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寶修真在都市 屋內,熊巍依舊那樣抱著朱夏,始終不曾松開,但還是能看見,朱夏衣裳胸口處,已經被血液浸透了。
是她嘴里吐出來的血,熊巍耐心的幫她擦著嘴角,也挽救不了她逐漸失去體感的神智,她的眼皮越來越重,時不時的就要閉上一下。
每當此時,熊巍就會一直叫她,直到她重新睜開那么一絲縫隙。
“阿夏,阿夏,別睡啊阿夏,我會救你的,你這次也不會有事的。”熊巍的聲音略有些顫抖,但為了讓朱夏相信自己,他已經很努力的在控制了。
張霏霏跑到跟前,擔憂萬分,“怎么傷的這么重?阿夏,阿夏?”
她不敢碰朱夏,忙將視線投向汪文迪,“文迪,你快來看看阿夏!”
陳月歆也走到跟前,吸了一口氣,將自己的力量凝成一道柔光,渡進朱夏的身體。
但不一會兒,那股力量又被排斥而出,只浮在朱夏周邊,并沒有起到療傷的作用。
她急得跺腳,也不敢大聲叫嚷,壓抑道,“又是這樣!”
“怎么會這樣,她體內一直抗拒我的力量,怎么辦啊阿迪!”
汪文迪望了一眼窗外的太陽,又將視線移回到朱夏身上,“現在沒辦法……”
熊巍一怔,一顆豆大的眼淚偷偷砸了下來,他連忙擦了一把眼睛,專注在朱夏身上,握緊了她的手,“阿夏,都怪我,你真傻,為什么要幫我擋……”
“能不能聽我說完,我是說現在沒辦法,”汪文迪顯得尤其從容不迫,接著道,“晚上就有辦法了。”
“晚上?為什么?”張霏霏問道。
“她既然是傷及元神,要給她療傷,就要渡給她同源的力量,才能修復傷勢,鬼車身上的力量,皆屬陰力,”汪文迪解釋道,“咱們的力量都屬陽力,當然被她排斥,要是接納陽力,只會加速她元神的枯竭。”
“這么說,我差點害了她?!”陳月歆一聽這話,氣的當場跳了起來。
“這也不能怪你,你急于救她,不了解這些,好 在我們回來的不算晚,”汪文迪安慰了一句,又道,“等到入夜,我可以擺一法陣,將陽力經由此陣轉化為陰力,自然也就可以救她了。”
“不用太急,她還能撐住。”
他瞥了一眼朱夏死死抓住熊巍衣服的手,下結論道。
張霏霏是相信汪文迪的,故而微微松了一口氣。
可熊巍沒有,并不是他不相信汪文迪,而是他將朱夏這樣子看在眼里,想到她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就感覺自己和朱夏一樣痛,甚至比她更痛。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是都在此守著她吧,以免生變,”汪文迪補充了一句,又沖陳月歆道,“說說看,發生了什么?”
陳月歆據實以告,又道,“她負傷如此還能出手?”
“不可能,”汪文迪推測道,“那里面可能還有別人。”
“可我沒感覺還有另外的氣息……”
“既然是圣力,此前也見過圣器,說不準出手的正是圣器真正的主人,力量壓制,你感覺不到也屬于正常。”
汪文迪又疑惑道,“但她怎么會就這么放你們走了?對她來說,殺了我們,七羽錐不就是她的了?之后她要擺什么九靈聚陰陣也好,要做什么也好,總歸少了一個阻止她的人不是嗎?”
陳月歆回想當時,望了熊巍和朱夏一眼,又道,“我感覺她……渾身散發的氣息雖然陰冷,但卻不像是周游那類泯滅良心的人,她‘借’七羽錐究竟想做什么?”
“或許她要借的不是七羽錐,”汪文迪沉思道,“九靈聚陰陣說到底是為了復活陰靈,但陰靈復生之后會非常脆弱,急需鞏固,否則很容易再次魂飛魄散。”
“你的意思是?”
“你別忘了,阿巍的七羽錐是誰所造。”
陳月歆食指一抖,她知道,是瞿星言。
換言之,這枚七羽錐上,有一絲青龍之力。
“加上此后,我們還對七羽錐進行過強化,這力量,恰是復生陰靈最需要的,”汪文迪垂下手,似對自己的推論 非常有自信,“所以她才會說現在不能還給我們。”
“看來那地方我得親自去一趟了。”
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時間過的也是飛快,一晃便入了夜。
入夜之后,汪文迪把廳中的東西移開,空出一塊地來。
“阿巍,把她抱過來。”他吩咐道。
熊巍不敢怠慢,將朱夏穩當安置在地上,又見汪文迪在地上畫出一個巨大的八卦,朱夏正處在其中一個陣眼上。
他走到朱夏身前,伸出食指蘸了蘸她身上屬于自己的血,而后以血為墨,在法陣中畫出一個簡單的圖案,再經由這圖案把兩個陣眼連在了一起。
汪文迪站到與之對立的陣眼中,周身浮出一層清光,凝神念道,“陰陽互衡,五行相生,先天八卦,四神相對……陰轉陽,陽化陰,皆在此陣……八卦陰陽互生陣,結陣!”
跟著,他身上的清光順著陣中的血跡蜿蜒而去,更是逐漸轉為墨色,一點一點化進了朱夏的身體里。
朱夏的臉上慢慢恢復了血色,她撐起身子,調養體內的力量。
陣法消散,熊巍迫不及待的問道,“阿夏,感覺怎么樣?”
她借力起身,捋順呼吸,笑道,“阿哥,我感覺很好。”
熊巍緊緊握住她的手,叮囑道,“下次不要再做這種傻事了,阿夏,我不想讓你受傷。”
“咳咳。”看著這倆人親密無他的模樣,汪文迪故意提高了音調,清了清嗓子。
朱夏也回頭尊敬道,“這次謝謝你救我。”
“還是謝阿巍吧,我看他是最操心你的。”他又這么說了一句。
一旁的張霏霏見狀,把他拉到一邊,開啟了另外的話題,“我以前學醫的時候只知道陰陽的確是互通的,卻不知道能量還能如此轉化,這實在神奇。”
“當然可以,”汪文迪不吝講述起來,“這也很好理解。”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