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一章 河北地分

第(1/2)頁  劉守光自鎮州兵敗之后,把目光縮回了境內。

  在幽州大興土木,還新立一軍名為搜風都,顧名思義,搜刮百姓財貨,民間但有幾分姿色的女子,無論是否婚嫁,一律強搶入宮。

  幽州、涿州、平州大規模百姓逃亡草原或河東。

  沒幾個月,這些地區山窮水盡,劉守光又瞄向了媯州。

  狂犬病發作,總要咬點什么。

  盧龍境內大部分州縣,或被劉守光父子的糟蹋,或長年累月經受戰火。

  媯州卻是個例外,從李匡威時代起,此地就處于聽調不聽宣狀態,境內武風極盛,媯州刺史高思繼高思祥兄弟皆以武勇雄杰聞名于燕地,深得媯州士民擁戴,極為團結,早就地方化成為牙兵,幽州稅吏從不敢入境。

  草原部落也不敢輕易劫掠媯州。

  高家兄弟保媯州平安,境內百姓安心耕種,在遍地烽火的河北相對富庶。

  媯州是燕國土地,身為大燕皇帝的劉守光自然不會客氣,下旨高思繼送五萬緡錢到幽州,

  高思繼不想跟劉守光作對,就獻上了五萬緡錢,當是破財免災。

  他不想鬧事,劉守光卻來勁了,媯州這幾年風調雨順的,五萬緡錢太少了,又索要十萬緡。

  高思繼兄弟一門心思在保境安民上,五萬緡錢已經是老本了,十萬緡錢媯州就要傷筋動骨了,關鍵給了這十萬,下一次會不會二十萬三十萬?

  這幾年,劉家父子的所作所為,稍有眼光之人,都知道不長久。

  高思繼斷然拒絕劉守光。

  劉守光沒事就要一蹦三尺高的人,稍有不順便虐刑殘害他人,以鐵刷剔人皮肉,以鐵籠烤人肉身,種種暴行異常殘忍,現在有人公然拒絕,哪里受得了?

  當即命李小喜、孫鶴、元行欽等將佐領兵五萬征討。

  高繼思審時度勢,知劉守光絕不會善罷甘休,干脆宣布媯州歸唐,向太原、鎮州、沁州、長安求援。

  大唐沁州刺史丁會最先響應,令義子丁進領三千騎兵北上支援媯州。

  李存勖早就在等這個機會,燕軍的外強中干,在魏博和鎮州展現的淋漓盡致。

  席卷河北,是晉軍三十年來一以貫之的策略。

  除了李存勖,阿保機、朱溫也聞風而動。

  阿保機陳兵遼東城,西望營州。

  朱溫早就在青、魏二州布置大量兵力。

  周德威屯三萬大軍早就在蔚州磨刀霍霍,只因媯州擋在面前,才一直按兵不動。

  媯州歸唐,就成了晉軍的盟友,幽州的大門被打開。

  太原的命令還沒到,周德威率先出軍,渡過媯水迎戰燕軍。

  李小喜是劉守文寵臣,為人圓滑,善于見風使舵,迎合劉守光,深為劉守光所喜,其才干勇略遠在元行欽之下,又喜作威作福,諸將皆有怨言。

  燕軍的一舉一動早就在河東與大唐細作的眼內。

  周德威大軍一到媯州城下,直接匯合高思繼向燕軍發動猛攻。

  晉軍自從李存勖掌權之后,一日強過一日。

  燕軍在劉仁恭手里,還能在木瓜澗大敗萎靡時期的李克用。

  但到了劉守光手中,強征盧龍百姓入伍,七十以下,十五以上,皆黥其面,號稱三十萬大軍,實則戰斗力直線下滑,風雨飄搖的盧龍也供養不起三十萬大軍。

  戰爭從一開始就是摧枯拉朽,李小喜見晉軍如狼似虎而來,指揮失措,諸將各自為戰,也不聽他統籌,李存進領三百精騎直沖中軍大陣,兩萬中軍,居然無人能當。

  李小喜被李存進嚇破了膽,領著中軍退出戰場。

周德威也不追趕,蠶食被拋棄的左右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兩軍。

  元行欽在燕軍聲名赫赫,諸軍皆退,唯他死戰不休,成了晉軍重點照顧的對象。

  燕軍被分割包圍,孫鶴的左翼破圍而出,向幽州撤退。

  元行欽被死死圍住,身中十余箭,猶自苦戰,重傷力竭被俘,周德威憐其忠勇,令人救治。

  元行欽兵敗,燕軍最后的爪牙被拔除。

  周德威以三萬驅兵大進,一個月內八戰八捷,破燕軍十三萬,俘獲燕軍將校五十二人,燕軍士氣大挫,順州、安遠軍、檀州、盧臺軍、古北口皆被攻陷。

  劉守光大恐,派人向周德威服軟:“予得罪于晉,迷而不復,今其病矣,公善為我辭焉。”

  意思是我現在病了,也知道錯了,不方便打仗,你別打我。

  周德威嘲笑:“大燕皇帝尚未祭天,何止此邪?”

  等周德威兵臨幽州城下,劉守光在城墻上指責周德威:“公三晉賢士,獨不急人之危乎?”

  晉軍將佐,聞言皆大笑不止。

  劉守光又以幽州金銀錢帛賄賂周德威及晉軍,周德威不為所動,攻城愈迫。

  劉守光寧予外敵不予部下的行為,引起燕軍上下普遍不滿,劉守光毫不猶豫舉起了刀子,殺人了事。

  時幽州城內仍有七八萬之眾,卻被周德威三萬大軍圍困,不敢出戰。

  劉守光深知晉軍不會放過他,遂向阿保機、朱溫求援。

  李存勖在后方得到消息,領步騎兩萬急進,甩開丁進、高思繼、成德軍。

  盧龍破滅在即,朱溫與阿保機相機而動。

  劉守光父子向來反復無常,阿保機都被坑了幾次,朱溫更是不會放著眼前的肥肉不吃,下令魏州王彥章,青州朱友謙,德州朱友恭,三路大軍直撲義昌鎮首府滄州。

  阿保機出兵攻打營州。

  劉守光四面楚歌,守軍全無斗志,遂有投降之意,不過寵臣李小喜強烈建議劉守光堅守下去,聲言晉軍遠來,糧草不濟,不日自會退去。

  劉守光信以為真。

  然而當夜李小喜就打開城門投降周德威。

  燕軍上下紛紛效仿,士卒逃散大半。

  孫鶴建議棄幽州而走大漠,借室韋、達怛之力以圖再舉。

  劉守光在幽州皇宮里享受慣了,哪肯去草原大漠風吹日曬?

  孫鶴屢勸不止,終于惹惱了劉守光,加上李小喜叛逃留下的心靈創傷,狂犬病再度發作,將孫鶴推到斧锧上,命令軍士割他的肉吃。

  孫鶴仍自苦諫:“末將滄州敗將,陛下不殺,當今之事,不得不諫。”

  劉守光令軍士塞住他的口,將其剁成肉醬。

  一場鬧劇和悲劇,終于在李存勖大軍到來時落下帷幕。

  劉守光領家眷棄城而走,欲南下投奔朱溫,不慎迷路,幾日不食,派皇后祝氏到農家乞食,被人識破,全家被擒送幽州城下李存勖。

  劉仁恭也被李存勖所獲,父子二人成階下之囚,飲食如常,沒有絲毫愧疚。

  李存勖聽取郭崇韜的建議,斬殺劉守光父子,告慰盧龍軍民。

  盧龍境內人心皆歸。

  滄、莫、瀛、景四州投降梁軍,營州被阿保機攻陷。

  契丹人趁勢攻打平州。

  周德威馬不停蹄,引軍向西攻打契丹人,李存勖南下涿州,與梁軍對壘。

  自此晉軍占盧龍,梁軍占義昌。

  阿保機聞周德威之名,放棄攻打平州,回防營州,同時休書李存勖,大談當年云州會盟之事,欲兩家結好。

  而對李存勖來說,眼下的生死大敵,仍是南面的梁軍,阿保機有求和之意,自然應允。

  營州重鎮自此落入契丹人之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