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太子西征 劉大夏說道:“獻俘。大戰之后,平賊滅國,身為主將難道不改回京,告慰祖宗嗎?”
太子心中一動,說道:“的確,這個理由實在是合情合理。”
雖然大明這幾十年來,可以說是滅了好幾個國家,麓川,朝鮮,安南,渤泥,滿刺加,淡目國。
但是不管怎么說,滅國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
每一個滅國的將領都有很隆重的禮儀。
即便數年之前南洋之役,滅了渤泥,滿刺加,淡目三國,主要將領也都回京告廟獻俘,只是太子要坐鎮南洋,也是朱祁鎮有意讓太子留下來了,主持遷移藩王的事務。
與之前不一樣。
之前朱祁鎮精力旺盛,沒有半點衰老的意思。群臣雖然想讓太子回京,但是并不迫切。
而今卻不一樣了。
朱祁鎮一度昏迷近日,很可能就此去了。
大明帝系傳承處于非常危險的地步,甚至很多一想到當日之事,都冷汗直流。
他們只要想到,太子不在京師,反而伊王在京師,一旦皇帝去了,登上大寶的究竟會是誰?就有幾分魂不附體。
為了解決這個隱患。
所以,太子回京已經是朝野共識了。
只要太子有一個正當的不容拒絕的理由,滿朝上下都有想辦法讓他通過的。
所以太子作為主將滅兩國,開疆擴土,回京告廟,實在是太理所當然一些了。
即便是皇帝,也未必能想出什么阻攔太子回京的理由了。
太子一想明白這一點,頓時激動的臉色潮紅,說道:“好,劉公不愧為國士。”
劉大夏說道:“臣不敢居功,臣有今日都是殿下提攜。”
劉大夏作為太子陣營文臣之首,在天下人眼中已經預定一任內閣首輔之位了。
并不是因為劉大夏的官職多高。
其實就官職來說,劉大夏在大明文官序列幾十名開外。說起來根本輪不到他。之所以這么高的評價,就是因為太子對劉大夏的看重。
太子既然做了決斷,他就對英國公張懋說道:“我此去西洋,南洋就要靠你坐鎮了。”
英國公張懋還是有些擔心太子的身體,說道:“殿下”
太子與英國公張懋幾十年的交情,不用說明白,就能明白英國公張懋是什么意思,他哈哈一笑,起身站立,從一遍的墻頭上摘下一柄長劍,一劍斬向茶幾,頓時一分為二,說道:“孤還沒有到弱不禁風的地步。”
南洋多產上好的木料,而太子府 所用的木料更是上好的紅木。質地堅硬。
太子所用的長劍固然是一等一的精良,可以稱為寶劍。
但是寶劍畢竟不是刀,不利劈砍。而且這么多年的演化,劍大多是禮器,而不是兵器。
太子一劍而下,如此順利,可見太子當年功底,不管是臂力,用勁之道,都還沒有丟。要知道太子小的時候,在朱祁鎮督促之下,可是練了好幾年武藝。
只是英國公張懋比太子更了解太子,他能看出來,太子還是不如當年了。
恐怕能斬出四五劍之后,長劍就要卡在木料之中了。
不過,太子的決心,張懋卻感受到了,他說道:“臣明白了,請殿下放心,有臣在南洋上下,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好。”太子說道:“事不宜遲,就此出兵吧。”
大軍出動也不可能那么快。雖然有太子的督促,也是在三日之后,才匯集各路船隊。
總共有數百艘大船浩浩蕩蕩從凌州港出海,一路向西而去了。
其中一旦半都不是軍船,而是民船,乃是冼家的船只。
雖然在汪直打通從凌州港到獅子國的航道,但是這個航道并不是太太平的。
很多阿拉伯海商,發現生意做不下去了。
畢竟這些阿拉伯海商最多只能在凌州拿貨,而大明海商卻能用江南,乃至內地直接訂貨。降價的底線要高出太多了。
阿拉伯人是無法與大明商人競爭的。
他們干脆不做海商,做起了海盜。
雖然而今大明軍艦已經完善了戰列線,也就是大明水戰戰陣之中的一字長蛇陣。這種打法,讓大明水師根本沒有什么對手。
但大明水師沒有對手,并不代表大明海商沒有對手。
大明始終不讓商船加載重炮。
雖然而今船只也漸漸分出專門的戰艦與商船。但是這種分野并不是太清晰了,就好像冼景這樣的大商賈,如果允許他們裝備重炮,冼景就能一古腦拉出幾百艘裝了重炮的商船。即便每一艘不可能裝載太多,就十門炮,那也是遠遠超過了當年滿刺加,亞齊,淡目國三國水師聯合的實力。
如此一來,大明商船即便有小炮,但是對阿拉伯商船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就限制了大明在西洋貿易的規模。
必須集結成大商船隊,幾十艘互相有照應,才敢下西洋。
甚至即便如此,再橫渡西洋的時候,也要有幾次交戰不可。
這一次大軍西進,在商人看來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特別是對阿拉干的戰爭,畢竟阿拉干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
就在恒河口。
只要占據了這里,就能將大明貨物通過恒河航道,運到了北印度,也就是和碩特汗國。
這里面太有想象空間了。
即便沒有這個,也可借助軍隊的保護,剩下了他們好大的成本。
當然了,軍隊允許他們跟著,也不僅僅是因為冼景與太子之間的關系。大軍出動,有太多的后勤輜重了。
即便大沽刺宣慰司,暹羅,乃至于楚王都愿意承擔一部分。但是依舊是不大夠的。
這些商船都義務的承接了一些軍用物資的運輸。
這么大的船隊,可以說在規模上已經超過了當年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的沿著汪直北上的路線。
一路來到了仰光。
此刻的仰光還不叫仰光,只是一個緬甸南方的天然良港而已。本來太子準備直接去勃固的。
但是白古王對大明這么規模的船隊到來,又喜又驚又懼。
歡喜的是,終于有了強力的臂助,能夠反擊阿瓦了。
驚懼的是,這個外援強力的有些過頭的。
白古王不能說沒有智慧。
他就是遇見到了緬甸宣慰司,也就是阿瓦王朝對他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征,對自己能夠抵擋與否并沒有自信。
才耍了一個花招,禍水北引,弄出而今的局面。
阿瓦王與大明激戰麓川,其實已經給他減輕了不知道多少軍事壓力。
甚至這種阿瓦王在北方膠合難解的狀態,最適應白古王朝了。
只是大明一口氣投放了十幾萬人,雖然有不足七萬戰兵,其中陸戰兵力不過四萬上下,剩下的都是商人水手等等。
但是在白古看來,都是軍隊。
要知道勃固城雖然是白古王朝最繁華的城市,也不過幾十萬而已。
大明幾乎一次性將一個緬甸眼中大城市送到了他們面前。
讓白古王不得不想一個問題,阿瓦王如果覆滅之后,他該何去何從?
這種忌憚之心,讓他做出其他安排,就是讓大明軍隊遠離白古王朝的國都。當然了也是有合適的理由。
那就是勃固的港口不夠大,根本不足以承載這么多的船只。而仰光這里是一個天然良港,足夠讓這么多船只在這里停靠。
太子其實明白白古王的心思,只是不在意而已。
因為太子不準備在這里久留,但是大明軍隊卻要在這里扎根的。畢竟太子對朱祁鎮的心思再了解不過了。
大明藩王還而沒有封完,滅了緬甸之后,定然要封過來幾個。
他正想考察一下,哪里可以建城。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