與逆賊魚死網破……”

  他故意大聲道出,高肇自然聽了個清清楚楚。雖知元澄在恫嚇予他,但依舊心驚不已。

  李承志未循西海之時,他已升到太尉,焉能不知京中藏有多少火酒?

  上萬斤頂天了。

  高肇之所以驚疑,是因他并未聞到酒味,反覺鼻中傳來之煙氣極為熟悉?

  他就是以此為依仗,更依此起兵,豈能不知?

  這分明就是火油……

  但高猛費時近有兩載,將數座大湖盡數熬干,更枉死數萬人命,才熬了多少。而奚康生攻破金明才只半年,何來的此物?

  也絕不可能是奚康生從油湖中所采。

  那數座油湖早已被高猛挖至數丈之深,其中毒氣縈繞,人但一下湖,不消兩刻便一命嗚呼,不然他豈能輕易棄守金明?

  似如驚弓之鳥,高肇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李承志。

  李承志天授之人,既知“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難保不知它處也如金明一般,也盛產此物?

  這小賊慣會扇風點火,生怕自己與朝廷不能兩敗俱傷,將此物所在之地獻于朝廷,也并非不可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