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751章 彩禮與嫁妝

  約翰內森的病例在群里炸開鍋,人只有一半大腦居然也活得好好的。

  這種半球大腦對別人是稀罕事,但是對約翰內森算不上稀罕。

  他雖然從未見過這種天生的半球大腦人,但是他見過因為手術切除半邊大腦的人。

  有一種手術叫做大腦半球切除術,這種手術適用于兒童頑固性癲癇,通過手術切除患病半邊大腦的全部或部分,讓患病大腦半球與正常半球斷開連接,這樣可以治愈頑固性癲癇,解除病人的痛苦。

  兒童頑固性癲癇,為什么需要用如此殘酷粗暴的手術方式來解決問題,因為嚴重的兒童頑固性癲癇,每天可以癲癇發作幾百次,也就是幾分鐘就發作一次,發作時突然倒地,意識不清、抽搐、口吐白沫。

  沒人能夠忍受這種高頻率的發作,所以對于這種病人,即使冒著生命危險做手術,家屬也愿意。

  這種手術自五十年代發明以來,拯救過大量兒童頑固性癲癇患者,雖然現在經典的大腦半球切除術在很多醫院已摒棄不用,但是改良版的手術依然是治療頑固性癲癇的有效方法,改良手術不僅提高手術效果,還避免嚴重并發癥發生。

  約翰內森曾對這類病人術后的生存狀態做過大量研究,他選擇10個跟正常人幾乎沒有區別的病人,對他們的大腦進行MRI掃描,發現剩下的半邊大腦居然能夠進行自我適應性的改建,功能區可以實現身兼數職的轉化,不同功能區之間形成新的異常強烈的連接。

  奇異的自我適應改建,讓這些只有半個大腦的人,僅用半個大腦成功實現完整大腦的基本功能,從而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能力,包括語言、視覺、運動、情緒和認知等大腦功能。

  這些人,約翰內森跟他們有過長時間的溝通,跟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不是已經知道他們只有半個大腦,只是從語言和行為來看,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只有半邊大腦。

  為什么大腦會如此神奇?跟肌肉一樣,大腦是一個可以重塑的器官。

  這就像一只樂隊,抽走一半的演奏者,剩余的一半人經過訓練后,依然可以完整地進行原來的演奏,只不過一人要身兼兩職或多職,比如吹號的還要兼打鼓。

  所以,肌肉通過鍛煉,可以變得越來越強壯;而大腦也一樣,可以通過鍛煉,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它擁有目前醫學尚未發現的潛力。

  楊平將群里的CT圖片導入電腦,然后在專用電子屏幕上研究。

  半球大腦的CT圖像在屏幕呈現,楊平仔細分析圖像,這種半球大腦與后天形成的不同。

  后天形成的半球大腦本來是完整的正常的大腦,只是切除了另一半,所以至少在結構解剖上,它是可知,在功能解剖上,它也比較容易研究清楚。

  而這種先天性的半球大腦,理論上,它的結構和功能解剖是未知的,不能用正常大腦的一半去套用,這就是手術的難點。

  這時小蘇已經下班,來辦公室找楊平,她也湊過來看圖片。

  “一半大腦?”她也從未見過這種奇怪的病例。

  “讓一讓,我坐近一點,讓寶貝也看看這個病例,只有一半大腦。”小蘇靠過來,擠開楊平。

  她還很認真地說:“你給寶貝講講這個病例唄,要認真嚴肅,不準笑。”

  這真是從娃娃抓起,從肚子里的娃娃抓起,楊平只好對著屏幕,像模像樣地開始講解這個病例。

  講完之后,小蘇滿意地點點頭。

  “媽說有很多土雞蛋,讓姐夫送過來給我吃。”小蘇說。

  楊平的媽媽聽說兒媳婦懷孕,可高興了,不僅把家里的土雞蛋收藏起來,還積極擴大養殖種類與數量。

  楊平爸爸更是開辟一個很大的菜園子,說是搞有機蔬菜,這兩人計劃為兒媳婦孕期持續提供健康蔬菜與雞鴨魚肉。

  “你剛打過電話給爸媽?”

  楊平覺得小蘇打電話的頻率比自己還高,而且每次她總是和老媽聊得相當開心。

  小蘇抿嘴笑道:“我三天兩頭打電話給他們,他們弄了一個很大的蔬菜園子,說是要給我們提供有機蔬菜,這樣也好,老人家做自己喜歡的事,心里開心。”

  “我等下也打個電話跟他們聊一聊。”楊平覺得自己好像很久沒打電話。

  “什么等下,現在就有時間,現在打。”小蘇不樂意,催楊平。

  好吧,現在打。

  楊平撥通老媽的電話,里面傳來宏亮的嗓子:“平平,下班了嗎?”

  “還在辦公室呢?”

  “小蘇呢,你沒陪著?你有空就要陪在她身邊,知道不?家務活你多分擔點,別讓人家小蘇做,你要是敢大男子主義,沒照顧好小蘇,我回頭好好收拾你。”

  楊平皺眉頭,小蘇在旁邊笑。

  老媽像機關槍一樣,嘰哩哇啦說一大堆。

  “你爸說很想你,讓你們這次過年回來。”

  “你怎么說我想呢,不是你總在念叨嗎,你這人——”電話里傳來楊平爸爸的聲音。

  距離過年還早著呢,不過是要抽空帶小蘇一起回去一趟。

  “我讓你姐夫帶點東西給你們,他這次要去南都省城辦公事,沒有別的,就是你爸種的蔬菜瓜果,還有一點土雞蛋,他說這些有機蔬菜,城里買不到,安全又營養。”

  “怎么又是我說的——”

  “別插嘴。”

  楊平的姐姐姐夫都是鄉村小學老師,姐夫年輕有為,還是個副校長。

  “不要帶太多。”

  “沒什么東西,就是一點青菜,辣椒、絲瓜、茄子,豆角,還有幾個西瓜——”

  “你們也一起過來玩幾天,姐姐呢,不過來嗎?”

  “我們不過來啦,你工作那么忙。”

  “家里忙呢,最近病人特多,走不開。”楊平爸爸又插話。

  “我跟兒子說話時,你別老是插話,你等下說行不行。”

  “你姐夫這次是和學校同事去辦事,是公事,有車,正好順路,所以讓他給你帶點東西。”

  這次楊平姐夫和校長一起來南都省城,找老家出來在這邊當老板的成功人士籌點資金,以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

  “平平,姐夫帶去的蔬菜和雞蛋,有些是禮盒裝好的,那是送給你岳父母的,你離他們近,要經常去看看,多陪陪,老人家里有什么體力活,一定要幫著干,要孝順,要懂禮貌,知道嗎?你在聽嗎?要記住呀。”

  楊平只好笑著說:“我在聽,拿著筆記本在記呢,蔬菜雞蛋你還用禮盒裝?”

  “是呀,我讓你姐夫去城里找超市熟人特意買的盒子,城里人講究,我們也要講究。”

  “還有——”

  老媽的機關槍一時卡殼。

  “好吧,你來說兩句,老是插嘴。”

  老爸終于等到說話的機會:“我就說兩句吧,在外頭一定注意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好的身體,什么都干不了。還有,現在是經濟社會,社會也變得花花綠綠,但是我們當醫生的,一定要有良心,咱不管到哪,做人要本分,不能做沒良心的事,錢少點沒事,餓不死人。爸沒什么文化,說話不中聽,總是幾句重復的話,你別介意。”

  “你不是看很多書嗎,這回怎么說沒文化。”

  “我那點文化,在博士面前算什么。”

  電話里傳來楊平爸媽的對話。

  楊平打完電話,心里一陣暖暖的,旁邊的小蘇也是笑瞇瞇的,笑出兩個小酒窩。

  杰青的申請已經開始展開,最后的一個名額,只能二選一。

  不管是三博的夏院長,還是南都醫大的丁德成副校長,根本沒有退讓的可能性,所以,只能楊平和關汝言兩人競爭這一個名額。

  饒校長是南都醫大的正校長,但是還有兩年就退休。

  而接班人選呼聲最高的就是這位丁校長,丁校長也一直是院士的熱門人選,當時他與蘇青云都被認為是南都系最有可能成為院士的人。

  可是蘇青云順利當選院士,而丁德成落選,此事,丁德成一直耿耿于懷,他一直認為是饒校長將資源朝蘇青云傾斜,所以他才落選。

  所以此次女婿申請杰青,他志在必得,何況女婿的條件非常優秀,是整個南都系的翹楚。

  丁校長只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婿又是自己的學生,所以當兒子一樣看待,自己已經落后蘇青云一步,他怎么可能讓女婿敗給楊平。

  有時候,人生如棋局,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蘇教授坐在書房里查閱資料,蘇太太陪在旁邊,問道:

  “老蘇,小楊現在已經博士提前畢業,又發表一篇《Science》,杰青希望大不大?”

  其實,幫助楊平申請杰青是蘇教授一直以來的計劃,只是以前時機不成熟,現在不一樣,楊平各種條件達標,所以蘇教授也要啟動這個計劃。

  蘇教授是過來人,知道學術道路怎么走,他覺得有自己的指導,年輕人可以避免走彎路。

  以楊平目前這篇《科學》論文的價值,申請杰青基本沒問題,臨床醫生在CNS上發表文章,鳳毛麟角。

  但是很不巧,這次南都醫大整個系統還剩下一個名額,必須兩個人競爭這一個名額,楊平的競爭對手實力非常強勁。

  關汝言,德國留學歸國,已經發表兩篇CNS,SCI論文32篇,曾經主持過五個國家級科研項目,這種成績非常耀眼。

  而楊平目前只有一篇CNS,其它論文雖然也是頂級期刊,但是數量明顯不多,只有十幾篇。

  與關汝言比較,楊平的學術成果在質量上勝一籌,但是數量上輸給關汝言太多,所以兩人的競爭勝負難分。

  見蘇教授沒有說話,蘇太太繼續說:“老蘇,這篇《Science》,我怎么覺得有點像小楊的彩禮?要是這樣,我們也得拿出點像樣的嫁妝吧。”

  言下之意,女婿申請杰青的事情,你肯定要助力。

  蘇太太害怕蘇教授到時候太“圣母”,對此事保持不干預,這樣就很麻煩,一旦楊平背后沒有強大的支持,而別人有支持,楊平就會吃虧,丈母娘怎么可能讓自己女婿吃虧。

  蘇教授微微點頭,風趣地說:“彩禮這么有分量,我們的嫁妝可不能寒酸。”

  這個“嫁妝”,蘇教授明顯指的是助力申請杰青。

  “聽說這次南都醫大的關汝言也申請杰青,丁校長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吧?”蘇太太是附一的護理部主任,自然知道南都系的一些事。

  關汝言作為南都醫大的青年才俊,在整個南都系名氣也很大,他申請杰青的消息肯定會擴散,所以不用蘇教授說,蘇太太才知道個大概。

  “是呀,難點就在這里,兩個年輕人比較,楊平在學術質量上勝一籌,而關汝言在數量上明顯呈現巨大的優勢,如果按照申報標準,兩人難分伯仲。”

  蘇教授分析兩人的實力比較。

  蘇太太看到桌面上的資料,其中就有楊平的那篇《Science》論文:“這是丫頭送給你的吧?”

  “是呢,她親自將資料交到我手上,這篇論文,楊平發表前就給過我草稿,征求我的修改意見,現在已經發表,她還送一篇給我,這是叮囑我別忘記杰青這件大事,這小家伙,我能不記得嘛,還要提醒。”蘇教授對女兒那是疼愛有加。

  “我們女兒別看平時文文靜靜,關鍵時候精明得很,現在我也提醒你,這事不能馬虎,要使全力。”蘇太太說。

  人總是有私心的,蘇教授心里想,楊平這孩子,天賦這么高,又這么努力,作為長輩,利用自己的資源給他助力,也是人之常情。

  現在這個名額,去競爭,還是不競爭?

  肯定去競爭!

  楊平符合條件,為什么不去競爭?為什么要讓給別人,沒道理。

  “讓我好好想想。”

  蘇教授心里盤算著。

  請:m.yetianlian.cc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