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一百五十九章 拐點

  一月十五日,星靈集團開始開會,參會人員不多。

  圣光太陽能公司總經理于景杰極,副總經理梅成中。

綜合研究所總經理苗鴻發星靈科技公司總經理葛公明,副總經理火箭熊網絡科技公司總經理裴宏達集團財務總監周子儒集團法務部長關洪生  六個人加上高進,一起在會議室開會,總結今年的工作,順便討論明年的發展策略。

  于景杰先匯報了一遍圣光太陽能的情況,接著匯報了明年的安排。

  “老于,現在三條生產線已經滿負荷運行了嗎?”高進問了一句。

  “還沒有,目前只有兩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不過,我們的外貿單子在增加,級別將剩余一條生產線投入生產,也無法滿足今年的增長需求”

  “昨天,我接到了卡塔爾跟科威特兩國相關部門發出的邀請,邀請我們參加年初三月八日舉行的太陽能板招標會”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在阿聯酋那邊得到了印證,效率確實領先同行的產品”

  “一旦我們拿下了兩國的訂單,三條生產線絕對會滿負荷運轉”

  “另外,我已經安排人員開始招聘,組建國際銷售部,重點開拓歐洲市場”

  “我相信,以我們產品的性能跟價格,完全碾壓同行!”

  “如此一來,現有的生產能力就跟不上我們發展需要了。”

  于景杰有條有理的將事情講了一遍,高進慢慢的點了點頭。

  “高科技園區我們已經收購了,年后其他企業搬遷走,如何改造你做好準備了嗎?”高進又問了一個問題。

  “這個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年后三月份就開始動工.................”

  “目前遇到一個問題,一家德國的環保設備公司找到了公司,他們提供的環保設備各方面數據都比國產的要好上很多”

  “價格只比國內的高了百分之二十,設備使用年限比國內高了五年,我現在有點猶豫是不是采購國外的設備”

  于景杰將這件事匯報出來了,高進眉頭一皺,不應該啊,這點事還需要自己做主嗎,這完全是于景杰就可以決定的事情。

  思索了一下,明白了,肯定是國內產品的介紹人不是一般人。

  “國內環保設備是誰聯系你的”高進問了一句。

  “是相關部門的一位原領導牽的線”于景杰脫口而出,意思很明白,希望高進可以做出決定。

  “你記住,我們是私企”

  “企業經營乃至設備采購,必須以企業利益為先,任何情面講不得”

  “你回去跟德國這家公司聯系一下,將一些約定寫入合同,如果國內有人問你,你就說是我的決定好了。”

  高進直接將這件事攬過去了,于景杰是立刻答應,心里暗暗的松了一口氣。

  “另外,你安排一下,再采購三條生產線提前做好準備,我希望你們今年可以有一個非常大的增長”

  “開拓歐洲市場,價格提升一下,包括參加兩個中東國家的招標,價格一律不得低于十元一瓦”

  “太陽能板僅僅是光伏產業鏈的中游”

  “我希望你們擴展產業的上游,硅礦,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產業,下游光伏發電系統,光伏應用產品的開發”

  “只有自身掌握了上中下產業,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你回去做一下計劃,需要資金就給總部打報告。”

  高進將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了,于景杰瞬間就感覺到了壓力,想要完善上下游產業,這不是一個小工程。

  看出于景杰的狀況,高進補充了一句“我沒讓你一部到位,你可以慢慢的完善,第一步,先完善上游產業鏈,然后慢慢逐步完善下游產業鏈”

  “你身邊人手不夠就打報告,總部聯系獵頭公司給你配備副手,副手獲得你認可之后才能入職。”

  “我明白,必不讓董事長失望,我們會會就制定計劃,在完善產業鏈的同時,不耽誤企業擴張以及盈利”

  “有需要,我會提前給總部打報告。”

  于景杰認真的說出這句話,尤其是高進最后一句話,獲得于景杰認可之后才能入職,這句話讓于景杰安心了。

  高進一臉笑意擺擺手讓于景杰坐下來了。

  眾人心里都不敢小看圣光太陽能公司了,并不是所有公司一年都能賺三億多利潤的,也不是所有太陽能板都能高價出口到國外的。

  最起碼,現在星靈集團就圣光太陽能公司一家實現了盈利。

  接下來開始討論豐收農業公司,苗鴻發站起來進行匯報,當苗鴻發說道裁掉了百分之六十的研究員時,很多人都吃了一驚。

  都看了看苗鴻發,真沒想到這個外貌老實的人手會這么狠。

  “董事長,年后三月份第一批四十棟樓會進行交付,如果進行產業運作,就需要專業的人員負責,希望董事長早做安排”苗鴻發以這句話做了結尾。

  “這個你不需要擔心,我已經跟光輝國際聯系過來,年后就展開面試”

  “漢堡機械研究所也會在年后初八左右派遣一個小隊過來,完善工業化系統跟機械臂系統,采栽全部機械化”

  “蔬菜種植工業化,今年必須啟動,這一次,我們要驚艷全球!”

  高進一臉笑意說出這句話,在場眾人都帶著不解看著高進,除了關洪生,因為關洪生去見識過,知道蔬菜種植工業化是何等的科幻。

  如果真的成功了,哪怕是爆發核戰地面不適合人類生存,在地下生活,每天有新鮮蔬菜吃。

  苗鴻發的表情沒有輕松,看著高進說了一句“董事長,耗電這個問題還請董事長不要大意”。

  蔬菜種植工業化,耗電量可不是一般的高,比現在各地展開的高科技大棚種植蔬菜耗電量高多了,是其幾十倍的消耗量。

  “這一點你不要擔心,圣光太陽能手里一張大型光伏電站的牌照還沒有使用,就是留給這個項目使用的”

  “年后,就會展開建設,先將架子搭建起來,從此豐收農業公司用電不需要交錢。”高進笑著說了一句。

  光伏電站發電效率在原來基礎上提升百分之三十,足夠維持公司耗電。

  如果不夠,每棟大樓房頂還可以架設太陽能板,那么多棟大樓,也是一個極大的補充,高進已經考慮過這件事了。

  聽到高進這么說,苗鴻發安心了,既然董事長已經考慮到這一點了,自己就無需操心了。

  “對了,你上次跟我說打算對研究所進行改革,現在裁掉了這么多人你打算怎么改革”高進問了一句。

  “董事長,按照總部的規劃,綜合研究所是要搬遷到日早市的”

  “大坊市這邊我打算單獨劃出來,只進行農業方面的研究,不再進行其他研究,將生命光譜等項目全部分離出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密”

  “農業技術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在這一方面,我國全面落后”

  “雖然現在報道國內糧食連年增長,這是因為種地使用了太多的化肥農藥的緣故,還有就是增加耕地帶來的結果”

  “并不是技術有了巨大的提升”

  “尤其是袁隆平袁老的雜交水稻大規模種植,可謂是功德無量”

  “但是,高質量的農作物在我國還是很少,尤其是優秀的種子,更是嚴重缺乏”

  “我們掌握了蔬菜種植工業化技術,我們為什么不能將這種技術應用到種植方面,如此一來,我國從此徹底告別糧食緊張問題..............”

  苗鴻發進入狀態了,滔滔不絕的講起農業話的前景,讓高進跟其他人都聽傻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農業竟然有如此大的利潤空間。

  不需要多,只要苗鴻發剛剛說的能夠實現百分之十,就能帶來巨大的利潤,而且這個利潤是一年兩到三次。

  只要有人,利潤就不會減少。

  “好,你放手做,資金不夠就打報告,總部全力支持你。”

  高進帶著激動的表情立刻就表態了。

  苗鴻發的構想比自己的構想大多了,不僅僅局限在蔬菜方面,糧食,經濟作物....等等,全部都可以工業化運行。

  苗鴻發坐下來了,有高進的全力支持,苗鴻發身體內充滿了干勁,自己的理想完全可以在有生之年實現。

  接下來開始裴宏達匯報了,跟于景杰還有苗鴻發比起來,裴宏達的匯報缺乏了技術含量。

  外賣市場的根本就是砸錢,只要你有錢,誰都可以玩,沒什么技術含量。

  或者說,唯一的技術含量就是看誰能忽悠來巨額的投資。

  “你為什么說外賣市場的拐點在八月份”高進很好奇的問出這句話。

  裴宏達竟然預測外賣市場三家大戰會在八月份出現拐點,這個分析是怎么來的,高進非常的好奇。

  “董事長,袋鼠公司在美國上市,八月份就是股份解禁的月份”

  “袋鼠公司雖然股票上漲,企業估值也在上漲,卻無法改變一點,那就是無法盈利”

  “到目前為止,袋鼠公司每個月的虧損都在三十億以上,我不相信美國的財團會繼續為這個看不見盈利希望的企業繼續投資”

  “再繼續投入,我相信他們只要不傻,是不會繼續做的”

  “想要挽回損失,他們肯定會在年后慢慢的拉升袋鼠公司的股票,等到了解禁期,一舉拋售手里的股票來挽回前期投資損失”

  “說不定他們還能撈上一筆,至于袋鼠公司能不能維持下去,我相信這些美國財團是不會在乎的”

  “反正他們的損失已經找回來了”

  “如果沒有外來資金支持,我相信李星會考慮自己的后路,他肯定會想辦法撈一筆脫身,來維持自己富豪的身份。”

  裴宏達非常冷靜的將自己的分析說出來,包括高進在內,所有人都非常的震驚,心里都明白,裴宏達說的這種情況發生概率不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