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八章 萬世不衰

手機請訪問  “大明如果想要永遠屹立在天下之巔,在朕看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要盡全力發展科學技術……

  什么是科學,什么是科技朕就不解釋了,但朕可以隨便說說。

  比如我們的祖先在茹毛飲血的年代,他們手里拿著石頭打造的武器,如同野獸一樣吃著生食和野菜。

  可當我們的祖先歷經多年的摸索之后,他們學會了煉銅、煉鐵,學會了生火,于是人類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這便是時代的進步,朕將這種進步稱之為科學的進步。

  時至今日,大明文教鼎盛,各行各業發展一日千里,民間的百姓卻依舊在摸索著前路的方向。

  為了縮短摸索的時間,朕開辟了通州工業園,建立了科學研究所,在哪里的匠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悉心探索下,工業園內有了煉鋼廠。

  這座煉鋼廠生產的鋼鐵,一年的產量抵得上往常大明所有煉鐵作坊一年的產量。

  他們研究出了新型的紡織機,一臺紡織機能紡的紗抵得上幾十名紡織女工,研究改良了火器,于是有了獨石口的大捷……

  醫學生們的潛心研究,已然能順利的割除掉腸癰,而在這之前,腸癰還是不治之癥,面對難產的婦人,醫學生們可以剖開婦人的肚子將胎兒取出,至此母嬰俱安……”

  這話聽在滿操場學子的耳朵里面就有那么點駭人聽聞了,開膛破肚取胎兒?

  這怎么可能!

  倒是在場的官員臉上沒絲毫表情,畢竟醫學生為皇后剖腹取子的事在官場不是秘密,不過只知道當時皇后已是命懸一線,皇帝也是拼死一搏。

  可不管搏還是不搏,皇后活了下來,長公主也是安然無恙,這就是神跡!

  至于什么男女大防,褻瀆圣體這些就算再古板的書呆子都沒人提,畢竟事急從權,難道讓皇后活生生難產而死,而且還是一尸兩命?

  真要那樣,皇帝一怒,還不知道多少人要給皇后陪葬。

  “朕說的這些都是科學的進步,朕可以告訴你們,如今通州的科學研究所正在研究的是些什么?

  他們現在研究一種能夠裝載數十萬斤的車子,這種車子一旦問世,便能馱著數十萬斤的貨物或者人,日行千里,而且還不需要花費多少人力。

  這種車子如果誕生會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大明的貨物轉運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運用在民間,運用在軍事上面的效果可想而知。

  他們還在研究用鋼鐵打造的巨艦,如果有這樣的鋼鐵巨艦,那么海上的風浪將會不值一提,大明的步伐將會延伸到天下的每一個角落。

  還有軍工……朕說這些就是要告訴你們,朕創建燕京大學,最終的目的不是為大明培養多少的官員,而是為了培養各行各業的精英,讓你們以后能為了大明的崛起貢獻出自己雄厚的力量。

  多的朕便不多說了,朕寫了一篇文章還編纂了一本書,朕將這篇文章送給燕京大學的每一位學子,送給大明所有想要為大明崛起而努力的讀書人,至于編纂的書乃是一本啟蒙書,大伴……”

  任興連忙上前,待朱厚煒離開,便徑直走到喇叭前面高聲說道:“陛下所作文章,名為《少年大明說》!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朱厚煒背誦不了全文,但是里面經典的句子還是記得很清楚的,于是將這些句子給摘出來,再加上自己模仿寫的,便有了這篇《少年大明說》……

  對于皇帝的文采,朝中的大臣還是非常不屑的,畢竟朱厚照和朱厚照兄弟都是一個德性,一個喜歡練武,一個喜歡整天鼓搗匠作,唯獨對儒家經典不感興趣。

  這樣的皇帝能寫出什么樣的錦繡文章?

  但是沒想到,這篇《少年華夏說》一出,頓時讓在場的重臣驚為天人!

  整篇文章氣勢磅礴,文采雖然一般,但是句句振聾發聵,不要說是在場的學子,就算他們這些老頭子聽在耳朵里都有一種似乎血脈被點燃,升起一股拼死為國的激情。

  好文章!

  不過眾臣還是不太相信這樣的文章會出自皇帝的手筆,這就跟皇帝當初在杭州時參加那不知所謂的花魁大賽時候的表現一樣,滿朝上下的主流意見,都是皇帝身邊有捉刀代筆的大才!

  可惜沒有證據,既然沒有證據,那么這篇必然會流傳后世,名垂青史的雄文也只能冠以皇帝之名……

  可惜了,眾臣心里面沒來由的升起這種無比荒唐的念頭。

  但是眾臣并不知道這《少年大明說》不過是開胃菜罷了,后面的才是能把他們震傻的重頭戲。

  大明的啟蒙讀物不少,比如《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等等,對于眾臣而言,這些就已經足以讓孩童識字啟蒙了,皇帝還要弄一本啟蒙書出來,純粹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更何況既然是啟蒙,那么要是作的不好,有前面那些啟蒙書在,皇帝就不怕貽笑大方?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任興一口氣將《增廣賢文》念完,群臣徹底傻了,呆滯的站在那里如同石化,先前的質疑和不屑仿佛狠狠的抽了他們一個大嘴巴子。

  這是啟蒙之書?

  這是警世之言!

  文中的每一句話似乎都蘊藏著至理,細細品讀,讓人震撼。

  在場的重臣可都是大明讀書人階層頂端的存在,哪怕只是聽了一遍,都能立即體會到這書中蘊藏的巨大價值。

  著書立說本就是每一位讀書人這輩子最大的追求,可現在看看,豈能不讓他們汗顏的五體投地!

  可以說,當今圣上就算沒能實現大明中興,可只要有這本書傍身,也足以名震千古,萬世而不衰!

手機請訪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