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佑我唐

第(1/2)頁  此時的光州梁軍,注意力大部分在固始。

  郝摧以一萬七千多的兵力攻陷申州,不僅令李曄出乎意料意外,也令牛存節意外。

  更領牛存節意外的是,光州就這么陷入申州與霍邱的夾擊之中。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

  如今霍邱被四面圍困,固始已被攻陷,李神福只有逃命的份兒。

  天下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淮南的爭奪之上,唐軍在西面的攻勢,很明顯全都是佯攻,試圖牽制梁軍兵力。

  作為梁軍中為數不多的老將,牛存節還是給與了申州足夠的重視,令韓勍領步軍八千防守崇仁。

  此城乃是光州的西面屏障,瀕臨竹竿河。

  牛存節自認為做到了萬無一失,畢竟西北面還有蔡州王彥章在。

  準確的說,申州是他的防區,他應該更重視此地。

  然而此時的王彥章根本沒有精力兼顧南面的申州,他的對手是高行周的控鶴右軍。

  這么多年的打磨,高行周早已從一個武人蛻變為合格的將領。

  以三萬步卒與輔軍壓境,兩千重騎為前驅,穩步推進,除了重兵把守的蔡州,周圍城池俱為唐軍攻陷。

  王彥章曾以蔡州勁卒猛撲唐軍大營,雖然給唐軍造成一定打擊,但在高行周親自帶領的重騎面前,王彥章只能灰溜溜的撤回城內。

  這一退,蔡州城外之事,他便再也管不著了。

  這便是郝摧能奪下申州的原因。

  唐梁大戰,千絲萬縷,任何一小處的變動,都對整個戰局造成深遠影響。

  王師范在當地獵戶的帶領下,悄無聲息的在大別山中穿行。

  而此刻他的身邊只有五千荊南銳卒,這些人都是從荊南軍中挑選出來的,跟隨過張瑰、成汭,大戰過趙德湮的蔡軍,飽經戰陣。

  王師范原本是想從崇仁推進,不過在看到牛存節的布置的一連串烽燧堡之后,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光州是重鎮,當年朱溫二十萬大軍死磕,引傾國之力才拿下此城,破開淮南的銅墻鐵壁,而如今他能有多少兵力?就算把荊襄、荊南的輔軍全部弄來,在光州面前,也是杯水車薪。

  而且梁軍諸將中,牛存節最是擅守。

  種種原因,令王師范不得不放棄正面強攻,把一萬多的輔軍留在羅山,大設旌旗,吸引對面韓勍的注意力。

  自引這五千荊南銳卒進入大別山,在山中繞過梁軍的防守,悄悄靠近光州。

  此時的王師范沒有任何信心攻下光州,只是作為一支奇兵埋伏在大別山中,靜觀形勢變化。

  盛夏的天氣,大別山中反而分外涼爽,山泉、溪流、河谷中飛禽走獸多不勝數,肥魚應有盡有。

  因而他們在山中并未感覺有多難熬,每日只派斥候打探山下動靜。

  七八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這一日,斥候忽然探知光州守軍大量向固始行去。

  “莫非是固始有大戰?”王師范百思不得其解,按道理大戰應該聚集在霍邱或者平淮。

  本著謹慎的原則,王師范派出十幾名斥候打探光州各地。

  兩天之后,回來三人,全都帶著傷。

  “稟將軍,是淮南軍、淮南軍大肆攻打固始,河道上全是淮南戰船,雙方死傷無數。”

  王師范眼神一亮,忽然把握住了其中的關鍵,這是淮南軍在誓死反撲。

  “天佑我唐!兒郎們,建功立業就在眼前!”王師范拱手向天。

  身在霍山的李曄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場景。

  西面,舒州在梁軍精銳的重重圍困之下,劉知俊的天策右軍傷亡慘重,若不是周云翼的及時支援,舒州已經在梁軍手中。

江北,周本、張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訓等將打出為淮南報仇的旗號,與王景仁血戰連場,不過王景仁也不是紙糊的,雙方血戰連場。

  北面,楊師厚雖然非常驚艷的攻陷了平淮,但廬州的朱溫迅速做出反應,親臨五萬大軍至舒城,襲擾平淮東南,朱溫進駐舒城,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威懾霍山的李曄,而在平淮東北,黃文靖領一萬軍在旁邊虎視眈眈,讓開通往霍邱的大路,似乎期待著楊師厚能進入霍邱這片絕地。

  楊師厚不為所動,在平淮休整,加固城防,只以騎兵輸送過一兩次糧草入霍邱,試探梁軍。

  黃文靖也以騎兵截殺,互有勝負。

  朱瑾、李承嗣的騎兵出現在壽州附近,大肆鼓噪,侵襲梁軍輜重,但面對壽州堅城,再精銳的騎兵也無能為力。

  反而是霍邱,不溫不火,陳璋的水軍與朱延壽的壽州軍,似乎得到命令,不急于求戰。

  唯一的大戰在西北方向的固始,不過江淮軍面對的是牛存節。

  劉存瘋狂進攻,卻無法攻破城池。

  整個戰局陷入膠著狀態。

  這種膠著從長遠看,對唐軍是不利的。

  梁軍是內線作戰,唐軍是外線,一半的糧草是從關中運來的,要翻過大別山脈的崇山峻嶺,損耗巨大。

  另外,李曄還要兼顧淮南的百姓,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

  不過再難,李曄也要咬牙堅持。

  唐興還是梁興,在此一舉。

  酷熱的天氣漸漸進入尾聲,七月過去之后,天地間的暑氣也快速消退。

  一場大雨,令大別山脈之北的淮西、淮南迅速迎來寒流。

  對李曄而言,后勤補給更加艱難了。

  二十多萬人的冬衣也要提前準備。

  這場大戰,不僅考驗唐軍的意志力,也考驗李曄的定力。

  曠日連綿的大戰,對統帥的心力的耗損可想而知。

  雙方都投入了傾國之力,任何一個小點的突破,都會影響全局。

  在秋風從大別山滾滾而下時,東西兩面同時傳來消息。

  西面,周本報仇心切,中了王景仁的埋伏,被梁軍水陸并進,擊破于和州之西,淮南大將周本張訓戰死,柴再用重傷,呂師周領黑云長劍都血戰,才突破梁軍包圍,退回江南。

  李曄心中頓時秋風瑟瑟,沒想到是梁軍率先打開局面。

  擊敗了周本這支偏師,王景仁部就騰出手來了。

  那么舒州就危險了。

  而如果舒州被攻破,就會與北面舒城的朱溫形成夾擊霍山之勢。

  牽一發而動全身,大別山脈北麓的唐軍全都站不住腳。

  不過在看到第二則消息之后,李曄旋即大喜,王師范以五千荊南銳卒,趁牛存節傾力于固始戰場時,夜襲攻陷光州!

  “天佑大唐!”李曄在霍山城中喊出同樣話。

  當然,他更知道這是千千萬萬的唐軍浴血奮戰的結果。

  與周本的失利相比,攻陷光州,對整個戰局影響更重大,反而是固始的牛存節腹背夾擊,三面受敵,比霍邱的境地更加危險。

  固始沒有霍邱的地形復雜,屬于易攻難守之地,當初此城在梁軍與淮南軍之間反復易手便是明證。

  而霍邱不再是死地、絕地。

  李曄與王師范的戰略構想完成了一半!

  另一半就是去打朱溫的臉了。

  原本是在霍邱或者壽州打,形勢跟不上變化,現在朱溫跑到了舒城,李曄只能換個地方了。

  天復二年八月,楊師厚令副將魏五郎領五千銳卒馳援固始。

  王師范以兩千輔軍鼓噪吶喊西進。

  劉存聲勢大漲,趁機猛攻固始,牛存節不支,渡過潁水,退回潁州。

  霍邱之困局,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