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兔崽子們

  李曄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

  后世他算是半個肥宅,沒上進心,工作也是能混就混,愛睡懶覺,上班遲到是常事。

  但穿越到了唐末,感受到時時刻刻懸在頭上的利劍,他怎么睡得下去?

  天沒亮,就醒了,醒了就開始擂鼓。

  這是他定下規矩,三通鼓,所有人必須集結完畢,否則一天沒飯吃。

  這些十六七歲的小伙子正是貪睡的年紀。

  更是胃口特別好的年紀。

  這個時代,所有人都朝不保夕的,沒人會賴床。

  三通鼓畢,兩百四十二號人,直挺挺的站著,有人眼睛都沒睜開,衣冠不整,但已習慣了軍令。

  李曄只說了一個字:跑!

  大明宮是大唐盛世時建造的,面積頗大,一圈下來差不多十多里。

  李曄原本想表現一下,跑在最前面的,結果沒想到,這時代的人,腳力體力都不差,反而遠遠把他甩在后面。

  李曄很尷尬。

  但小伙子們卻很感動,雖然不知道皇帝陛下這么折騰他們是為了什么,但皇帝始終是跟他們在一起的。

  這時代人,普遍都有忠君愛國的思想,只要朝廷做的不要太過分。

  長安是大唐的心臟,就算沒親眼見過大唐最繁榮昌盛的年代,也從家中長輩嘴里聽到過,天然就是大唐擁護者。

  跑了一個時辰,李曄上氣不接下氣,但小伙子們還意猶未盡,幾個體力好腦袋瓜子靈光的就跑過來攙扶李曄。

  李曄感覺沒面子,想板著臉,裝威嚴,但威嚴早已掃地,只能笑罵一聲:“你們這群兔崽子。”

  和李曄相處久了,就摸清了他的脾氣,知道李曄是個隨和的人,只要不犯他的軍規,在他面前就不用太顧忌。

  長安市井里來的少年,總帶著些市井的鮮活氣和野性,李曄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奮發向上的精氣神。

  這也影響到了他,讓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年輕人。

  在后世,二十七歲的確是年輕人。

  但在大唐,娃都有十一二歲了。

  李曄自己就喜當了六個孩子的爹。

  太陽露頭的時候,庖人送來早飯,除了粥,居然還有肉食。

  小伙子們吃的滿口流油。

  李曄卻是一臉壞笑。

  等到太仆寺趕來三百匹馬的時候,李曄的壞笑到達了頂點,“兔崽子們,這就是朕給你們的驚喜!”

  “兔崽子們”沒有覺察到李曄臉上明顯的壞笑,大聲齊呼萬歲。

  長安少年郎,哪個不仰慕“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快活?

  李曄命幾個小黃門拿鞭子抽馬,不一會兒,馬群躁動,邁開四蹄瘋跑起來。

  李曄大聲壞笑著:“要馬,自己捉!”

  兔崽子們面面相覷,人怎么跑得過馬?但不跑不行啊,沒人舍得這么好的馬不要。

  也不知誰發了一聲喊:上啊。

  兔崽子們像瘋狗一樣一擁而上。

  搶馬不是個容易事,想要制住飛奔的健馬,不僅要跑的快,還要力氣大,蠻力是沒用的,要會用巧勁。

  馬見到后面有人追,跑的更賣力了。

  李曄在后面直樂,總算報了今早被小看的仇。

  其實沒人小看他,全是他的小肚雞腸。

  等李曄看到一個小伙子生生把飛奔的健馬按在地上的時候,他的壞笑就凝固在臉上。

  這、還是人?旋即哈哈大笑起來,學著三國演義里曹操的一句話,“真古之惡來也!”

  也有人真跑贏了戰馬,靈狐一般輕輕躍起,穩穩落在馬背上,安撫馬兒的情緒。

  “好個靈狐兒!”

  李曄為自己發現了兩個牛人而欣喜。

  還有那個想聽曹操故事的張行瑾,居然也能抓住一匹馬。

  鬧騰了一上午,人人都抓到馬,其實這對馬不公平,大明宮對人來說很寬闊,但對馬來說,算不得什么,速度剛跑上來,迎面就是一座廢棄宮殿,或者一堵圍墻。

  饒是如此,這也大大出乎李曄預料。

  古之惡來姓辛,沒名,大家都叫他辛四郎,骨架子很大,卻面黃肌瘦的,李曄暗想若是營養跟上,這家伙一定是個猛將胚子。

  那個靈狐一樣的小伙倒是有名有姓,叫周云翼。

  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小門小姓,世家大族起的名字大多占據道德制高點,比如崔昭緯、韋昭度,一看就很有文采,云翼云翼,不就是云里面的鳥嗎?

  這年頭世家大族子弟愿意當云里面的一只鳥?太沒追求了。

  再看坑弟狂魔唐僖宗賞賜朱溫的名字——朱全忠,全心全意忠心大唐,多么深刻。

  光看名字就知道是大忠臣。

  不過人家朱全忠后來有文化了,給自己改了一個名,朱晃。

  這個晃字分開看,倒是挺符合朱溫后來的一系列牲口般的行徑。

  得了馬的兔崽子們笑嘻嘻。

  李曄本著惡心他們的目的,讓幾個小黃門把馬又趕回太仆寺。

  “馬以后會有地,現在當務之急是錘煉你們。”李曄不顧兔崽子們哀怨的眼神。

  不得不說古人民風淳樸,兔崽子們心思更是單純,就這么很傻很天真的相信了李曄的話。

  不相信也沒轍啊,誰叫人家是皇帝。

  這次搶馬讓李曄知道了兔崽子們的真實實力。

  以前還怕自己手太辣,摧殘幼苗,現在沒顧及了,他深刻感受到古人身體素質比現代人強太多,這時代沒有機器,完全靠一雙手兩只腳,身體素質不強也活不下去。

  只是紀律性沒有現代人高。

  不過,紀律這玩意兒是可以訓練的。

  中午又是一頓大肉伺候。

  兔崽子們徹底忘記了馬被收回去的事。

  李曄覺得差不多了,經過這幾天的補充營養,兔崽子們臉上的菜色消失了,該動點真格的了。

  小憩了半個時辰之后,就有兵部送來的盔甲,清一色步軍甲,由鐵甲葉連綴而成。

  大唐牛叉的時候,盔甲也牛叉,大名鼎鼎的唐十三鎧,明光鎧、山紋甲、細鱗甲等等。

  現在大唐這個德行了,盔甲也跟著不行了。

兵部拿的出手的只剩下這些札甲了  李曄試了一件,差不多有后世的三十斤重,走兩步,覺得還行,能承受。

  他能承受,兔崽子們就更不在話下了。

  李曄自己又穿了一件。

  頓時感覺自己背著一個烏龜殼,跟他寢宮里養的神龜大將軍一個德行。

  兔崽子們見皇帝都這樣了,也不廢話,都自覺的再披上一件。

  六十斤的重量壓在身上,效果立即就顯現出來了。

  走倒是沒問題,但跑的話……

  李曄感覺自己的骨架子跟著鐵片在晃動。

  他前世看過一些資料,魏武卒披三重甲,十二石之弩,五十箭矢,還要帶長戈、佩劍、三天的糧食,一天內連續行軍急行軍一百里。

  單兵負重超過八十斤。

  自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勝負的輝煌戰績。

  李曄很有自知之明,比不了吳起,但可以借鑒。

  至于兔崽子們能達到什么高度,就看他們自己的能力了。

  果然,兔崽子們臉上的輕松消失了。

  在跑起來以后,每個人都咬牙苦撐。

  李曄跟著跑了一陣后,感覺自己骨頭架子都要散架了。

  看兔崽子們的樣子,似乎也到了極限,就收兵了,讓他們好生休息。

  練兵這種事,不能一蹴而就。

  吃了晚飯,繼續講故事,這是李曄擅長的事,當然,故事里夾雜了不少私貨,他聲情并茂的講,兔崽子們聚精會神的聽。

  這年頭沒有電視、網絡什么的,聽個小曲兒都是達官貴人們的高檔節目,普通人可享受不到。

  李曄講故事可比小曲兒什么的強多了,他也有這個自信。

  在重復講到大漢玉門關十三將士的時候,兔崽子們眼睛都紅了,恨不得現在就抄起家伙跟匈奴人拼了。

  忠君愛國自然也就潛移默化滲進他們腦子里。

  李曄講的口干舌燥,這些家伙們也不愿意散場,還要他再講一個。

  李曄哈欠連天的,宣布睡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