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馬甲

  “報告將軍,蒲甘運糧和物資的騾馬隊到了。”傳令兵向正在看著一副地圖的張曉琿說道。

  張曉琿松了一口氣,這是衛靖送來的第二批救災物資了。

  距離臺風發生已經一個多月,他們熬過了最初缺糧缺水的日子,當天積水還未退盡就開始搶修房子,清理遇難者尸體,統計幸存者人數,派人快馬加鞭去蒲甘向衛靖報告災情請求支援。

  其實蒲甘也被波及了,只是受災情況沒有這么重,但是衛靖依然第一時間就籌集了那么多物資送過來,張曉琿覺得吧!應該是自家妹妹起到的作用比較大。

  他走出去迎接運來的物資。

  “末將參見張將軍!”負責運送物資的是孫鶴,他正在指揮馬隊往新修好的庫房送去。

  “孫副將辛苦,快快請起。”張曉琿虛扶孫鶴。

  “運了這么多過來,你回去后替我向衛將軍致謝,不需要再送來了,足夠了。”張曉琿微笑著說道。

  “此事張將軍須得親自去跟我家將軍說了,皇上口諭,召您速速回京,此為調令。”孫鶴從兜里拿出一個信封遞給張曉琿。

  張曉琿接過信封拆開,迅速瀏覽了一遍,問道:“此地由誰接管?”

  “暫時由末將接管。”孫鶴說道。

  張曉琿看了看他。

  “這里交給別人,你稍作修整,一個時辰后我帶你全城看一遍。”張曉琿說道。

  這位是衛靖的得力副手,由他防守直通倒是夠了,頭腦也算靈活,應該懂得跟不同文明形態下的人怎么打交道。

  “是!”孫鶴應道。

  一個時辰后,張曉琿把孫鶴介紹給直通臨時政府的所有人。

  這臨時政府真就是臨時的,此前在起到政府智能部門工作的人在大乾軍隊到來前已經差不多跑光了,張曉琿緊急收攬了十幾個人臨時組建了管理機構,這十幾個人里有漢人有直通本地人,條件就是會說最少兩種語言,其中漢話是必須會說的。

  會寫就不必了,對于直通本地普通人來說這要求太高,即便是原來的直通權貴沒跑大概也找不出三五個。

  但是以后就不一樣了,直通城第一座搭建好的屋舍是學校,暫時也只能是竹木結構,一共十間教室,每間教室可以容納四十名學生上課。

  說是教室,其實就是一個個棚子,因為竹木結構沒法隔音,為了互不干擾,教室跟教室之間還有一段距離,十間教室分成兩排,中間隔著一個大廣場,最開始糧食緊張的時候全城人就在那個廣場吃飯。

  這一片原本就是跑路的權貴們的居所,位于直通城的中心地段,剛好留著一個廣場,張曉琿就把學校設置在了這里。

  臺風發生后權貴們的屋子也全被掀了頂,部分倒塌嚴重,那就干脆全部拆了重新建成府衙,這些城邦政權政府的辦事機構就在城主家的前院,跟大乾的府衙結構類似,但是意味大不相同,大乾的府衙是國家財產,而城邦政權的政府機構就是城主的私有財產。

  本來有了學校民眾們也不見得愿意讓孩子來上學,但是學校每天放學后每個學生可以領半斤糧食,民眾們就都搶著給自家孩子報名了,不過一個家庭也只能送來一個適齡孩子,就這樣仍然有大多數人家沒能送孩子上學,只能羨慕地看著可以每天上學的孩子。

  這些學生也是特意挑選過的,一般都是家里孩子比較多,勞動力比較少的人家里的小朋友,教師也是將士們暫時兼任,他們往往鼓勵學生們放學回家后當小老師教家里的兄弟姊妹。

  教學內容暫時只有一個,教會他們漢字拼音,以便日后普及漢語教育,實現書同文,這是民族融合的第一步,也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跟中原地區的交流。

  孫鶴跟著張曉琿一路走,聽他仔細給自己解釋他的各種舉措的用意和背后的意義,這些知識對他來說是全新的認知,心中對張曉琿越發敬佩。

  難怪將軍自己一頓吃以往的一半定量也要把糧食送來直通,原是有如此多的講究。

  簡陋的課室里學生們大聲地跟著老師在讀漢字拼音,不遠處有許多人在拆掉的屋宅地基上重新開挖地基,街上秩序井然,各家倒塌的屋舍已經恢復如初,碼頭后的交易中心也已經重新搭建,陸續有商戶前來了。

  如果不是偶爾看到折斷的樹木,完全看不出這里一個多月前曾經遭受可怕的風災。

  其實東南亞地區植被茂盛,各種野生果樹眾多,加上又靠海,只要勤快一些總能找到吃的,反而不像中原地區一樣遭受大災就得要長期賑災。

  “這是碉樓,這般的碉樓直通城有四處,必得十二時辰不間斷值守,此處可同時監控海面。”張曉琿帶孫鶴登上碉樓,這是用拆掉的紅磚混雜部分石塊砌成,因為目前只有大乾兵士有槍炮,這碉樓最大的用處就是可以居高望遠。

  孫鶴拿出一個單筒望遠鏡,張曉琿看了一眼,問道:“如今軍中配備望遠鏡了嗎?”

  孫鶴愣了一下,才想起張曉琿還沒有這般的神器,忙遞給他道:“并不是,我自己買的,晶緣閣勞軍貨品,比市價低了八成,您試試。”

  其實就是衛國公府想給自己的嫡系配備,但又不想做得太明顯,就以勞軍的名義低價賣給將官們。

  張曉琿接過望遠鏡往海面上看,還不錯,能看清楚一千米以外的船只。

  他還給孫鶴說道:“好東西。”

  張曉琿并不知道晶緣閣的經營狀況,也不清楚衛國公夫人代理了晶緣閣的產品,只知道這望遠鏡現在價格不低,大乾軍隊全部配備暫時是不現實的。

  但是通過衛國公府的舉動,他大概了解了衛家軍的戰斗力之所以這么強悍的原因。

  衛家軍只是民間說法,但是衛國公府是嚴禁軍中有這類言論的,而是強調無論什么人領軍都是皇上的軍隊,顯得極其狗腿。

  “吳大海如今負責訓練水軍,這次就不跟我回京了,我把他留給你,咱們雖然暫時沒有船,但萬一有事可以征用漁民的船只,直通城是港口城鎮,水師是必然要有的,大乾須得通過海上作戰能力震懾宵小。”

  張曉琿跟孫鶴說道。

  我國的北部灣跟直通城直線距離雖然不太遠,但是即便在交趾的港口啟程,要下到南洋通過馬六甲海峽,再往一路往北進入安達曼海才能到達直通,怎么也得兩個月,還得避開季候風。

  吳大海是原響尾蛇突擊隊的隊員,跟孫鶴是老相識了,一路從鄴城南下時是孫鶴帶著他們跟在張家的車后護衛,大合唱孫鶴又是他們的指揮,防疫期間孫鶴又領著他們去翠湖莊子的育苗場保護痘牛。

  “屬下見過孫副將!”吳大海笑嘻嘻地給孫鶴行禮。

  “辛苦!免禮。”孫鶴說道。

  誰能想到打個南詔會一路打到海邊來呢?

  他們是沒有多少水戰的經驗的,更不用說海戰了,朝廷也很難把水師調往這邊,本來他們只能自己摸索著來,但是有張曉琿留下的教官,孫鶴心里安穩了幾分。

  雖然張曉琿從小到大長在北地,但是孫鶴毫不懷疑他精通海戰,不然怎能造出那么快的船呢?

  一路介紹完直通城的防衛,張曉琿回到營地收拾行裝,皇帝要他把訓練出來的第一批一千持槍兵士帶回京城,衛國公麾下的部隊有三分之一的兵士已經裝備了槍支,一共有八千條槍,分散在黔中,羊且咩城和蒲甘直通。

  在張曉琿看來,這裝備比抗戰的八路軍強多了。

  當然只有槍沒有彈藥也抓瞎,拼刺刀也是我軍單兵五大軍事技能的其中之一,就是為了預防出現彈藥打完不得不進行白刃戰的情形。

  讓張曉琿沒想到的是,衛靖其實也要跟他一起離開,衛琦已經過來接手蒲甘防衛了。

  “吐蕃往南占不到便宜,與西羌合兵二十萬攻打興慶府。”衛靖面對張曉琿的疑問簡單答道。

  吐蕃各種橫跳,仗著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大乾軍隊不能追著他們上高原作戰,胃口越來越大,西羌則是兩邊騎墻,所轄區域西南跟吐蕃接壤,雖則名義上臣服大乾統治,但私下里各種動作不少,如今勢力也慢慢壯大,大概也想著一戰立國。

  歷史上那一帶的黨項族作為少數民族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頭領被唐朝封為節度使,之后在宋朝獨立成功建立了西夏,宋朝跟西夏打了幾仗都沒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被西夏侵占了不少城池,此后西夏一直發展壯大,疆域包括現代的整個寧夏、甘肅西北、青海東北的部分地區,最后才在成吉思汗的鐵蹄下滅亡。

  但是張曉琿不清楚現在衛靖口中的西羌跟曾經的西夏國的黨項是不是同一個民族,如果是,那現在也差不多來到西夏建國的歷史節點了。

  難怪皇帝急召衛靖回防,衛國公世子就駐守在興慶府,也就是現代的銀川市,衛靖原本就是跟著他大哥在那一帶駐防,同時防衛著西北一線。

  “我不能回京,勞煩你替我把這些帶給安平。”衛靖把一個箱子遞給張曉琿。

  真是大方又坦蕩。

  張曉琿想著,心情復雜地接過這個像小型行李箱大小的箱子,也不知道他裝了什么在里面,倒是不太重。

  “你帶多少人去。”張曉琿問道。

  “黑旗軍跟我走。”衛靖答。

  “武器呢?”張曉琿問道。

  “每個人帶著步槍和四百發子彈,帶不了太多,要急行軍。”衛靖答道。

  “是不是少了點。”張曉琿說道。

  “突襲夠了。”衛靖說道。

  “別冒進。”張曉琿想到自家妹妹忍不住叮囑了一聲。

  蹈光養晦多年的西羌戰力不俗,再加上從唐朝就豪橫了幾百年的吐蕃,二十萬的兵力可不是小數目。

  “放心,”衛靖答道,微微一笑又說道:“安平還等著我呢!”

  “臭小子!”張曉琿一拳擊在他肩膀上,衛靖也不格擋,被捶得身體晃了一下,臉上仍然帶著微笑。

  護衛們在門外面面相覷,這還沒定親呢!就不敢還大舅子的手了!自家公子這是被張家吃得死死的了呀!

  張曉琿將近一個月才回到京城,依例先進宮見皇帝,此時京城已是一派初秋景象,他路過端門廣場時看到國旗還愣了一下,終于想起來自己覺得前南詔王退位儀式上少的是什么,少的是在那里升上一面國旗。

  前南詔王一大家子八百多口人也要跟著衛國公的隊伍一起進京,皇帝給他封了個安南候,領了個閑職,大概就是要養在京城了。

  “微臣參見陛下。”張曉琿見了皇帝就行大禮。

  “起來,你辛苦了!聽聞你這仗打得極為漂亮。”皇帝問道。

  三個多月不見,這小子又更沉穩了。

  “全賴陛下您的鼎力支持。”張曉琿微笑說道。

  “這槍炮好是好,就是如今那彈藥極為不足,棉花奇缺,如今在大乾周邊包括你家后園子的棉花都收了也沒多少。”皇帝說道。

  “微臣倒是也可生產出使用黑火藥的槍械,此種火藥子彈不需棉花,但容易被仿制。”張曉琿說道。

  實在不行就生產米尼來福槍,發射慢點就慢點,但是也足以對當下的冷兵器形成壓倒性打擊了,當年太平天國就是從國外買進一批米尼槍把清兵打得落花流水,最終促使清廷開始正視自身的劣勢。

  “你先做三千支出來有備無患,朕已經下令廣收棉種,明年此種情形不會再現,跟朕說說,那皎漂港如今是什么情形?”皇帝問道。

  張曉琿一怔,他好像沒跟皇上提過什么皎漂港啊!這會哪有什么皎漂港呢?他提起那一帶說的都是直通。

  “朕都知曉了,這皎漂港是你爹跟朕提的。”皇帝說道。

  這,難道他家的馬甲掉了?

  張曉琿不由得想起了他老媽常說的一句話。

  1秒:wap.dzxsw.net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