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一聲聲吾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與此同時,外圍的楚國百姓、帝京內的百姓,楚國萬里河山的百姓,亦皆俯首頓拜,口呼萬歲。

  一時間,萬歲之聲,徹河震山。

  一時間,民愿民心,氤氳如霧。

  按理說,這個時候,楚尋仙的即位大典就算是完成了,大祭酒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但就在這時,只見大祭酒踏空而起,行至天壇上空,衣袂飄飄,宛如仙人。

  「先生這又是打算做什么?」

  觀禮的眾人滿臉狐疑,不明所以。

  事實上不僅是他們,就算是老天師、伏龍禪師等人也都不明所以,面露疑惑。

  便在此時,只見大祭酒伸手輕抓,那天邊的浩蕩紫氣、地上的玄黃之氣,隨風而來的靈氣,皆匯聚于大祭酒掌心,凝作一支筆。

  然后,大祭酒伸手輕撫,那氤氳如霧的民愿民心,似化成一張紙。

  繼而,有殷紅的鮮血,從大祭酒的手心流淌而下,匯聚至筆尖,氤氳如墨。

  「今有人映斛,以天地人三命為筆,以民心民愿為紙,以心血為墨,祭祀蒼天,望上蒼慈悲,憐憫天地,驅邪祟,掃污濁,愿人間朗朗,乾坤無濁……」

  只見大祭酒以血為墨,開始于空中的虛無紙張上,寫下一個個血字。

  血字懸浮于空,凝而不散,散發著盈盈神光,如蘊天地偉力。

  「這是祭文?」

  見狀,有人忍不住說道:「可是,大祭酒這是欲做什么?」

  「祭祀蒼天,與天借力…

  倒是老天師、伏龍禪師相視一眼,心神俱驚:「他怎么敢啊?怎么敢啊?」

  只是片刻工夫,大祭酒已洋洋灑灑,寫下百字,只是此時的大祭酒也似消耗過度,臉色稍顯蒼白,搖搖欲墜。

  「諸位,既然來了,也不能空手而來吧。」

  這時大祭酒看上天壇上的眾人,蒼白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可愿助老夫一臂之力。」

  「祭祀蒼天,驅邪除穢……吾輩義不容辭!」

  大祭酒話音方落,便見昊天鴻、岳瀚海、軒轅望三人,無聲出現在祭壇上。

  昊天鴻手持昊天鏡,位居天位,岳瀚海手托地皇鐘,身處地位,軒轅望手持軒轅劍,位于人位。

  下一刻,昊天鏡、地皇鐘、軒轅劍上,皆有煌煌華光、人道偉力顯化,沖天而起,于大祭酒身后形成無數人影,那些人影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伸出虛幻的手臂,扶住搖搖欲墜的大祭酒。

  與此同時,昊天鴻、岳瀚海、軒轅望皆屈指輕彈,三滴璀璨如星辰的血液飛出,落于大祭酒手中的筆尖之上。

  「昊天鏡、地皇鐘、軒轅劍……他們莫非是……」

  昊天宮、地皇殿、軒轅山隱居世外,非有事關人族存亡之大事,輕易不會現身,所以在場的多數人都未見過昊天鴻三人,可并不妨礙他們能認出昊天鏡、地皇鐘、軒轅劍,畢竟這三件圣器的名頭,太大了。

  只要是個人,就不可能沒聽過。

「與天借力,與道借  法,你可知這么做的后果?」

  老天師卻沒有看向昊天鴻三人,只是看著大祭酒。

  「為百姓故,我之愿也。」

  大祭酒微笑道。

  「好一個為百姓故,當真是好大的膽子,好大的魄力……」

  老天師嘆了口氣,復又大笑一聲,指著空中的大祭酒,看向所有人:「你們知道他要做什么嗎?」

不待他人言語,老天師便自顧道:「你們應當知曉,天變已臨,劫數已  現,人間污穢滋生,邪祟橫行,便如此時此刻的楚國,詭怪肆虐,邪魔荼毒,動蕩不安,民不聊生。」

  「而他,大祭酒,他想要借助此時此刻此間的民愿民心,祭祀天地,欲借天道之力,清掃人間之業障,祛除人間之邪祟,驅散人間之污穢,還人間朗朗乾坤?」

  「你們覺得可能嗎?」

  聽到老天師之言,在場的所有人都瞪大了雙眼,屏住了呼吸,滿臉不敢置信。

  「天道之力豈是凡人可借,凡人可用,此舉,輕則耗損壽數,重則身殞。」

  老天師繼續說道:「你們覺得,大祭酒此舉,值得嗎?」

  「老道我覺得可能,因為他是大祭酒,是天下第一的大祭酒,自然什么事都可以做到。」

  老天師仿佛自問自答:「老道我覺得不值得,因為他是大祭酒,獨一無二的大祭酒,若是死了,豈不可惜?」

「但他的魄力、他的志向,老道欽佩,老道自以為若是大祭酒,做不到他這樣。老道,不及大祭  酒也!」

  老罷,天地一瞬寂靜無聲,唯有大祭酒落筆之音,沙沙作響,仿佛沒有聽到老天師的話。

  而隨著大祭酒落筆,眾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祭酒鬢角的黑發,正在慢慢變得灰敗,臉上亦平添了些許皺紋。

  毫無疑問,老得都是真的。

  「既然大祭酒無懼生死,老道我又何惜一滴精血?便是百滴,千滴,亦有何妨?」

  話落,老天師的指尖,亦出現一滴蘊含著磅礴力量的精血,飄飛向大祭酒。

  「阿彌陀佛,大祭酒心系眾生,和尚佩服,愿助大祭酒一臂之力!」

  說著,伏龍禪師大指點亦有一滴金燦如烈陽大日的鮮血飛出。

  「先生敢為天下先,敢為百姓先,晚輩佩服,愿助先生一臂之力!」

  玄英真人起身。

  「吾亦愿助大祭酒一臂之力……」

  「吾亦愿……」

  「我亦愿……」

  浮日長公主、封神臺神主、武尊夏侯尊等人相視一眼,神情復雜。

  作為燕國、齊國、魏國的使者,站在本國的立場上,他們自然不希望大祭酒此事能成,因為此事若成,楚國的邪祟、污濁或將被一掃而空,雖然不知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但毫無疑問楚國又將可以茍延殘喘一陣,他們瓜分、覆滅楚國的計劃,自然將會受到影響。

可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他們卻對大祭酒欽佩不已,他們知道,大祭酒這么做,并非是為了什么楚國的國祚,而是楚國百  姓,天下萬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