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222章 被向敏中坑了的寇季

  而潘夙邀請的客人,不僅僅有武勛世家的子弟,還有不少文臣府上的子弟。

  男賓、女眷聚在一起,吃喝玩樂,吟詩作飯,十分的熱鬧。

  遠比外面冷冷清清的街道要強太多。

  趙恒大喪期間,百姓們在過節的時候,無法大肆慶祝,但是他們躲在自己府上,吟詩作賦,喝酒玩樂,也不會被深究。

  寇季一行到了以后,相熟的,不相熟的,皆起身施禮。

  隨后陪著寇季說了幾句場面話,然后各自散開,繼續開始玩樂。

  寇準在垂拱殿上威風八面,把權臣的帽子扣在了自己的頭上,但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得巴結他孫子。

  但凡能出現在這場詩會中的人,他們各個背后家底渾厚,背景顯赫,他們心里可能會畏懼寇準,但并不代表他們會卑微的跪舔。

  寇準縱然權傾朝野又如何?

  只要他不翻天覆地,還不足以影響在座的各位背后的富貴榮華。78

  潘夙在他身旁找了個座位,安置下了寇季一行,然后眾人開始繼續詩會。

  曹佾捧著酒杯,在他們中間杯酒交錯,混的如魚得水。

  寇季、范仲淹、劉亨三人,則像是局外人一樣坐在哪兒,喝酒吃菜,偶爾聽一聽人家吟詩作賦。

  寇季不常在圈子里混,縱然他是圈子里的人,大家跟他并不相熟,不了解他的性子,不知道怎么跟他攀談。

  冒然的湊上去,很容易被人看成在跪舔寇府。

  范仲淹空有才華,身份、地位卻不夠,跟人家也不相熟,所以沒人搭理他。

  至于劉亨,倒是有人偶爾會跟劉亨說一兩句話,喝兩杯酒,但也僅此而已。

  人家跟劉亨的兄長劉從美比較熟,跟他劉亨不是很熟。

  跑過來跟劉亨喝酒,大多也是看在劉從美的面子上。

  范仲淹低頭喝了一杯酒,吧嗒著嘴,對身旁的寇季苦笑道:“酒雖好,可如同嚼蠟,如坐針氈啊。”

  寇季吧嗒著嘴,感慨道:“我也有些后悔……”

  寇季側頭看向了劉亨疑問道:“你呢?”

  劉亨眼睛瞅著對面各府小姐姑娘坐的位置,低聲道:“后不后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對面有兩個姑娘在偷偷打量你。”

  寇季眉頭一挑,愕然道:“還有這事?”

  范仲淹頓時也來了興致,“哪兩個?”

  劉亨隱晦的一指。

  寇季、范仲淹順著他的所指望了過去。

  范仲淹瞧見了那兩個姑娘,吧嗒著嘴贊嘆道:“一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一個嬌俏可人的富貴小姐,不錯不錯……”

  范仲淹瞥向寇季,笑呵呵的道:“寇賢弟,你有福了。據我觀察,在這群小姐姑娘中,能比得上她二人的,一個也沒有。”

  寇季見到了劉亨所說的兩個姑娘以后,臉一拉,翻著白眼道:“范兄,你是從哪兒看出知書達理,嬌俏可人的?

  分明是兩個嬌蠻任性的小丫頭好不好。”

  平心而論,那兩個姑娘確實是諸多姑娘中,最亮眼的兩個。

  但寇季對那兩個姑娘的印象不好。

  因為那兩個姑娘,一個是向嫣,一個是向家小妹。

  兩個人模樣雖然長得不錯,但在寇季面前表現的性子,過于野蠻。

  劉亨八卦的道:“四哥,我覺得她們兩個是真的不錯。人家一個勁的盯著你呢,肯定對你有意思。”

  寇季翻了個白眼。

  雖然他不知道向嫣姐妹為何盯著他,但是他可以肯定,人家肯定不是對他有意思,才盯著他。

  另一邊。

  向家小妹從寇季出現以后,就一直在磨牙,像是見到了仇人一樣。

  當她看到了寇季腰間懸掛的荷包的時候,嚇了一跳。

  她趕忙拉著身邊的向嫣,急聲道:“姐姐姐姐,前幾日你繡的那個荷包不是丟了嗎?我看見了。”

  向嫣一愣,疑問道:“在哪兒?”

  向家小妹趕忙指了指寇季腰間。

  向嫣一瞧,就看到一只被撐的胖乎乎的荷包掛在寇季腰間,那荷包上,繡著兩只七彩的鴛鴦。

  那本是她繡出來,添進嫁妝里的東西。

  在房里擱著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就丟了。

  尋找了好久也沒找到。

  她以為這輩子也不可能見到了,卻沒想到,它居然出現了在一個不該出現的人身上。

  向嫣微微咬了咬銀牙,低聲道:“它怎么會出現在寇季身上。”

  向家小妹憤憤不平的道:“肯定是祖父邀請他到府上做客的時候,他順手偷的。”

  向嫣瞥了自己妹妹一眼,沉吟著搖了搖頭,道:“你我的閨房,皆在后院。他到我向府做客,從沒有進過后院,如何偷。”

  話說到這里,向嫣大致已經知道了荷包為何會到了寇季手里。

  定是她那個老不羞的祖父,偷偷的從她房里順走,然后塞給寇季的。

  她那個老不羞的祖父,在育人一道上,剛正刻板,不通情理,可在男女之事上,一直是個老不羞,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

  向嫣覺得,在她看到了自己繡的荷包掛在寇季腰間的時候,本該生氣的。

  可她現在非但不生氣,心里還有些羞澀和慌亂。

  她害怕寇季拿了她繡的荷包以后,會胡思亂想,會覺得她鐘情于他。

  其實向嫣很早之前就知道寇季的存在,她之所以不顧形象的鬧到了向府的廳堂里,揚言不會嫁給寇季,也跟著有關。

  那還是寇季在宮里陪趙禎讀書的時候。

  向敏中作為他們的先生,回府以后,難免會拿他們跟自家府上的孫子孫女比較。

  向嫣自然從向敏中嘴里,得知了趙禎、寇季等人的性子、學問情況。

  那時候向敏中還沒有把寇季當成孫女婿的想法,所以在他口中,寇季就是一個有點小聰明,有點狡猾,有點不學無術的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向嫣對寇季才沒有好感。

  才會闖進向府廳堂,跟他說出那番話。

  如今寇季在汴京城里的地位步步高升,美名一步一步的傳揚,讓她的心思有些變化。

  寇季的純孝之名,在大宋朝,沒有人會質疑。

  從他給寇準做出了寇公車的那一刻起,他的孝行就被傳播到了大宋的每一個角落。

  再到他為趙恒守靈,跪的差點雙腿殘疾,傳出去以后,他的純孝之名就變得不可動搖。

  年末的時候,那些個借著寇公車謀利的勛貴子弟,給六疾館、孤獨園以寇季的名義,捐贈了大量的寇公車,把寇季純孝的名聲推到了頂端。

  如今大宋境內,提到孝子賢孫,必有寇季的名字。

  這也是為何寇季在朝堂上譏諷了百官以后,沒人傳他風言風語,詆毀他名聲的原因所在。

  在寇季純孝的名聲達到了頂端的時候,跑去抹黑寇季,非但不能傷到寇季,反而還會給自己招黑。

  此后,寇季在延福宮里逞匹夫之勇,為大宋揚威,更是被百姓們爭相傳誦。

  大宋被遼人欺負多年,在趙恒一味袒護下,遼人到了大宋,那也是囂張跋扈。

  百姓們敢怒不敢言。

  寇季此舉,可是大大的為宋人漲了一波威勢,百姓們自然把寇季當成英雄對待。

  寇季名聲越來越大,向嫣對寇季的態度轉變,那也是必然的。

  雖說還談不上喜歡寇季,鐘情于寇季,但是至少不像是以前那么討厭了。

  然而。

  向嫣的心思,向家小妹不了解。

  她不顧向嫣的解釋,當即就想去找寇季問一個清楚,卻被向嫣著急忙慌的攔下。

  她們姐妹的舉動,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當即就有其他府上的小姐姑娘們湊了過來,詢問緣由。

  向家小妹嘴上沒把門,當即就告訴了人家,說是寇季偷了向嫣繡的嫁妝之物。

  那些個各府的千金小姐們,聽到這話,有些不淡定了。

  向嫣在她們姐妹圈子里,一直處在比她們高一頭的位置。

  才學、樣貌、家世,三樣加起來,遠比其他人要強。

  也是因為如此,向嫣挑夫婿的目光,遠比她們要高。

  她們也一直私底下議論,想知道誰有這個資格拿下向府的這一多高貴的牡丹。

  論來論去,最后論出的人選,只有一人。

  趙禎!

  她們覺得,以向嫣的眼光、才學、家世、樣貌,也唯有宮里的妃位,又或者后位,才能安放下她。

  她們也知道向敏中比較中意寇季當女婿。

  但寇府沒有回應,向嫣也沒點頭。

  做不了數。

  可如今不同了。

  向嫣繡給以后夫婿的荷包,被寇季拿了,從向嫣身上看不到一絲惱怒。

  那就很耐人尋味了。

  她們的八卦之心瞬間燃起,追著向嫣、向家小妹,詢問具體細節。

  然后詢問完了以后,就把這件事傳給那些尚不知情的人。

  然后,不到一刻鐘,園子里參加詩會的人,全知道了這件事。

  也不知道誰傳話的時候,出了岔子。

  話傳到了最后,變成了向嫣愛慕寇季,私底下送了荷包給寇季。

  向嫣在聽到話被傳變味了以后,掩面而走。

  那些個愛慕向嫣的勛貴子弟們,卻炸鍋了。

  他們一個個盯著寇季,像是在看仇人一樣。

  變了味的話,自然不可避免的傳到了寇季三人耳中。

  寇季并沒有多做解釋。

  明明是向敏中那老倌干的破事,但他卻沒辦法宣之于眾。

  因為就算他說出來了真相,在場的人也不會信。

  向家閨女在汴京城里那是出了名的好,根本不愁嫁。

  多少人求著向敏中要娶向嫣呢。

  向敏中都沒答應。

  他縱然中意寇季,也不可能舍下臉皮,干這種又羞又臊的事情。

  范仲淹瞧著那些用看仇人目光看著寇季的勛貴子弟,嘴角含笑的道:“寇賢弟,最難消受美人恩,現在你感受到了吧?”

  寇季翻了個白眼,淡淡的道:“沒啥好感受的……”

  劉亨瞧著那些人火辣辣的目光,假裝怯怯的道:“他們要是一擁而上,想弄死你,我可不可以先跑?”

  他這是在調侃寇季。

  那些人要真一擁而上的話,他少不了出手,維護寇季一二。

  寇季又翻了個白眼,道:“他們要是真的一擁而上,我一定會躺平了,躺著不動,任由他們施為。”

  劉亨一愣,失笑道:“我倒是忘了,你身邊跟著一位不講理的高手。”

  那些人恨不得用目光把寇季戳的千瘡百孔,但真的沒有一擁而上。

  只是有人開口,讓寇季作詩,為難他。

  那些人一個個把自己說的很低很渺小。

  說什么自己是勛貴家里的子弟,平日里只知道舞刀弄槍,根本不會讀書寫字,想讓寇季這個文官,展示一下文采,讓他們見識見識。

  他們屬于那種睜著眼睛說瞎話都不帶眨眼的。

  剛才他們可是一個個爭先恐后的吟詩作賦,恨不得告訴所有人,他們一個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很多人總是覺得,古代的將門勛貴,大多都是那種不學無術,只會舞刀弄槍的肌肉疙瘩。

  其實不然。

  別的朝代如何,寇季不知道。

  但寇季身處宋朝,對宋朝那些將門勛貴家里的子弟,有著清楚的認知。

  將門勛貴家里的子弟,廢物、紈绔子弟,只有那么二三子。

  余者,皆是文武兼修的人才。166

  只是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被劃入到了武勛的行列。

  在這個重文抑武的年代,他們縱然有才華,也得憋著、忍著,不顯山不漏水,甚至對外還得裝出一副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的樣子。

  比如李惟賢那個小家伙。

  年紀輕輕,遠比一般進士知道的要多。

  在宮里陪趙禎讀書的時候,經常問的那些教他的官員們啞口無言。

  那些官員們需要擺出自己先生的身份,或者巧言詭辯,才能從他口下逃脫。

  妥妥的天才一枚,考個進士,那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但是他出身勛貴之家,縱然有才,也很難走文官的路子,只能懷著滿腹的才華,在勛貴行列里晃蕩。

  所以那些個勛貴家的子弟們說自己不學無術、不會讀書寫字之類的話,寇季一個字也不信。

  人家一個勁的貶低自己,只是為了等寇季吟詩作賦以后,好羞辱他、批判他。

  比如寇季做了一首詩,人家逐字逐句挑刺的時候,就可以說:“哎呀,寇兄弟,我一個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尚且知道,這個字用在這里不合適,你一個滿腹錦繡的讀書人,怎會不知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