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

第一百章定風波三  王振換阮安。

  這一件事情敲定,不用別人插手。朱祁鎮自己就能搞定。

  但是剩下的事情,卻需要朱祁鎮細細推敲了。

  朱祁鎮翻著下面的紙條,一個個紙條寫著一個個人名。朱祁鎮首先看到的是馬順。

  “臣拜見陛下。”馬順跪在大殿之下。

  朱祁鎮并沒有在御座之上,而是一旁的書架之上。他一只手揣著一封奏疏,一只手從書架上一套套書上輕輕拂過,說道:“馬順,馬指揮使。”

  馬順說道:“臣在。”

  一時間他大汗淋漓,頭埋在地面之上,不敢抬頭,只能聽著朱祁鎮的腳步之聲,忽左忽右,說話的聲音縹緲恍惚。只能用心去判斷朱祁鎮在什么位置。

  朱祁鎮說道:“你是誰的?”

  馬順說道:“臣是陛下的人。”

  “是?”朱祁鎮不知道怎么忽然出現在馬順身邊,將手頭的奏疏砸在馬順頭上。說道:“你好大膽子,王振這些事情都是通過你做的嗎?”

  “朕怎么能用得起你啊?”

  “陛下。”馬順不敢去看,這些奏疏上面寫著什么,只能一邊磕頭一邊說道:“臣是陛下的人,臣之所以聽王公公的,也是因為臣見不到陛下,以為王公公所說,就是陛下的的命令。”

  “我馬家從太祖朝開始,就是錦衣衛,所有錦衣衛都有一個信念,就是效忠陛下。絕無他念。”

  朱祁鎮冷笑說道:“是嗎?那么你為什么沒有向朕稟報?”

  馬順說道:“臣進宮不便,只能通過王公公,是以不敢。”

  一時間大殿之中,死一般的寧靜,馬順幾乎能聽見他額頭大汗滴落的聲音。

  好一陣子,才傳來朱祁鎮的聲音,說道:“朕姑且信你。也信錦衣衛對皇室忠誠,記著朕對你說過,錦衣衛是朝廷鷹犬,但是不能捕獵,反而偷吃家禽的鷹犬,朕從來是一鍋燉的,這樣的話,朕不想也不會說第三次,只會對下一任錦衣衛指揮使說第一次。”

  馬順瞬間覺得心中歡喜要炸開一般。

  今日朝廷上的事情傳開,又聽說王振去種菜了,馬順緊張不已,很害怕,這一進宮,出來的就是一具尸體。

  聽了,這一句話。這才知道,這項上人頭總算是保住了。

  “臣謝陛下皇恩,謝陛下”馬順磕頭如搗蒜。

  朱祁鎮說道:“不用廢話了,下去將關系到這一件事情的錦衣衛都處置了,記住做錦衣衛指揮使,想要善始善終,就要記清楚你的身份。”

  “臣明白。”馬順說道:“錦衣衛唯陛下之命是從。”

  “恩。”朱祁鎮說道。馬順立即會意,幾乎倒跪著向外面退。

  “起來吧。”朱祁鎮說道:“這東西給你。”

  “啪”的一聲,一個紅色木牌砸在地面上,上面寫著描金的大字。不是別的字,就是一個:“禁”字。

  馬順見狀,大喜過望,這東西就是宮禁令牌,有了這個令牌,馬順就有了隨時進宮見駕的權力。

  馬順立即雙手捧著,說道:“謝陛下隆恩。”

  朱祁鎮根本沒有看他,只是擺擺手,讓他下去。

  等馬順離開之后,朱祁鎮回到御座之上,將寫著馬順的紙條給撕扯成碎皮。朱祁鎮心中一嘆,暗道:“雖然說,使功不如使過,但是朕夾帶里面實在沒有人,這馬順將就著用吧。”

  錦衣衛這樣的機構之中,不會沒有人才的,但是朱祁鎮卻不知道,到底是誰能代替馬順,而且挑上來的人,不會是別的人。

  至少馬順已經證明過了,他是王振的人。他給馬順宮禁令牌,其實是將馬順收攏到手中,馬順能直接聯系到皇帝,還會對王振有多少忠心。

  所以朱祁鎮對馬順僅僅是敲打。

  但是下面這個人,朱祁鎮就要費心思了。

  因為下面這個人,是于謙。

  王振對朱祁鎮來說,不過家奴,錦衣衛也不過是鷹犬。而于謙,朱祁鎮之前當做老師,而今卻發現,這是錯的。

  于謙,不僅僅是于謙,還有大多數士大夫。要當做合作者。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對身邊的人說道:“傳于先生。”

  于謙到了大殿上,說道:“陛下,臣料事不周,方有今日之事,請陛下責罰。”

  朱祁鎮觀察于謙的一舉一動,每一個細節,看上去于謙的慚愧之心,卻是發乎內心的。他心中松了一口氣,說道:“于先生何過之有,只是朕將這一件事情想簡單,沒有聽先生的勸導,卻是朕的錯。”

  于謙說道:“陛下,臣”

  于謙還是比較老實的,他在地方上做事是相當有手腕的,只是對朝廷之上的爾虞我詐,還沒有深刻的理解。

  今日之事,于謙其實也深刻的反省自己,已經做好,被貶出京師的準備了。卻不想朱祁鎮連說都沒有說,就此一筆勾銷了。

  心中豈能不感動。

  朱祁鎮說道:“先生,不必說了,千錯萬錯都是朕的錯。而今朕還需要先生相助。畢竟朕付出這么大的代價,總要善始善終。”

  “請動太皇太后一次,也不容易的。”

  于謙聽了,說道:“楊首輔不是已經按照陛下之言行事,新安為特例,可以供海外子民貿易之用。不用朝貢之例。”

  朱祁鎮說道:“朕知道,只是朕開海也不是好大喜功,而是想為朝廷開一財源。而今朝廷各處都要用錢,賑災,軍費。”

  于謙說道:“恕臣直言,欲速則不達,今日一事,已經讓百官洶洶,天下遲早是陛下的,陛下何必如此心急,而今陛下應該好好讀書。自然有親政之時。”

  “先生之言極是。”朱祁鎮說道:“朕也明白。朕也沒有想要大張旗鼓,不過是想做些準備以備將來。”

  “朕沒有別的想法,只是想請先生選一新安知縣。掌管海貿內情,將來有所舉動,朕也可以有的放矢。”

  于謙聽了,這才松了一口氣。

  一個知縣而已。

  這一件事情,于謙還是能辦到的。而且于謙也不覺得是什么大事,不管朱祁鎮有沒有親政。安排一個知縣的權力還是有的。

  甚至于謙只要光明正大的將這一件事情告訴楊士奇,楊士奇也會給朱祁鎮安排了。

  “陛下屬意何人?”于謙說道。

  朱祁鎮說道:“朕沒有人選,只是為將來計,這個人決計要清廉,有吏才。”

  于謙想了想說道:“陛下,想要這樣的人卻是難了。”

  朱祁鎮說道:“為何?”

  于謙說道:“楊首輔最近大量清理百官,庸者下,能者上,但凡清名在外的,最少是一個知府。除非在新科進士之中選。”

  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原因。

  不得不說,以楊士奇為首的,洪宣輔政集團,還是相當有能力的。三楊秉政時期,即便放在整個大明朝,也算得上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

  大部分官員的能力都還不錯,不能說沒有貪官污吏,最少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的。

  朱祁鎮說道:“新科進士沒有經驗,朕擔心會誤事。于先生認為李時勉如何?”

  于謙說道:“李大人,陛下屬意李大人?”

  朱祁鎮嘆息一聲說道:“今日將李講官遠竄,實非得已,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也。既然李講官一點要外放,何不做一番事業,將來也好調回京師。”

  “只是朕擔心李講官清貴慣了,卻不知道,能不能操勞庶務?”

  于謙說道:“陛下愛護李大人如此,實在乃天下百姓之幸,不過陛下也多慮了。”

  最新網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