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小山羊

  回到家,顧大年已經把院子收拾的干干凈凈,連墻角的雜草都拔光了,見顧七回來,樂道:

  “這院子收拾收拾,比一開始看著還要大些。爹明后日就上山砍些木頭來,咱先搭個棚子,好堆柴用。”

  “聽你的。”顧七點頭,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自己肯定沒有顧大年了解。

  將兩只山雞拿出來,先放到陰涼處,顧七便去后院先將山耳,榆耳清理出來,等收拾干凈后,方能乘著日頭好曬制。

  前院地大,支個簡單的架子,用簸箕曬,若是日頭烈,曬足兩到三天便差不多了,若是日頭不住,七八日也是有的。

  簸箕有孔隙,這樣可以讓水分流下去而不會積累在山耳下面。

  在這期間,需要每日多翻曬幾次,不能一動不動,容易爛。現在沒有機用烘干機,自然會麻煩些。

  收拾好山貨,顧七進來廚房打算提前做夕食。午食因著剛入住,手忙腳亂的,只吃了幾個窩頭湊合,夕食自然得吃好一些。

  現在不是在逃荒路上了,顧七可沒有虧待有自己的意思。

  昨日在何松鎮上采辦米糧時,顧七連帶著油煙醬醋都買了一些,還要了一些生姜,小蔥等。

  現在調料充足自然不像路上那樣少鹽少料的,只能將肉食做簡單的燒烤,平白都能給人吃上火。

  香菇沒找到,不過竹蓀也是足夠鮮美的。小雞沒有,山雞有一只。

  干脆就做個竹蓀燉山雞。

  給野雞燙皮去毛后,清理干凈內臟,切好生姜小蔥備用。

  竹蓀放不長久,顧七便一次性全清洗干凈放置到一旁,一半留著燉雞,一半單獨放湯。

  灶頭的大鍋顧大年事先已經打磨清理過,顧七將山雞切塊后,將油倒入鍋中燒熱,將雞塊倒入鍋中翻炒一會兒。

  再倒入醬料翻炒幾回,方才放入竹蓀,生姜,小蔥,加水。

  大火燒開后,小火開始燉,燉上一刻鐘左右,只要不要讓水燉干,等雞肉軟嫩出鍋就成。

  竹蓀湯則更簡單了,清燉后加鹽加小蔥即可,雖然清淡些,配飯也足夠。

  今日洗米做飯來不及,顧七便貼了幾個餅子,父女倆拿餅子就著竹蓀燉野雞湯,和竹蓀清湯,這一頓吃的也十分的滿足。

  ......

  次日,顧大年帶著前日從何松鎮上買好的糕點和燒酒和顧七昨日留下的另外一只山雞去了村長李山富家,顧七則趕在清早人少時又進了南山深處。

  昨日布置的幾處陷阱,并沒有發現人為的破壞痕跡,當然也沒有逮到顧七昨日惦記著的山羊,

  倒是又落進兩只山雞,還發現一只半死的旱獺。

  將東西取出丟進背簍,又從新將陷阱布置了一番,顧七繼續往深處走去,今日進山時間早,能好好將南山里頭看看。

  以顧七現在的身手只要不遇上熊瞎子和野狼,尋常獵物對她的威脅不大。

  哪怕是遇到野山豬,打不過也能跑走。

  顧七主要還是惦記著昨日看到的野山羊,陷阱里沒有,自然還在山里頭。

  山雞值不了幾個錢,留著自己吃還行,如果特意送去鎮上,不劃算。想要賺銀錢,還是得搞個大的。

  其實比起山羊,顧七更惦記的自然是之前在路上獵到過的野山鹿。只是野山鹿比起其他獵物只會更稀少,也不容易發現,能遇上一次已經是撞了大運。

  而山羊則不同,山羊不是珍稀物種,有一只,說不住就有一群。

  而且山羊可以馴養,若是抓到只母的,說不住還能擠點山羊奶出來。

  野生山羊覓食能力強,又喜好攀爬陡峭山壁,對各種對山草,灌木,枝葉甚至果子和藤蔓都有興趣,顧七便尋著那些地方去找。

  而且山羊喜清潔、愛干燥,厭惡污濁和潮濕,范圍就又縮小了一圈。

  顧七今日有耐心,也不急一寸寸找。沿路還找到了一些可用的藥材,不值多少錢,曬干了備用,以后有個傷風感冒,脾胃不佳時也能煮了用上。

  ......

  “原來在這里,功夫不負有心人。”

  小半個時辰后,尋到一處半陡的山壁處,顧七終于找到了一路上心心念念的野山羊.

  一小群,有個六七只,公母都有,最壯碩的公羊就是這群山羊里的領頭羊。

  領頭羊不好對付,不是顧七這次的下手目標,顧七想要的是最后面那只尾羊。

  看著年紀不大,是一只小母羊,若是運氣好逮到活得,就牽回去讓顧大年養著。

  想要活得就不能上匕首,好在昨日傍晚顧大年閑著無事搓了點草繩,今早進山顧七便帶了一長條備用,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將草繩打了圈皆備用,顧七瞇了瞇眼,手中彈弓對準小尾羊的小腿處。怕傷著落了殘疾,顧七特意選了一枚最小的石子。

  “咩!”石子飛射而出,精準的打在小山羊的前蹄處。

  小羊吃痛,驚呼一聲瞬間跪倒在地。

  同時小山羊的驚呼聲也刺激的前頭的幾只成年山羊,四處逃串。

  正是好時機!

  顧七手中繩索飛出,直接趁著前頭成年山羊驚慌失措沒有反應過來之時,率先套在小山羊的脖子,往后用力一扯,不讓小山羊有逃跑的機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