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49章:要暴露了

  娜娜收起螻蛄的尸體后,衛東寶也靜下心來觀察四周。

  這座古墓中,除了中央的一口棺材之外,在墓室的邊上還放著兩個箱子。

  只不過眼前坐標圖指示的都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一塊兒空地。

  他們兩人不管棺材和箱子,先來到標識的空地邊上。

  而后,娜娜直接開挖,僅僅幾鏟子之后,就挖出來了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是一塊形狀十分不規則的金屬片,就材質看起來像是青銅的。

  這塊金屬片不大,也就巴掌大小。

  “這是什么?”衛東寶問。

  娜娜搖搖頭,回答說:“我也不清楚,看樣子和小鼎的材質一樣,應該是出自同一個高科技文明之手,其中也蘊含有一種特殊能量,但是并沒有小鼎的那般作用,其中的能量我和小鼎也無法使用。

  “這塊金屬片,和小鼎一樣,其中也有我無法理解的高科技成分,如果這真是我家鄉至高星制造的,說明在我沉睡的這些年里,至高科技又有了不少新的發展。

  “所以,我暫時還搞不清楚金屬片的具體用途,只能先帶回去,等以后再慢慢研究吧。”

  隨后,娜娜將挖開的地面恢復原樣。

  此時,地面上已經下起了暴雨。

  他們倆也開始對古墓中的文物進行保護處理。

  開棺他們肯定不會開的,而且娜娜說里邊除了一具枯骨,沒有其他東西。

  同時,娜娜判斷,這里確實是一座戰國墓,而墓主人也很有可能就是宋玉。

  棺材不用特別的處理,娜娜只是罩上了一層防護膜。

  接下來,他們便來到墻邊的兩個箱子旁,

  好東西應該也是在這兩個箱子里。

  打開箱子一看。

  里邊竟然全都是先秦木簡,以及一些漆盒。

  先秦木簡的價值自不必說。

  打開漆盒一看,里邊存放的居然是帛書。

  像絹帛書一類的更加難以保存,而戰國時期這種時代久遠的帛書就更加稀有了。

  這座看似不起眼的古墓,絕對又是一次考古學中的驚人發現。

  憑借著娜娜的能力,他們完全可以把這些東西占為己有,但是衛東寶不會讓她這么做。

  他覺得像木簡帛書一類的文物,還是交給國家,更加能夠發揮其價值。

  然后,娜娜快速瀏覽了一遍這些木簡以及帛書的內容,并用她親手配置的試劑,對這些有機物文物進行了特殊處理。

  有了她的這種特殊處理,以后就不怕這些文物接觸空氣后的風化了。

  接著,她又將所有文物規整放好,關閉箱子,給箱子也套上了保護膜后,他們倆便返回了地面。

  返回地面后,他們發現,除了工作人員以及警察之外,還來了許多媒體記者。

  這些記者還真是夠敬業的,這么大的暴雨也攔不住他們。

  這回,他們這倆“考古學家”以及“汪教授高徒”的身份,恐怕是要暴露了。

  雖然以娜娜的能力,想封鎖各路媒體消息并不難。

  但,對于現如今的衛東寶來說,已經用不著刻意低調,順其自然就好。

  于是,他們倆沒有躲避媒體記者,不過,也沒有給他們提供過多的信息。

  打發走各路記者之后,他們將古墓中的大致情況告知了劉副局長,并要求他再協調更多人手前來保護,畢竟其內的文物價值不低。

  而衛東寶也立刻聯系了汪教授,并將他們下古墓的事,從頭至尾大概說了一遍。

  汪教授聽后大驚失色,埋怨他們太過冒失,萬一文物出問題,不是他們能擔當的起的。

  并說次日會帶領他的專業團隊前來宜城,親自主持發掘工作,希望不會出什么問題。

  衛東寶自然不會擔心,等著次日汪教授到來之后的表揚就好。

  暴雨下的不算太久就停了,時間也來到了傍晚。

  衛東寶和娜娜自然不會跟著其他人一起看守墓地。

  雨停之后,他們就離開臘樹村,來到了宜城當地一家較有名氣的餐廳。

  據說這家餐廳的當地特色菜做的最好,也最齊全。

  帶著娜娜出來,品嘗美食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在這家餐廳,他們點的都是宜城當地的特色美食,也是襄陽名菜,還有幾個是上過舌尖上的華國節目的。

  他們倆點的有宜城富硒無鉛松花蛋、宜城板鴨、宜城大蝦、宜城盤鱔等幾個著名的當地特色美食。

  宜城富硒無鉛松花蛋,以優良的東平湖麻鴨禽蛋、天然硒為原料,含硒量高,無毒副作用,其色澤晶瑩、清香可口、咸淡適宜,有松花點綴、回味綿長。

  宜城板鴨他們要的是水煮的,肉湯芳香,液面有大片脂肪,肉嫩味鮮,有口勁,吃著不錯。

  宜城大蝦是近年來興起的風味小吃,可鹵、可炒、可煮,最好吃的還是鹵蝦,也就是將洗凈的大蝦干炒,然后放入胡椒、花椒、辣椒、醬油等各種佐料,猛火鹵煮。

  衛東寶他們倆點的自然是最好吃的鹵蝦,鮮嫩爽口,吃起來一麻二辣三香。

  宜城美食眾多,但要說歷史最為悠久的,當屬宜城盤鱔。

  宜城盤鱔肉嫩味鮮,食之香酥可口,將不能動刀剖肚的筆桿鱔放入燒熱的鐵鍋內讓它自蹦身亡,除去粘液后,用清水洗凈,再入鍋放上麻油,微火反復煎之,待鱔魚由硬變軟成卷曲時,放入鹽、花椒、姜、蒜、紅辣椒絲及麻辣醬等調料,干扁成焦黃色,熟至香氣撲鼻,盛盤食之。

  關于宜城盤鱔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一說宜城盤鱔起源于春秋戰國時的楚國故都宜城近郊,一天,楚成王心血來潮,下巡進入一個名叫甄三的村民家。

  甄三夫婦既高興又緊張,臨近中午拿什么招待大王呢?

  昨天在溝堰逮的黃鱔大的吃了,只剩下半桶小鱔條,情急之下,甄三的老婆誤將未殺的豇豆小鱔倒入油鍋。

  甄三見狀,索性加入大把辣椒、八角、姜蔥爆炒,不料歪打正著,條條小鱔曲卷疊盤,油黃鮮酥,味香色濃。

  甄三惴惴不安地將鱔魚端上來請楚成王品嘗,楚成王品后大喜,問這是什么菜?

  甄三正斟酌間,隨行的大夫卻驚呼到:“蟠虺紋,這菜形如蟠虺紋!”

  甄三靈機一動,隨口答道:“大王駕到,恩澤篷門,小民特試烹這蟠虺紋狀之菜,尚無名,請大王賜名。”

  楚王夾菜舉杯,賜為“盤龍鱔”,并將甄三帶入宮中專做“盤龍鱔”,后來人們諱“龍”,改名為盤鱔。

  另一說盤鱔起源于宜城駐軍,宜城明、清時為屯兵重地,清代有武昌衛和襄陽衛兩級駐軍,宜城縣志記載當時宜城人口為“軍七民三”。

  官兵練武時,為增加體力、強筋壯骨,常將鱔魚不加破殺整條放在鍋中煎燴,整條吃下,稱為吃血筒鱔。

  傳入民間,百姓就將豇豆小鱔做成了盤鱔。

  再后來,人們為了吃起來方便,總結出幾句口訣:“筷子夾住喉,咬斷脊梁骨,慢慢往下撕,拋去腸和頭。”

  隨著盤鱔的盛行,名氣也越來越大,各大電視臺也慕名而來,先后將它拍成專題片和外宣片,宜城盤鱔也隨之走出宜城,走向全國。

筆趣看(m.0376h)希望你喜歡書迷們第一時間分享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