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當如何

  “正是晚輩。”

  風傾幽倒是神色平靜,沒有絲毫緊張:“不過是有人鬼祟行事在先,不仁不德在前,晚輩與無歡也只是為求自保,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已。”

  “其不德,何以報德?其不仁,何以報仁?無仁無德,與獸無異,當以直報怨。”

  “雖然偏頗,倒也有理。”

  大祭酒擺擺手,示意兩人不用擔心:“放心吧,這是你與景潤的恩怨,老夫沒資格過問,也不欲理會,只是苦了百姓啊。”

  葉青俯首認錯:“晚輩慚愧。”

  “帝失其德,行事不仁,天降災殃,山河動蕩,你們只是適逢其會罷了,與你們無關。”

  大祭酒哀嘆了一聲:“只是百姓何辜啊!”

  “真要說過錯,老夫的過錯,遠大于你們。”

  “先生何錯之有?”

  風傾幽說道:“先生做的,已經夠多了。”

  稷下學宮緣何空蕩蕩的,沒有任何人,蓋因稷下學宮但凡有點兒能力、技藝傍身的人,都被大祭酒派往各處,或斬詭除妖,或處理庶務,或救治疫疾,或治理災患,以救助天下百姓。

  雖然這對于偌大的楚國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有水,總比沒水好啊!

  “老夫身為讀書人,未能勸諫皇帝行仁德之事,此過一也。”

  大祭酒自責道:“老夫身為先生,未能教化自己學生謙恭良善,此過二也;老夫身為武夫,空有武力,卻無力阻止帝王行將踏錯,無力阻止天下動亂、邪祟橫行、百姓疾苦,此過三也。”

  “徒有偉力可遮天,卻無一用為萬民,慚愧啊,羞愧啊!”

  “先生悲天憫人,心懷天下,晚輩佩服。”

  葉青欽佩道:“不過此罪不在先生,先生所做仰無愧于天,所為俯無愧于地,當慚愧的、羞恥的,另有其人。”

  “是某人不當人子而已!”

  “確實不當人子。”

  大祭酒亦頷首贊同,繼而看著葉青:“話說你們今天來找老夫,不會只是為了罵一罵某人吧。”

  “自然不是。”

  葉青拱手道:“晚輩此來,只是有一事想向先生請教!”

  “請教?”大祭酒好奇道:“說來聽聽。”

  葉青問道:“若有人心術不正、行事卑劣,敢問先生,當如何?”

  大祭酒毫不猶豫道:“該打!”

  葉青再問:“若此人不僅心術不正、行事卑劣,而且無仁無德,倒行逆施,因一己之私而致萬民苦厄,又當如何?”

  大祭酒皺了皺眉:“若然如此,該殺。”

  葉青不置可否,繼續道:“那如果此人已然因一己之私而致萬民苦厄,卻仍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意欲掀起更大的災難,意圖造成更大的苦難,又當如何?”

  大祭酒眼神微瞇,卻仍不猶豫:“當殺,更當千刀萬剮。”

  “那如果這個人,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呢?”

  葉青繼續問道:“可殺嗎?能剮嗎?”

  “一人之高,高不過天,一人再重,重不過天下萬民,當可殺時則殺,當可剮時則剮!”

  大祭酒斬釘截鐵道,然后擺了擺手:“行了,別賣關子了,也別試探老夫了,你就說吧,那個景潤又干了什么事兒?”

  “先生明鑒。”

  葉青鄭重道:“晚輩無意中得知了一件事,事關十萬百姓生死,關乎萬萬人存亡,所以想請先生做主!”

  “說吧,別磨蹭了。”大祭酒放下手中的書本,正襟危坐:“如果該管,老夫義不容辭。”

  “有先生此言,晚輩就放心了。”

  葉青沒有再賣關子,將景潤帝意欲以南疆十數萬百姓為祭品,召喚災漸降臨,禍亂天下的事情,給大祭酒講了一遍。

  “你們所言,可有什么證據。”

  聽完葉青的講述,大祭酒抬眼看向葉青,那一瞬間,葉青在大祭酒的眼中,看到了風起云涌,看到了雷霆生滅,看到了星空寰宇,只覺頭皮發麻、心神恍惚。

  然則除卻他與風傾幽兩人外,學堂中的所有稚童卻如不覺,仍舊書聲瑯瑯,學堂外的周東朝亦眼觀鼻鼻觀心,閉目養神。

  但下一刻,猶如雷霆收震怒、江河凝清波,大祭酒眼中的所有一切倏忽消失不見,只剩深邃與無垠,葉青恍惚的心神亦恢復平靜:“有,晚輩已抓住了崇古道的道主素衣娘娘,她也如實透露,此事的主謀便是景潤帝。不過因為景潤帝正派人監視著素衣娘娘的一舉一動,晚輩怕打草驚蛇,便讓他留在錦繡府,以不變應萬變。”

  “若然先生不信,可前往一問便知。”

  “好,好啊!”

  大祭酒沉默了數息,忽然自嘲一笑:“難怪他親自來學宮拜會老夫,難怪他三番五次派人來邀請老夫,老夫還以為他是真的知道錯了,現在看來,他是為了監視老夫,怕老夫壞他好事啊。”

  “還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葉青與風傾幽面面相覷,沒想到這位天下最有學問的讀書人,竟然會罵出如此難聽的話。

  “你們知道老夫為何會留在稷下學宮嗎?”

  大祭酒像是在詢問兩人,又似在自問自答,不等兩人回應,便自顧道:“老夫之所以留在稷下學宮,就是知道景潤帝自私自利,偏激狹隘,怕他一錯再錯,再度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再度做出什么傷害百姓的事情,故留于稷下學宮看顧、警醒于他。”

  “老夫本以為此舉,會讓景潤有所警醒與悔悟,至少有所忌憚與收斂,可是萬萬沒想到,他竟是愈發肆無忌憚,愈發喪心病狂,更將老夫當作傻子一樣,耍得團團轉,還真是老夫的好學生啊!”

  大祭酒語氣悲憤,眼中流露著悲傷與失望:“早知這樣,老夫當初就不該諫言先帝,立景潤為帝。我之過也。”

  當初景潤帝身為皇子時,曾在稷下學宮學習,雖不曾拜大祭酒為師,但也曾聽過大祭酒講學,大祭酒見其聰穎好學,便對其青眼有加,曾對楚國先帝穆王言道此子堪為中興之主也。

  當時,穆王年紀老邁,正打算在幾個皇子中擇一為帝,而以當初大祭酒的身份與聲望,哪怕這話只是無心之言,亦足以左右穆王的傾向與抉擇,更何況大祭酒還不是無心,而是有意。

  故因此,景潤帝素來對大祭酒尊敬異常,常以學生自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