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歷法的背后

第九十一章歷法的背后  歷法是什么?

  是天文學與數學的孩子。

  凡是精通歷法的,都是數學家。

  古代數學發達,是他們要解決一個一直沒有解決的數學問題,那就是天文歷法。

  兩者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而數學又是科學的基礎與根本。ωωω.九九九)xs(

  朱祁鎮不知道,該怎么改變大明的思想。加入科學的因素。而今想來,天文學豈不是古代最講科學的學問了。

  因為你要證實。

  不管你算的多好,天上的星星不按你預測的運動,都是錯的。而且西方科學的發展,其實也是從天文學開始的。

  所以對朱祁鎮來說,大規模修歷,其意根本不在修歷這一件事情本身。

  是的,朱祁鎮是需要更好的歷法來指導農業生產。但是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不一樣。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很多一個區別就是時間顆粒越來越小。現代很多時候,是差一分鐘都不行。

  但是古代農業生產,差上一點,其實沒有問題的。

  而正如貝琳所言,《授時歷》再面對古代天文學之花,日食問題上,或許力不從心。但是最基本四時劃分,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卻是沒有問題的。

  這也是大臣們對《授時歷》優容的原因。

  真正影響到農業生產了,不用朱祁鎮說,下面的大臣們都提出修歷了。畢竟民以食為天,農業為國家根本,可不是說玩笑的。

  既然有這么大的好處,朱祁鎮又怎么不敢下定決心了。

  雖然在各處建天文臺,并持續觀察數據,都是消耗人力物力的事情,但是這種消耗,比起打仗,比修水利等等,就差多了。

  朱祁鎮在正事上,從來是舍得砸錢的。

  朱祁鎮擲地有聲說道:“如果要如前朝一般,四海測量,重修一部歷法,你覺得要多少錢?”

  貝琳萬萬沒有想到朱祁鎮會這樣問,但是張張口,卻還是回答不上來,說道:“臣不知道,臣沒有算過。只是臣知道,欽天監人手決計不夠。”

  朱祁鎮聽了,心中輕輕一笑,特也知道貝琳一時間也給不出一個數目,但是他心中卻有估計,覺得每年十萬兩,大概都用不了。

  其實所謂的四海測量,也就是在外國的幾座天文臺大概費錢,其余在國內的天文臺,根本就可以甩給地方。

  而今大明也就南北兩京有天文臺,如果朱祁鎮一紙詔書讓各省省會都建一座天文臺,然后從京中派人去主持,想來地方上也有財力支持的。

  其余各地的天文臺,朱祁鎮決定舊港一個,琉球一個,奴兒干都司一個,或許在西藏也有一個,麓川也有一個。

  這些才花錢。

  畢竟這些地方,都是大明屬國,但是大明沒有真正控制住。

  甚至朱祁鎮心中也覺得,由修建天文臺的方法,慢慢的在屬國之中豎立大明的政治存在,也是一個好辦法。

  只是他聽了貝琳的話,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美了一些。

  朱祁鎮皺眉說道:“缺口很大嗎?”

  貝琳說道:“當時前朝設立了二十七處天文臺,臣以為本朝缺少西域,想要超過前朝,應該多派一些人手,才能確保歷法精準在授時歷之上。所以臣以為以兩京欽天監之人,決計做不到這一點。”

  朱祁鎮心中越來越喜歡貝琳了,因為貝琳是一個講真話的人,朱祁鎮登基之后,已經很少有人給他說真話了。除卻貝琳,大概沒有誰敢在朱祁鎮面前說,本朝缺少西域這樣的話了。朱祁鎮并不生氣,反而認真的問道:“兩京欽天監人數不少,怎么不行嗎?”

  朱祁鎮說兩京欽天監人數不少,這不是假話。

  欽天監是五品官,下面有監正,監丞,五官正,五官司歷,五官監侯,刻漏博士,等等加起來也有三四十個人,再加上一些小吏,人數并不少。

  而且,大明對欽天監的官職,其實有一個特別的規矩,那就是欽天監的官員從不外任,也沒有致仕之說。

  考滿九年之后,就加俸祿而已。一直為皇家做到死。

  甚至有時候人員也要比人員編制要多一點。

  貝琳嘆息一聲,說道:“兩京欽天監人數,多不堪用,因為世家子弟太多了。很多活都是少數幾個人做的。”

  “大部分都尸聚其位而已,而且即便這幾個做事的人,大多僅僅是精通《大統歷》與《回回歷》而已。”

  “讓他們修修補補還行,真要大規模測量,看他們未必能夠勝任。”

  朱祁鎮對此其實也有所預測的。

  大明對欽天監的管控非常嚴苛,這也是朱祁鎮看了錦衣衛對欽天監涉及到日食案調查報告才發現的。

  因為天文之事有很多政治上的意義,為了不少百姓以天文之事惑亂人心。對外禁習天文,但對內,也要掌控天文歷法的人,管控嚴苛。

  這也是欽天監官員的特殊性的來源。

  如此嚴苛的管控之下,自然就形成了父子相承的世業。甚至欽天監子弟是不許科考的。

  這樣的情況之下,能弄出什么樣的大天文家才是見鬼了。

  只是朱祁鎮沒有想到,事情嚴重到了這個地步。

  貝琳的話中,朱祁鎮很明顯的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黃監正業務水平不行,大概是欽天監的常規操作。

  朱祁鎮問道:“以你之見,該當如何?”

  貝琳想了想說道:“而今天下禁習天文,精通天文的名家已經沒有了,唯有征召各地的陰陽人了。”

  朱祁鎮聽了陰陽人,一時間反應不過來,暗道:“是雙性人嗎?”還好朱祁鎮沒有說話,貝琳也為朱祁鎮解惑了。

  貝琳說道:“雖然民間禁習天文,但是婚喪嫁娶之事,還是需要擇日而行,故而天下各府多有陰陽人,世專其業。”

  “只是,其中固然有高人,但是大多數也是濫竽充數之輩,恐怕沒有多少能用的。”

  朱祁鎮說道:“難道,就欽天監就沒有其他途徑招人嗎?”

  貝琳想了想,說道:“好像還有一條,就是太學生之中,有私習天文,杖責一百,發欽天監聽用。”

  朱祁鎮聽了,心中暗道:“如此一來,欽天監能有什么好人才,才是咄咄怪事了。”

  天文世家不得參加科舉,而太學生分配到欽天監,被視為一種懲罰。朱祁鎮用腳趾頭想,這欽天監在大明朝廷之中地位有多低了。

  朱祁鎮立即想到了他之前的計劃,說道:“在京師之南新設水利學院,你去兼一個教授吧。可以從水利學院之中挑選專門的學生,進入欽天監之中。”

  貝琳說道:“陛下之心,固然是好的,只是臣當心到時候沒有人學啊。”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說道:“朕明白,廢除天文世家不得參加科舉,與欽天監官員不得外遷這兩條,朕會慢慢的做的。”

  “大明立國七十余年,而今天下太平,總不能一直用前朝的歷法,雖然名為《大統》其中根底,有識之人,誰人不知?”

  “故而,修歷是朝廷大事。朕決議定然要修出一部遠朝《授時歷》的歷法,而這一件事情,朕就交給你了。”

  貝琳大喜過望,立即拜倒在地,語氣之中帶著哭聲,說道:“臣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為陛下修成此歷。”

  對于一個研習天文的人來說,最高成就是什么,是親手創制歷法。對貝琳來說也是如此。

  但是修歷之事,沒有官方支持,大多都不成的,非但不成,反而有禍事。

  此刻朱祁鎮的承諾,卻是給了貝琳這一把鑰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