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沈大人是出了名的不好相處。尋常關系別說登門拜會了,偶遇之下招呼都只敢點頭致意不敢上前攀談,送禮?那就更別想了。
不過你沈大人不好相處但總不能蓋得住下面人的熱情吧?
換句話說就是:你收不收是你的事情,送不送是我的事情。
所以當沈浩晉升正四品的消息傳開之后的第二天,封日城沈府外那可就太熱鬧了。一輛一輛的馬車,載著厚禮,三五成群的趕著往里送,就算被攔在外面也久久不離去。仿佛即便進不了門也要在外面守到最后離去才,仿佛這樣才能顯得自己是來送禮的人中誠意最足的一般。
好在那管家收了大家的拜帖,不至于來一趟連名字都到不了沈大人跟前。
下面的人一改常態,對沈浩再無半點風言風語,雖不至于“歌功頌德”這么夸張,但也絕對稱得上是“贊口不絕”了。其中以靖西地界吹捧得最厲害。那千戶官匡盛元更是打著公務的借口來了兩次黑旗營的駐地,等一天生生等到沈浩回來就為一句“道喜”,諂媚的表情讓沈浩覺得自己以前認識的那個匡盛元是假的?
其實不光是下面的人態度大轉彎,里的高層也一樣。除去靖西鎮撫使姜成之外,另外三個第一時間就給沈浩去了親筆的賀信,他們心里受到的驚嚇遠比下面的人來得更甚。
領著實權職務晉升正四品,這不單單是在給外界直白的表達沈浩將來會接任指揮使的職務,更是在宣告沈浩接任的時間將不會太遠,少則兩三年,多則不過五年。而到沈浩上位的時候,他們這幾個鎮撫使該何去何從?是繼續留任,還是被調到閑職上養老?甚至被深挖清算?
誰的心里都沒底。
現在就去上門拜見顯得太沒氣節,臉面上也不好看,
更何況萬一給沈大人留下一個“急功近利”的印象可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不合適去見沈大人,見見姜大人總沒問題了吧?
于是三方鎮撫使聯袂去了姜成府上,
硬是賴到了夜深才離開,
不過臉上的表情卻有人喜色有人愁。
姜成是沈大人的老師,
關系之密切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里沈浩都被認為是姜成這一系的人脈里最有潛力的一個,如今倒是應驗,
而且說法應該換成是“地位最高的一個”,正四品,職銜上已經比鎮撫使高半級了。
所以不合適拜會沈大人,
但拜會姜成,聽聽姜成的口風就是其余三位鎮撫使此行的目的。雖然最后姜成也給了說法,但明顯并不能讓三人都滿意。
心情不錯的是靖北鎮撫使,劉央。
劉央是當年靖北秦家被沈浩搞下去之后上位的,是皇族遠親,
也是龐斑的親近,
在的體系里歷任過幾乎每一個品級,
最后在指揮使衙門里掛閑置沉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淀數年再趁機到了靖北。而且劉央的一個嫂嫂與姜成是本家親戚,
關系上也能往姜成這邊靠。所以靖北和靖西之間在劉央上任后關系一直不錯。
而劉央心情好的原因是因為姜成暗示說沈浩近期就會開始做上任準備了,鎮撫使一級的先不會動,但各地千戶所從千戶官到百戶官都有可能被替換或者混調。
這不就是要把手直接越過鎮撫使伸到下面千戶所嘛,誰還能聽不懂?可別人怕因此被架空,但劉央不怕,因為他光腳不怕穿鞋的。
靖北早在秦家被屠戮之后開始,
整個里將近七成的位置都是被事先就安置好了的,一些是姜成的人,一些是黑旗營的人,一些是指揮使龐斑的人,
剩下的可憐一點才是他劉央的人。
這兩年多以來又遇到國朝里邪祟作亂,
導致劉央根本沒有機會去做人事方面的調整。本來心里還有疙瘩,如今看來壞事變好事了。至少他不用在這方面犯愁了。
想到靖南和靖東兩家鎮撫使此時的心情,
劉央更是笑容滿面。
扭頭看了一眼身后還打著燈籠的姜成府上,
劉央暗自決定從今日起得讓家里的人與姜家走動得頻繁些了,這個關系如今可是一條難得的保護繩,
得牢牢的抓緊才行。
其實在姜成給這三人通氣之前一個月,沈浩的布置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范圍小,動的位置也少罷了。如今正是任命已經下來了,
把后面動作只會越來越大。
至于說看著自己被架空會不會甘心?這一點姜成樂于看到另外三位的反應。指揮使龐大人在鼎力支持,所以三人就算心里不滿也不可能從龐大人那里得到幫助,
只能另想其它辦法,比如借助之外的力量,軍伍、文官都有可能。
若是真有哪個鎮撫使去求助外人的話,那姜成會嘴都笑爛,吃里扒外的人在里不可能站得住的,有這個由頭,怕不是又能空出來一個好位置來?
這邊內部巨震,外面也同樣對沈浩即將上位指揮使,以及龐斑的去向很上心。
比如說目前廟堂上最炙手可熱的話題焦點人物,白常卿,他就對沈浩晉升的消息很上心。不但他上心,他家里的那兩位小嬌妻更是愁眉苦臉的直接擔憂上了。
“夫君,沈大人若是日后成了指揮使,那您是不是更要受影響啊?”
兩個女人的擔心也不無道理。畢竟沈浩因為她們反水的關系連帶著與白常卿的關系也有些僵,日后沈浩的地位再拔高的話真說不準會不會給白常卿帶來大麻煩。要知道那位沈大人最擅長的就是找理由割人頭了,上一任左相葉瀾笙可不就是被他親手割下腦袋的嗎?
“呵呵,你們呀,別瞎琢磨了,這本就不是你們所長。”頓了頓,白常卿也不好讓自己的兩位嬌妻繼續擔心,于是解釋道:“其實沈大人若真上位指揮使的話或許對我而言是好事而非壞事。這里面涉及到陛下的權衡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