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24章:宗系辯誣

  面對李秉和項忠的強硬態度,朝鮮方面感覺非常難受。

  但他們在清繳女真的行動中,已經見識過了大明天兵的威力,自家的兵馬也還在遼東土地上,要是真惹怒了大明,指不定能直接打起來。

  此次響應號召,朝鮮發了一萬左右的兵馬,可以算是“舉國之力”了,本意就是來擴張下自己的領土,同時為君主李瑈緩和下國內矛盾。

  要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葬送了這么多有生力量,朝鮮代表又有何顏面去見李瑈?

  所以他們不敢當面駁斥李秉這個天朝大官,只是纏著他跟項忠,還動不動去趙輔張懋那邊哭訴。

  四個人都對其表示厭煩。

  特別是張懋。

  他忙著處理完最后的事情,回去參加皇帝的大婚,然后再迎娶公主呢,哪里能在朝鮮身上浪費時間?

  于是等再被這群人纏上,吵得耳朵發疼時,張懋直接發了怒氣,“當今天子意欲復漢唐故土,別說遼東全境和太白山了,即便是爾等之地,亦是漢代四郡罷了!”

  “若非顧及宗藩情誼,以爾等對遼東的賊心,我自當請示天子,領兵討之!”

  “如此糾纏不清,矯情至此,難怪爾朝君主能弒殺四王!”

  前面兩句已然讓朝鮮使者嚇得冷汗直冒,最后一段話更是完成了會心一擊。

  后者被張懋不耐煩的罵了一頓后,竟然情緒崩潰,哭著跑了。

  而且一跑還回去了朝鮮,對著景福宮里面坐著的李瑈無比委屈。

  為何如此?

  實在是因為張懋的最后一句,牽扯到了朝鮮君臣心頭的傷口——

  宗系辯誣。

  由于這個玩意兒,讓朝鮮王朝自打建立以來,就面臨著政權合法性的巨大問題。

  因為朝鮮的開國君前任主李成桂是依靠兵變和政變而推翻高麗王朝的。

  如果這事情放在中國,那見過識廣的士大夫們根本不會太驚訝,只會為舊王朝哀嚎兩句以表同情,然后迅速的擦干眼淚,跪拜新皇。

  畢竟中國的歷史太久了,中國的版圖也太大了。

  這樣的土地上,數千年里不知道孕育出來了多少英雄豪杰。

  而英雄越多,他們之間的競爭也會越發激烈,龐大的疆域也給他們的表演提供了廣闊舞臺。

  所以在中國,改朝換代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對于小國來說,因為國土和人才就那么點,所以統治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比如被李成桂取而代之的高麗王朝,就建立了四百多年,硬要四舍五入,都能自稱五百年了。

  漫長的統治,讓朝鮮半島上的人都習慣了“高麗”,結果突然一下子,高麗沒了!

  這怎么讓人一下子就接受?

  遙想當年,元亡明興,原本世代為蒙元女婿的高麗王朝思考良久后,最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向明朝朝貢,并且接受其冊封。

  老朱同志對高麗非常滿意,覺得高麗“人知經史,文物禮樂略似中國,非他邦比”。

  有這么一個建國時間長,社會發展水平也不錯的小弟投奔,讓新生的大明臉上倍有面子。

  然而不久之后,高麗親元派代表人物李仁任弒殺其王,另立傀儡,投向北元的懷抱,甚至還派出軍隊,要“反明復元”。

  而那支軍隊的主帥,就叫做李成桂。

  老李覺得打明朝他有點怵,但打老板還是很行的。

  于是他率軍返回干趴了原來的高麗君臣,立了兩個傀儡過渡一下后,果斷的篡了位,給了高麗上下一個大驚喜。

  如此行事,李家的統治自然不會很輕松。

  而眾所周知,轉移國內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外出擊。

  李氏朝鮮建立后,一邊對宗主國大明進行外交服軟,然后又在兩國邊境上不斷的主動出擊,攻擊老朱在半島北部設立的鐵嶺衛。

  撮爾小國,竟然有兩幅面孔!

  李成桂,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朕不知道的?

  朱太祖為此眼睛一瞇,冒出了殺氣。

  既然姓李的要跟老子玩,那咱就跟了!

  于是,老朱便給他們來了一場“輿論風暴”。

  作為一名創建了錦衣衛,還多次利用高麗內部斗爭分化其和北元聯系的雄主,朱太祖特意派人去朝鮮譴責“李成桂跟李仁任父子二人連殺四主”一事,并且表示只要朝鮮表現的一點不好,他就要派兵過來興師問罪。

  李成桂莫名其妙就多了個爹,之后怎么解釋“此李非彼李”,朱太祖還是“老子不聽!”

  他就是趁著這個機會,故意傳出這個謠言,將之作為道德禮制上的把柄,通過外交戰術,對李成桂立國的合法性進行規訓和牽制,使其不得不依靠明朝的冊封,以此彰顯大明在東亞的權威,也借此考驗新興朝鮮對明朝的態度。

  我說誰是你爹,你就乖乖給人磕頭當兒子!

  可你要是表現聽話,你屁股下面的位子就能好好坐著。

  哪怕朝鮮半島上,因為朱太祖一手主導的輿論風暴,已然對李氏朝鮮抗議不已。

  在此之后,朝鮮才徹底服氣,乖乖低頭。

  當然,關于“誰是我爹”這樣的大事,還是很有必要糾正的。

  畢竟李成桂篡位之時,是把李仁任給宰了的,難不成在“弒殺四王”之外,還得多個“弒父”的污名?

  從洪武到乾圣,朝鮮持續不斷的派遣使臣過來,企圖把這個問題申訴清楚。

  對于朱見濟來說,這又是老祖宗給他留下來的恩惠之一。

  因為朝鮮方面為了給自己正名,在信奉程朱理學的國內坐穩王位,伸張法統的同時拉攏國內的儒生勢力,是在這事兒上下了很大功夫的。

  每次有使者過來,都會給大明君臣附贈大量的財物珍寶,相當于增加了外匯。

  而大明這邊跟他裝糊涂搞拖延,就一直能白嫖朝鮮。

  所以說,宗藩制度就是好。

  前期投入一些,讓別國從上到下都學習中國的思想文化,轉而就可以通過灌輸過去的道德觀念影響這個國家,甚至怎么欺負,別人都覺得理所應當,甚有道理……

  后世的“殺熟”,誠不欺我!

  “朝鮮那邊,也正在派使者過來,據說其國主李瑈對李秉言論,極為憤慨。”

  盧忠對朱見濟匯報道。

  這近十年來,在他和東廠的共同努力下,朱見濟手里的情報網擴大了不少。

  隨著大明開海后在各國做生意,錦衣衛也被投放去了那邊,為朱見濟進行實時新聞轉播。

  “來了就讓他等著!”

  “朕忙著大婚,不要拿這種小事來壞這等好事!”

  朱見濟不在乎的把手里的文學著作翻過一頁,吩咐下面人道,“朝鮮只是小國,想拿捏它,大明有的是手段。”

  “遼東那邊既然已經平定,那就讓李秉暫領遼陽布政使司總督,兼職軍政,給朕在旅順修個新港……項忠則是為遼東布政使,坐鎮通遼,一兩年內,要把大明在那邊的路修好。”

  旅順可是一個好地方。

  位于遼東半島西南端,擁有天然的港口優勢。

  一旦修好,在軍事方面,就可以和天津港和已經在著手修建的青島港互相呼應,扼守渤海黃海,為臨近海邊,缺少陸上拱衛力量的大明京師提供良好的防衛力量。

  更重要的是,旅順距離朝鮮和日本都很近,等大明海軍再擴張一點,派出軍隊常駐旅順,朱見濟就可以在東亞隨便收狗了。

  要知道,乾圣皇帝最大的愿望,就是讓天下諸國都享受到來自大明的福報。

  天底下有什么事情,比當大明的狗更好呢?

  而且旅順港口修成之時,遼東那邊差不多也恢復了生產。

  東北黑土地的肥沃,能夠給大明提供新的糧食來源。

  出產于遼東的眾多物資,可以通過旅順港轉運到北京,大大的緩解京城的糧食壓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