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01章:鄂爾多斯部

  其后,又有其他衛所派人前來,一邊哭訴自家“家底淺薄”,一邊試探朝廷底線,看這次打韃靼,大明是作秀還是真心,準備的又是如何。

  宋誠懶得跟他們玩文字游戲,最后只是冷臉讓他們按照旨意去做。

  等到后面,兩萬助軍和糧草齊全,關西七衛也各自派人過來,讓宋誠清點檢閱。

  安定衛只派了一千七百來人,不過附加的奴隸跟糧草充足,其人馬也是頗有精神,可見還是有些誠意的。

  阿端衛到處搖人沒成功,只來了一千左右,不僅軍容遠遠不及安定衛,其中還有不少老弱,連糧草軍需,可能還要蹭一蹭朝廷的。

  不過還有比他們更過分的,讓阿端衛表現的不至于太糟糕。

  像曲先衛,一直都是關西七衛中的刺頭,劫掠事件中,它作為主角的概率最大,按理來說家產不少,結果拖拖拉拉的,只比安定衛多了一百人,愣是不湊到兩千,看上去軍隊的戰斗力能跟阿端衛并列,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為之。

  哈密衛更別說了。

  忠順王都死的絕嗣,國內動蕩不停,其執政王母更是也先之妹,不可能完全順從中央旨意,于是只來了一千五百左右,各個種族都有,明顯也是臨時湊起來的。

  梁白開看了,都擔心這千把人打著打著,自己就互相攻擊起來。

  打敵人也打隊友,這可是哈密衛的老傳統了。

  其中能滿員到來的,只有罕東衛、赤斤蒙古衛和罕東左衛三個。

  其中罕東衛也是打劫小能手,不過人家專注打劫的對象是烏斯藏,每次都給隔壁的藏人搶的一頭羊都不剩下,屬于七衛中的有錢人。

  雖然對大明的旨意也不怎么聽,但在出兵一事上,還是不敢耍手段的。

  重點是這次的“兩千”,對比起七衛來說,其實并不過分——除了真的窮鬼拿不出來之外。

  所以可以想象,只是這一次調動,就讓多少人登上了朱見濟的黑名單。

  等打完韃靼,皇帝就要給他們發福利了。

  而赤斤蒙古衛卻是朝廷的忠實走狗,當年哈密勾結瓦剌企圖進攻嘉峪關,就是有他們告發的功勞在,其后宋誠鎮守甘肅,赤斤蒙古衛也極為配合。

  而罕東左衛,則是考慮到自己是新來的必須投誠,才顯得非常積極。

  因為在原本的關西七衛中,是沒有“罕東左衛”的,他們所在的地方,原屬沙州衛。

  不過沙州衛也是命途多舛。

  先是為哈密衛所侵,被迫遷移故地,好好的衛所整的跟個難民一樣,由此沙州衛駐地空虛。

  在正統之時,其內部又出現叛亂,部分人跑去了哈密趟渾水,剩下的人仍舊在內斗。

  其首領跟瓦剌勾搭在一起,引得官兵進發征討,最后使得沙州衛徹底廢掉,被罕東衛來人班麻思結所占據。

  朱見濟登基之后,考慮到沙州衛既廢,罕東衛明顯勢力漲大,需要分化,干脆下旨成立了罕東左衛,令其一分為二。

  所以這個衛所,到現在也才成立了三年。

  根基不穩,自然需要朝廷支持。

  宋誠對于這幾個衛所,態度還是挺好的。

  只有柳承慶在旁邊撇嘴,“班麻思結可真是個老狐貍,這次竟然聽話了。”

  他本來還想著趁機把這人給干掉呢!

  班麻思結作為罕東衛出身,先是占了沙州衛的地方,被后者嚴肅抗議后仍然死皮賴臉。

  還跟赤斤蒙古衛中的叛徒勾結過,企圖將之吞并,同時還趁著哈密內亂不止,多次前往那邊劫掠。

  之后也先勢大,還暗中聯系,被朝廷發現后,嚴令其返歸本土,結果班麻思結置之不理。

  最后為了防止其在大明抗擊瓦剌時搗亂,朝廷還捏著鼻子給他封了個都指揮使。

  由此可見,班麻思結本人是個很有野心的。

  梁白開在嘉峪關外游走之時,不止一次聽說過這人的事跡。

  宋誠自然也看得出,此人是眼下關西七衛中最難馴服的野狼。

  所以朱見濟會在此前給人分出個罕東左衛管理,然后又任命別人擔任罕東衛指揮使。

  畢竟把地盤劃分好了,那班麻思結就不能夠兩頭都控制,擴大自己的勢力了。

  本以為這次搖人,班麻思結不會響應召喚,或者跟別的衛所一樣陽奉陰違,濫竽充數。

  沒想到對方到底是能為關西一時英杰的人物,通過朝廷的各種動作,判斷出其中有詐,沒有上鉤。

  柳承慶就希望這人能在后面打仗的時候犯點錯,讓他能抓到把柄處理了。

  “罷了,不用管他!”

  宋誠呼出一口氣,“關西到底就那么大的地方,班麻思結再豪橫,也只能在水塘里蹦噠。”

  “他服帖則雙方無事,不服便有朝廷雷霆之威加之……反正結果總是不言而喻的。”

  誰敢跟現在的大明掰腕子?!

  “我們更要關注一下這個鄂爾多斯部。”

  停止了對關西七衛的討論,宋誠帶著眾人來到制作好的沙盤前,指了指河套地區的寶日陶亥地區。

  “韃靼此前的情況我們講過很多遍了,以大明的國力跟這群內戰多年的家伙打,不成問題。”

  “所以這次打仗要追求的,不只是打勝仗,還要求戰果!”

  有的時候,戰場上成功不代表戰場外也能成功。

  在開戰之前,朱見濟就親手寫信傳給了宋誠,告訴他力求利用這次戰事,將中原和西域的通道徹底打開,并且掃除不穩定力量,保障大明西邊的長治久安。

  陸上絲綢之路的西段雖然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而被截斷,但中國的貨物對于中亞地區的人來說,還是非常受歡迎的,所以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其實并沒有斷絕。

  從中唐到此時,一直都有持續,只是交流有深有淺罷了。

  但之所以呈現出一種半死不活的狀態,主要原因還是戰亂。

  對朱見濟來說,西邊不安分下來,那就很妨礙大明的商人去那邊賺錢。

  誰想去一個天天飛流失,處處有劫匪的地方做生意啊!

  要不是因為中外貨物轉賣的利潤過大,估計這商隊都不會來了。

  這一仗,就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就像開海后朱見濟要求下海的水師清除剛路上的海盜一樣,他也要求大明士兵們把通往西域的“劫匪”都給打掉!

  可宋誠還不止滿足于此。

  除了西域,他還盯上了韃靼那邊。

  只是清除內遷入漠南這邊的蒙古人還是不夠的,要把他們的信仰給滅掉!

  鄂爾多斯啊……

  那個據說世代供奉著蒙古人圣主成吉思汗“八白宮”的部落。

  作為當年從蒙古各萬戶、千戶長中選派對成吉思汗最忠誠的人員所組成隊伍,這個部落對于蒙古帝國的信仰從來沒有改變過。

  在朱太祖追亡逐北之時,部落逃跑都沒忘記帶著祖宗傳下來的使命。

  現在他們到了韃靼,因為身份特殊,竟然還脫離了那個內斗圈子,扎根在了河套地區。

  在原本的歷史上,鄂爾多斯部率隊遷入河套還得再過幾年,可在這邊不是被朱見濟插手了嗎?

  瓦剌和兀良哈都內附大明,原本能崛起稱雄一段時間的孛來和毛里孩,一個被殺一個流竄,已然讓本就不行的蒙古局勢雪上加霜了。

  鄂爾多斯部落也由此加快了遷移的步伐,一路往南,來到了水土豐美的河套。

  宋誠想著,如果能夠把這個象征著“偉大成吉思汗”的部落給殲滅掉,會不會讓蒙古人的精氣神再垮一截?

  想想都有點興奮!

  既然他繼任了西寧侯,那就該幫大明完成真正的“西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