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三章 百折不撓

第(1/2)頁  阿保機怎么也沒想到楊師厚會主動進攻他。

  明明李嗣勛距離更近一些,兵力也更單薄一些。

  從天復年間起,契丹入侵中土,有利則進,無利則退,以擄掠為主,軍事訛詐為輔,效果也非常好,河北二十多萬唐人入遼東。

  還趁劉守光覆滅時,攻陷營州,占據遼西核心地區。

  然而這次敗的太慘了,皮室軍直接陣亡八千人,其他各部族被斬殺一萬余,阿保機九年的心血全部斷送了。

  直到現在,大戰的場景時不時的浮現在眼前。

  唐軍以少量騎兵迂回包抄,直奔后軍,正面鐵甲步卒向前推進。

  起初契丹諸將還大笑不止,嘲笑唐軍來送死。

  契丹人打過河東,打過劉仁恭父子,打過成德、義武,唯獨沒有跟唐軍作戰。

  這也導致他們對唐軍戰力認知的不足,以為最多也就跟晉軍一個檔次。

  但楊師厚麾下,是大唐國力堆出來的銀槍效節軍。

  那毀天滅地的氣勢,恐怖的殺戮效率,直接擊碎了契丹人心志。

  阿保機的雄心壯志遭到沉重一擊。

  現在不僅是他能不能坐穩契丹皇帝位置,而是馬上面臨一個強大的帝國。

  “取消帝號,派遣使者向大唐皇帝求和。”阿保機常嘆一聲。

  “什么!”周圍腹心將領皆大惑不解。

  “陛下只是小敗,回到遼東重整旗鼓,不出三年,又可卷土重來。”陳元義道。

  阿保機道:“不一樣了,當時中土大亂,唐室傾危,梟雄四起,我契丹尚有可圖,如今大唐橫掃天下,李存勖是守不住了,大唐遲早一統,我契丹還沒有與大唐抗衡的實力,除非……除非能攻破渤海國,統一漠北,你們中土不是有句名言嗎,大丈夫能屈能伸,待我掃平漠北、遼東,再與大唐爭鋒。”

  陳元義呆了呆。

  這些年,阿保機對盧龍垂涎欲滴,耶律部能在契丹八部中崛起,就是因為吸收了唐人的優勢。

  農耕、鹽鐵、制度……

  契丹是草原部族中仰慕中土的一個群落。

  陳元義有些佩服阿保機的百折不撓。

  幽州。

  皇帝大破李存勖的消息傳來,全軍頓時歡欣鼓舞。

  這意味著南北兩面夾擊河北的戰略意圖已經實現,幽州唐軍已經不是孤軍。

  李承嗣神色一陣黯然,早年跟隨李克用,對李存勖也見過幾面。

  不過當聽到皇帝沒有對朱邪家斬草除根時,李承嗣所有的憂慮就消失了。

  這個結局比朱溫好太多。

  楊師厚道:“今朱邪存勖已死,阿保機敗走,攻打幽州的時機已經到來。”

  李承嗣道:“李存矩麾下皆是盧龍士卒,若令其知曉李存勖兵敗身死,城內必生變亂。”

  楊師厚點點頭,“幽州之事,就托付于將軍了。”

  李承嗣心中感動,明白這是楊師厚在讓功于他,“十日之內,必破此城!”

  楊師厚撫掌大笑,“既如此,我領銀槍效節軍與媯州軍直撲蔚州,與李嗣勛做個決斷!”

  兩人商議已定,當下各自召集部眾。

李承嗣以箭書射入幽州城中,又令士卒在外呼喊:“契丹敗走,李存勖兵敗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身死,開城投降者有大功,頑抗者,城破之日必屠城!”

  幽州城內立即有了動靜。

  就連城墻上的士卒都面有懼色。

  他們本非河東之軍,而是山后八軍,即盧龍之北新招募蕃漢部眾,龍蛇混雜,有契丹有達怛也有邊野唐人。

  對河東并沒有強烈的認同感,也不想為李存勖陪葬。

  當天晚上就有人秘密縋城而下,聯系唐軍。

  圍城這么久,李存矩也曾出城突襲過一兩次,全被夾城擋了回去。

  現在阿保機、李嗣勛都敗了,李存矩也扛不住了,城內的糧食早被李存勖征集,用于南征。

  第二日城上就發生了騷動。

  此后騷動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卻遲遲沒有開城投降。

  李承嗣直接給了最后通牒,明日不降,破城之后,雞犬不留!

  道理永遠沒有刀子管用。

  當天夜里,城上的騷動終于發展成兵變。

  城墻上火光亮如白晝,殺聲震天。

  兩個時辰之后,李存矩的人頭從城上拋下。

  幽州城門打開。

  苦等了一夜的李承嗣一揮手,大軍入城。

  自安史之亂后一百四十年,幽州這座河北重鎮才真正意義上回歸大唐。

  唐軍入城,立即張貼安民告示,捕殺頑抗者,收編叛軍。

  不需要李承嗣下令,宣教使們已經做好了所有善后事宜。

  他們也是大唐皇帝意志的體現。

  這么多年,不僅形成了獨有的體系,也形成了一套處事原則,不干預將領作戰,不違背軍事指令,但對普通士卒的影響力巨大,他們以身作則,也深得士卒愛戴。

  因具有評估、考功的權力,對將領也有約束力。

  城內的殺戮很快被制止。

  李承嗣對宣教使的效率也非常滿意。

  有他們在,倒是省了很多事。

  不用像前朝的大將們,擔心來自朝廷的猜忌。

  將領只需專心打仗。

  幽州城破,盧龍基本平定。

  各處戍卒、州縣再次歸唐。

  李承嗣令史儼南下義武。

  兵鋒所指,全都開城迎接。

  不過在鎮州時,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煩。

  原王镕部將符習,殺晉軍鎮州防御使李存美,自據其城,統其舊眾,號稱歸降大唐,卻大門緊閉。

  史儼統帥驍騎軍,無法攻城,也沒想過都這個檔口了,還有人敢這么玩。

  當下斥責,引來一陣箭雨。

  史儼大怒,當即堵在鎮州之下,向幽州與魏州傳訊。

  盧龍、成德、魏博三鎮,在割據河北的一百四十年來,都有過輝煌的歷史。

  符習跟隨王镕多年,在成德甚有人心。

  如今他扯起旗幟,趙、深、冀三州跟著響應。

  別看唐軍在盧龍軍威赫赫,成德牙兵們全當看不見。

  他們也并不是要跟大唐作對,而是要爭取自己的利益。

  一百四十年的慣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扭轉。

  其實在皇帝渡過黃河時,成德牙兵們已經蠢蠢欲動,欲殺李存美而歸唐。

  現在符習站出來,代表他們的利益,當然會有人跟隨。

  即便沒有符習,也會有李習、趙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