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

第五十一章彈劾曹吉祥  一時間朱祁鎮也想不到什么,隨口問道:“你的武藝在諸位侍衛之中,算得上第一嗎?”

  石璟連忙搖頭,說道:“臣如何敢妄自尊大,在諸位侍衛之中,武藝最好的,當是張百戶。”

  有些人是因為關系,才當上侍衛的,不過,也不能絕對。很多人或許是因為關系,但是他們本身的武藝還是過得去的。

  畢竟張輔不可能,弄一些需要保護的侍衛。

  所謂窮文富武,沒有一點家底,還真不可能有多高的武藝。這些勛貴子弟,父輩或者祖輩,都是跟隨太宗皇帝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天下。

  就如同鎮守大同的方政,方政自己能力不錯,方政的兒子聽說也是一員虎將。

  如果說有一個人,一點關系都沒有,全憑借一身武藝當上侍衛。那么一定說得是張大川。

  張大川以一敵十,斬首四級的戰績,這些勛貴子弟都是嘆為觀止。

  以張大川的身手,足以稱為百人敵,如果裝備精良的盔甲,然后精銳親兵護衛,即便是數萬人大仗,也可以做斬將奪旗之將。

  比起張大川在戰陣殺出來的武藝,這些將門子弟都差了一些。

  不過,將來卻未必了。

  畢竟張大川而今已經三十出頭了,是一個男人經驗體力武藝最充沛的時間段。

  朱祁鎮知道張大川而今還沒有來交班,也就讓石璟指導專家,手持一柄小弓,射了十幾箭。只是熟悉一下弓箭,至于準頭什么的,就不用說了。

  隨后又去文華殿上課。

  不過,今日王直講的課,依然精彩,但是朱祁鎮的心思卻不在這上面,說著說著就轉到華夷之辨之上,隨即有轉到了中原王朝與游牧民族的征戰之上。

  王直見狀,進言道:“陛下,請安心等候便是了,不日,前線必有大捷。瓦刺大敗阿魯臺,有一統草原之勢,故可慮也,但是我大明太祖太宗之基業,雄兵百萬,列鎮九邊,也不容小窺,陛下當安心修養圣德,待親政之后,再勞圣心不遲。”

  在王直看來,朱祁鎮分明有些緊張過度了。

  朱祁鎮心中苦笑,口中卻說道:“王先生,朕明白了。”

  從太祖朝到而今,對北元的征戰,雖有小挫,但是整體來說,局面從來在明朝掌控之中。

  不僅僅大明本身,就連瓦刺本身,也不會輕視大明的。

  但是朱祁鎮卻是知道,歷史上的他弄出一個土木堡之變。

  故而他對瓦刺的重視,超過了當世之人。

  在王直的眼中,有一些杞人憂天了。

  王直見朱祁鎮心緒不寧,就給朱祁鎮提前下課了。

  朱祁鎮下課之后,心思不寧,對王振說道:“告訴坤寧宮那邊,今個朕在慈寧宮用午膳,讓母后不用等了。”

  王振連忙答應下來,派一個小太監去傳話了。

  朱祁鎮徑直走向慈寧宮。甚至推掉了步攆。

  大同戰事,讓朱祁鎮提高了警惕,故而而今他能走路,就不坐步攆。就是為了鍛煉身體,將來有事于天下的時候,身體體能能跟得上。

  朱祁鎮走了小半個時辰,從走到了慈寧宮。

  雖然有朱祁鎮人小腿短的緣故,但最重要的原因,卻是紫禁城太大了一點。

  朱祁鎮一進慈寧宮之中,就見太皇太后捧著一封奏疏看著。見他過來,微微示意一下,說道:“坐吧。”

  朱祁鎮時常在太皇太后身前,也不需要多少禮儀了。朱祁鎮老老實實的在太皇太后身邊坐下,眼睛往太皇太后手中的奏疏看。

  太皇太后說道:“想看就看,是告你狀的。”隨即遞給了朱祁鎮。

  朱祁鎮打開一看,卻是彈劾曹吉祥,搶奪民財,與民爭利,并強征民役,等等,不過朱祁鎮也不是剛剛開始的時候,如今奏折讀多了,也會找重點了。

  他很快就找到了文中的重點,就是門頭溝。

  關于曹吉祥的所有問題,都是圍繞著門頭溝的煤礦而產生的。

  “我必須保曹吉祥。”朱祁鎮心中第一個念頭。這是他第一個想做的事情,萬萬不能出差錯。

  朱祁鎮說道:“娘娘聽孫兒說。”

  太皇太后說道:“我聽著,你現在告訴為什么要在門頭溝設立煤監。”

  朱祁鎮說道:“為了宮中用度,宮中之前用柴薪,而今用煤,大減宮中用度。”

  太皇太后輕輕一嘆,說道:“就這些?”

  朱祁鎮知道有些事情,是瞞不過太皇太后的,說道:“孩兒以為北京百姓皆用煤,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進項。”

  “石炭,”太皇太后說道:“好吧,你說是煤。如果朝臣問起你,你只需說前面的理由,后面的理由知道便是了,萬萬不可說出來。”

  朱祁鎮這才松了一口氣,說道:“謝娘娘。”朱祁鎮也嘗試了什么叫做金口玉言了。石炭這東西,就因為他隨口說成了煤。恐怕大明朝官方文書之中,都要稱做煤了。

  “不過,你覺得曹吉祥所做所為是真是假?”太皇太后問道。

  朱祁鎮細細看了,一時間不好做判斷。

  太皇太后笑道:“你的東廠與錦衣衛沒有告訴你嗎?”

  朱祁鎮不想就知道,曹吉祥是王振的義子,馬順是王振的人,自然不會說什么,王振又掌管東廠,自然不會說什么。

  即便曹吉祥真做了這些事情,朱祁鎮也不會聽到這些。

  太皇太后說道:“皇帝,你知道什么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朱祁鎮說道:“孫兒知道。”

  太皇太后說道:“你不知道。兼聽則明的前提,有不同的聲音傳到你耳朵之中,就看你做的事情,你能聽到什么?聽王振的。”

  朱祁鎮立即說道:“孫兒知錯了。”

  太皇太后說道:“我告訴你吧,小曹子辦事還算用心,只是有些事情卻也是難免的,你也不想想,門頭溝距離北京才幾里,在門頭溝有大產業,能是門頭溝的村民嗎?小曹子不用些手段,這煤監是辦不下來。”

  “既然辦下來,還不讓人叫喚兩聲。”

  朱祁鎮頓時明白,暗道;“是我想差了,我總以為的眼光長遠,恐怕同樣目光長遠的,不只是我一個。”

  朱祁鎮能看出北京柴薪不夠用,必然要引入用煤,別人看不出來啊。

  事實告訴所有人,凡是有利益的地方,都是人擠人。

  曹吉祥在門頭溝所做所為,定然影響了不少人的利益。這些人弄人彈劾,其實也是看太皇太后的意見。

  畢竟太皇太后一向對太監看管嚴厲。

  說不定,將這一件事情捅上去,太皇太后會重懲曹吉祥的。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后面有皇帝。

  在太皇太后看來,煤監這一件事情,根本微不足道。不用說煤監了,即便是皇帝做些出格的事情,太皇太后也會允許的。

  當然了,太皇太后也不會動用別的力量幫皇帝,也不許外廷插手。

  就是讓皇帝漲漲記性,讓他知道,這大明天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或許煤監斷了不少的路子,但是在太皇太后看來,不過是皇帝的課后作業。做對做錯不重要,重要是做了。

  朱祁鎮立即說道:“孫兒錯了。”

  太皇太后問道:“錯在哪里了?”

  朱祁鎮說道:“錯在想當然,不了解門頭溝就草率下決定。”

  太皇太后微微點頭,說道:“說的不錯,大明兩京十三省,不知道有多少事情,都要你處理,你不可能全部了解這些。你該怎么決斷?”

  朱祁鎮一時間失言,卻發現太皇太后所說的太對了。這恐怕就是他將來要面對的常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