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5章:孔家不孔

  “孔家……”

  “這是要造反嗎?!”

  天子震怒。

  用膳的殿內,除了朱見濟以外,其他人都驚慌失措的跪了下去。

  他們第一次見皇帝發這么大火。

  前面太子病重,那是焦慮。

  而這次,只是單純的被氣到了。

  “父皇莫氣,王竑和盧忠他們,已經派人圍了孔府,那些管不住嘴的人,都已經被控制住了!”

  朱見濟安慰著好爸爸,替景泰帝撫摸胸口,疏通悶氣。

  “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些大臣天天拿這個來說,結果孔家人自己都不當成一回事!”

  景泰帝氣極反笑,抬手把桌子上的碗筷酒杯統統掃了下去。

  氣到連兒子的安撫都沒用了。

  想當初,景泰帝被臣子們用“正統”二字壓了多久?

  他早就受夠了這個東西帶來的委屈!

  但景泰帝還是忍了,每次大臣拿著類似的道理來勸諫,他認真的聽,光是筆記都讓人記了不少。

  結果呢!

  一直打著這個招牌的孔家人自己卻根本不遵守!

  都是放屁!

  “那群家伙還有臉彈劾王竑?”

  “阮伯山,你帶著東廠的人過去,都給朕抓了!”

  “朕倒要看看,他們是忠于朕這個大明天子,還是那曲阜的‘無冕天子’!”

  朱見濟沒有阻攔。

  于是阮伯山只能接過這個苦差事——

  他雖然是一條忠犬,但皇帝有沒有想過,彈劾的人可是來自全國各地,他怎么抓的完?

  罷了,

  替皇家辦事,最重要的是忠心。

  既然命令如此,那他就辦。

  于是阮伯山帶著東廠的人馬出皇宮,檢搜京城,按照朱見濟之前記好的名單,將相關人員一個個的抓去大牢。

  這群人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一看找上門的是群宦官,先是袖子一擺,露出鐵骨錚錚的姿態,氣沉丹田的大喊,“閹黨殺人了!”

  “這嘴比我還能放屁呢!”

  阮伯山嫌棄的捏住鼻子,讓人把對方嘴堵了,然后繼續抓新的目標。

  這樣的行動,自然引起了京城官員的大為震驚。

  像這種大規模的抓捕官員,在景泰朝非常罕見。

  此前考成法抓人,那是官員考核沒過,有名有實的把人擼去牢里,流程走的很完整。

  可現在這情況,顯然不是他們工作出了問題。

  看著橫行于大街的東廠和錦衣衛們,官老爺算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景泰帝的憤怒。

  原來這位好脾氣的皇帝發起火來,真的會打死人的!

  第二天早朝,被彌漫京城的殺氣震懾過的臣子們顯得頗為安靜。

  東廠的皇家私犬們只在昨天瘋狂的發動了一次,那磨牙吮血的模樣讓人回憶起了當初王振還在的時候。

  才過去六七年,他們就在景泰帝的“善于納諫”下遺忘了這種畏懼感覺。

  現在重新一刺激,倒是跟澆了頭冷水一般。

  只有于謙這樣的大臣敢于發問,“昨日在京中大索群臣,時至如今,東廠與錦衣衛仍在搜查,敢問陛下,可是京中出了差錯?”

  是有人叛亂?

  還是皇帝被太祖附身,要跟臣子們玩個刺激的游戲?

  “無有差錯。”景泰帝這次沒有讓兒子出聲,自己先朗聲回道。

  他仍舊含有怒意的聲音在奉天殿回蕩。

  “只是朕心里不服!”

  他嘩啦啦的推倒旁邊桌案上堆著的奏疏,奏疏順著金臺的階梯滑落到了于謙腳邊。

  于少保拿起來看了一眼,大膽翻開,發現講的是此前沸沸揚揚的彈劾王驥辱殺衍圣公的事情。

  他對此不解。

  朝堂上參與過內閣會議,幫皇帝處理過奏疏的閣臣都低著頭不說話,顯然是知道了彈劾的后續故事。

  然后于謙繼續彎腰撿奏疏,看了一份又一份,直到看到王竑所寫的報告時,才定住了目光。

  他看的呼吸急促,讓其他人也好奇這份奏疏的內容。

  害怕繼續看下去讓心臟受不了,于少保拍的一聲將奏疏合上,和皇帝一塊黑了臉。

  “若王竑所奏不假,那孔家……其罪當誅!”

  作為一個強硬派,于謙說話從來都愛往重了說。

  但是說要干翻孔夫子這事,就有點過重了!

  不過由此想來,估計也是個昨天東廠的出動有關。

  臣子騷動起來,請求皇帝公布原因,以免自己繼續提心吊膽。

  景泰帝揮手示意,于謙于是將奏疏傳給鴻臚寺官員,讓他們用大嗓門給朝臣們念一念。

  孔家的放肆言行,全都被曝光于朝臣面前。

  景泰帝再次遭受感情上的詐騙,難受的在龍椅上抱著胖兒子取暖。

  其實像這種對著大臣哭訴“朕被騙了,騙得好慘!”的事情,皇帝做起來還是很丟人的。

  景泰帝此前便不想把這樣的丑事公之于眾,只是想調動錦衣衛和東廠這鷹犬來處理,但朱見濟勸住了他。

  “凡事行來,都講究光明正大。”

  “孔家人就是因為說一套做一套,方才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父皇既然想要懲處他們,就得讓天下人知道孔家做的惡事,不然對方倒打一耙,也是做的出來的!”

  讀書人嘛,

  不要臉的!

  可既然對方不要臉,那皇帝還給孔家保留臉面干什么?

  老朱家流傳于民間的各種話題也算豐富了,像太祖馬皇后的大腳、太宗的“誅十族”、以及宣德皇帝的斗蛐蛐,都屬于民間政客的談資。

  也不差景泰帝這一個了。

  所以最后丟臉的,只會是天下讀圣賢書的家伙。

  誰讓他們把衍圣公捧的那么高?

  現在衍圣公犯了錯,還是“不敬君王”這種底線錯誤,該不該罰?

  衍圣公那虛假的光環,必須破碎!

  在原來歷史上,嘉靖帝曾經對曲阜世代被孔家人掌控很不滿意,企圖自己任命曲阜縣令,結果被臣子用“天底下誰的道德比圣人子孫還好?”的理由給懟了回來。

  大明后世罕見的能把控朝局的皇帝對此都感到無奈。

  如果朱見濟不利用這件黑料把孔家壓下去,那舊態復萌又有多遠?

  而且除了朱見濟轉告好爸爸的事情,還有盧忠新翻出來的一件事——

  在孔彥縉在大庭廣眾之下,于孔廟咽氣的時候,盧忠就意識到他必須把這件事鬧大,才能取得良好成果。

  “衍圣公”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弄死衍圣公的影響力也很大。

  所以盧忠無法保證,當天下讀書人對著皇帝施壓的時候,他的主人會不會再次拋棄自己。

  只有把孔家的污點挖個干凈,讓他們死活都翻不了身,讓天下知道點道理的人都不敢為他們說話,那自己才算真正的安全。

  所以盧忠除了拷問孔家人,還讓人去周邊搜尋相關黑料。

  然后,便有了今天凌晨快馬加鞭送回來的這封嶄新奏疏。

  根據盧忠調查,蒙元之時的沙河縣中,有一個叫做孔天鐸的人,屬于孔家族譜榜上有名的圣人之后,企圖求官未果。

  這聽起來還算正常。

  可等念到這位孔天鐸曾孫之名的時候,所有人都沉默了。

  塔識不花,

  這個顯而易見的蒙古名字,是孔天鐸的曾孫所有。

  而他完成了曾祖父的愿望,改成了蒙古名后,成功擔任了蒙元蒙古字學教授。

  聽到這里,朱見濟都仰天長嘆。

  這還沒到韃清拿著刀逼人剃頭改名當包衣的時候吧?

  就因為想給蒙古人當官,孔家就有人主動改名換姓了?

  奇葩!

  終于,在樁樁件件擺出來的情況下,有官員羞愧的抬袖掩面。

  六科中又有熱血的言官主動出擊,“孔家何以稱‘孔’?!”

  “此等無恥之徒,竟然享受了我朝百年恩賞!”

  “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