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

第一百零七章會獵朝鮮  朱祁鎮說道:“傳旨。請英國公明日早朝之后,在武英殿侯見。”

  “是。”一個小太監說道。

  這一件事情,朱祁鎮就先擱置了。

  因為他操心的不是海西之戰了,而是長江汛期到了。

  海西之戰,而今已經到了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但是長江汛期一點也不比黃河汛情差了。

  朱祁鎮減免賦稅。督促各地方官修整堤壩,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

  朝鮮的軍情,就變成了一個插曲。

  第二日,早朝之后。

  朱祁鎮在武英殿召見英國公。

  英國公首先讓范弘將最近關于海西之戰的消息一一報上來,說道:“國公而今,瓦刺久攻不下,朝廷坐視不管,是不是有一點不好。特別是屬國求援,該如何處置是好。”

  英國公說道:“陛下,戰機到了,下令遼東總兵官曹義出兵延邊。封死瓦刺退路,瓦刺萬騎在朝鮮,雖然強橫,但也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久則必敗。”

  “而如果不救,朝鮮恐怕會起別的心思,所以要救,而且要快。”

  朱祁鎮有些不可思議,一直以來英國公對用兵都是比較謹慎的,萬萬沒有想到,今日比朱祁鎮還要急。

  英國公見朱祁鎮的表情,心中有所揣測,說道:“陛下,臣之所言,句句肺腑,兵家言利害。一戰,不僅僅看勝得何利,也要看敗何損。”

  “今日之戰,勝則滅瓦刺萬騎,瓦刺本部不過十幾萬騎,折損一萬騎足夠也先心疼。”

  “但是如果敗了,不過折損遼東三萬之眾,甚至即便大敗也折損不了這么多。”

  “而今,宣大,京營兵馬嚴陣以待,隨時都可以增援遼東,遼東邊墻布防嚴密,即便是戰敗,遼東也無損大局。”

  “再加上延邊山勢崎嶇,利用步戰,不利于鐵騎縱橫。而且一旦得了延邊,距離海西又近了不少,足以讓遼東與海西相連。一旦海西之戰出了什么差錯,從延邊出援,也近上不少。”

  “唯一的擔心,就是海西圍城的軍隊,會南下。”

  “但是打仗也不可能一點風險也不冒。”

  “如何不可一戰?”

  朱祁鎮聽了,也知道,英國公雖然有些話,不太中聽,但是他在軍事上的判斷,大多是對的。

  朱祁鎮雖然被人稱為真龍天子,但是他自己知道,他自己的能力,軍事規律不會因為他這個皇帝,而有所改變的。所以最好聽英國公的。

細細想來,如果  想要經營海西,延邊這一塊地方,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好。

  而且朱祁鎮也覺得在對瓦刺的戰略之上,因為避免與瓦刺在塞外決戰,讓他感到處處被動,而今既然英國公都同意了,朱祁鎮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他立即一封圣旨傳到了曹義手中。

  曹義接旨之后,二話不說,就帶著本部人馬從三萬衛南下,先到遼陽,然后東進鴨綠江上游,進入延邊地區。

  從這里想要封死瓦刺的后路。

  只是這么大動靜,不看能不被人發現的。

  曹義一出遼東邊墻,瓦刺各方就得到消息了。

  而此刻的阿刺知院,已經離開了平壤,南下攻漢城了。他還沒有攻到漢城,就接到這個消息。

  阿刺自然知道其中的嚴重性。

  立即下令,將所有金銀珠寶全部放棄,糧食輜重全部燒掉,而劫掠的婦女全部殺掉,所有人都輕裝,立即返回海西。

  于是萬余朝鮮女子的性命,染紅了朝鮮大地。

  朝鮮李瑈帶領大軍與瓦刺軍隊打過幾場接觸戰,但是結果都是一個樣,敗,而且是慘敗,無非是敗的姿勢不大一樣而已。

  這樣的情況下,李瑈也不敢追擊,只有當瓦刺軍隊撤離二百里之外,才敢帶著軍隊緩緩的追上來。

  進行送客式的追擊。

  阿刺知院在朝鮮蹂躪了一個多月,所過之處,一片廢墟,成為朝鮮建國以來,損失最大一次外患。

  而在延邊,阿刺知院與曹義所部的戰斗已經打響了。

  就在清津,曹義麾下大將施聚與阿刺所部大戰一場。

  之前說過,施聚乃是是蒙古人。他帶領騎兵作為先鋒,先行一步封鎖道路。

  就在這一片沿海小平原之上,在之前咸鏡山之戰東南一點的地方,雙方廝殺竟日,勝負不分。各自收兵而已。

  安營扎寨之后,阿刺知院遠遠的看著遠處的燈火。愣愣的出神。

  只需沖過這里,再北行二三百里,就能到海西城下了。但是這一段路而今恐怕是走不成了。

  遼東鐵騎從來不是吃素的,施聚又是曹義麾下左膀右臂,打騎戰,從來不怯于人。

  雖然是一場不分勝負,但是阿刺卻知道,他其實已經輸了一招,北有堵截,南有追兵,雖然難邊的朝鮮追兵算不了什么,但是雙方匯合的話,卻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第二日,阿刺知院并沒有出戰,因為曹義來了。

  大隊明軍士卒跟著曹義的腳步來到了這里,與前鋒合兵之處,一時間明軍軍營之中歡聲雷動,響徹乾坤。

這樣的情況  之下,阿刺知院如何肯出戰?

  曹義一進大帳,就問施聚昨日的戰況。

  施聚的長相呈現一個蒙古大漢的典型特征,餅子臉,小胡子,再加上矮個子,羅圈腿。

  只是聲音很響亮,是實實在在的聲如洪鐘。

  這似乎是很多將軍的特征,在古代沒有擴音設備的時候,將軍的聲音要覆蓋更廣的范圍才對。

  故而有這樣的特征。

  “大人,瓦刺騎兵是硬骨頭。”施聚面有難色。說道:“兄弟們與兀良哈,阿魯臺都打過,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難纏的人。”

  “說出來不怕大人笑話,如果昨天太陽晚下山一個時辰,我估計我就要敗了。”

  施聚而今想起來,也有一些心有余悸。

  曹義說道:“瓦刺騎兵這么棘手?”

  施聚說道:“大人,我看得出來,瓦刺騎兵好手,比其他騎兵好手未必高明多少,但是軍紀森嚴,悍不畏死,卻是我生平僅見的。”

  “比起瓦刺騎兵,兀良哈等部,根本就是牧民而已。”

  軍紀永遠是戰斗力的第一重保證。

  有軍紀永遠比沒有軍紀的能打。

  明軍騎兵在面對兀良哈各部的時候,都能做到以少勝多,一打二,甚至一打三,都能有勝算,就是因為明軍的軍紀要比兀良哈等部強。

  無他,兀良哈的騎兵更多是牧民連起來,就當兵馬來用。但是明軍之中,騎兵都是優中選優的,因為大明的馬少。

  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去騎兵的,而且騎兵的待遇也比步卒好多了。

  曹義說道:“昨天損失多少?”

  施聚說道:“我清點了八百三十騎,受傷的人更多。”

  “還能戰嗎?”曹義說道。

  “請大人放心。”施聚行禮說道:“只要大人一聲令下,只要我施聚有一口氣,就是能戰。”

  “你有這一分心就好了。”曹義說道:“我其實要告訴你一個消息。”

  施聚說道:“大人請講。”

  曹義說道:“也先動了,他從海西城下抽調了數萬人馬,此刻就在門圖江北岸,幾日之內,就能渡江。”

  施聚聽了,臉色一黑。頓時明白他們的險惡處境了。

  原來被夾在一其中的人,不僅僅是瓦刺阿刺知院,還有曹義所部,甚至曹義所部的危險,比阿刺知院更大。

  畢竟朝鮮兵的能力不足以依靠,只能搖旗吶喊而已。

  “大人,我們怎么辦?”施聚有一點慌了。

  曹義說道:“先打一面,再打另一面,兩撥人分開就好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