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7章:出兵的安排和鞏珍回國

  乾圣六年剛剛開始的兩個月里,朱見濟召集了兵部、五軍都督府等有關人員,多次商議起了今年出征亦力把里一事。

  按照皇帝的說法,中原王朝從晚唐至今,已經失去西域太久了,以至于曾經在史書中繁榮無比,處處充滿歌舞的西域大地,也被蒙古人糟蹋成了如今荒涼的模樣——

  雖然這種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氣候的變化。

  唐朝的水熱適宜變成了大明朝的小冰河期,讓西域的河流干涸了無數。

  而水作為生命之源,它在西域不斷的消失,自然也讓過去適宜人生活的城市不得不荒廢,當地人為了追逐水源,從此不斷遷移。

  一定程度上,也有中原王朝中斷了對西域文化經濟等各方面輸出的原因在。

  歷史在后世已經證明了,雖然儒家構建的思想社會體系確實存在不少問題,乃至于在后期發展停滯后僵化的讓人窒息,但對比起其他地方自己折騰出來的玩意兒,已然算是很發達的文明了。

  西方的海盜邏輯在他們走入工業時代后沒有得到改變,穿著一身光鮮亮麗的衣服,主打的卻還是搶劫別人那一套。

  只有受過儒家文化影響的東亞幾國,才能靠著自己的努力,在不劫掠他人的前提下做出點成績。

  甚至擱東亞是小國的,放西邊都算大力水手,能稱霸一方了。

  要不然,東亞怎么會被稱之為“怪物房”呢?

  中原文明在內卷,不再輻射西域后,那邊的社會情況也跟著退化起來。

  畢竟沒有老大哥帶著一塊補課提高成績了。

  但這并不妨礙朱見濟把西域的社會文明退化,拿出來說是蒙古人弄出來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蒙古的統治有多么垃圾。

  蒙元在有無數漢官參與下,朝政都治理的一塌糊涂,更何況其他汗國?

  所以大明攻打亦力把里,除了收復漢唐失地之外,還有此等理由。

  是師出有名的!

  大明不是給西域帶去戰爭的,而是帶去更好生活,是去解放那邊的人的!

  帖木兒帝國方面最后的回信還沒有過來,不過根據此前的幾次溝通,朱見濟和卜塞因分別作為兩國的最高統治者,都確定了今年出兵一事,并且都覺得五六月是個好日子。

  只是再具體的時間和行動,需要敲定。

  不過太詳細也沒必要,只要能保證兩國是在同一時間出動的就好。

  畢竟等戰事一起,以這個時代的通訊技術,基本是各打各的,中斷聯系的。

  到時候,一東一西的把亦力把里當夾心餅干對待,能啃下多少肉,就得看雙方的能力了。

  “一定要把好關西修路這個關口……交通方不方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打仗,還有打完以后的治理,如果道路不通,是會弄出大問題的。”

  “打的話……土魯番地區必須拿下來,那是一塊好地方,能耕能牧,以后安排人去屯田也方便。”

  朱見濟對著繪制出來的大明關西行省和亦力把里大致地形的地圖指指點點,跟邊上的大臣們說道。

  性格跳脫如徐永寧都在認真聽講。

  “等到春耕完成,大軍就要出動,等會再讓人去罐頭廠看看,不要落下東西!”

  罐頭廠,這是朱見濟在為鞏珍的船隊準備了一批玻璃罐頭后,覺得這玩意研究一下可以大批量產,有利于行軍打仗,便下旨開辦的皇家新業務。

  眼下,以“皇家”為前綴的廠子是越來越多了。

  而罐頭廠那邊也辦的順利,以大明此時的鋼鐵制作工藝,完全可以做出密封小鐵罐。

  原材料也好收集。

  地方上的農莊基本都會弄個養雞鴨的場子出來,大一點的農會還會去養豬,這就為罐頭軍糧的制作提供了穩定的肉類來源。

  朝廷以市場價收購農會里的產品,百姓們也能上賺一筆錢。

  罐頭可以存放長久的時間,體積也輕便,搞定一次,倒是能夠大大緩解行軍的后勤問題。

  這次打的是滅國之戰。

  而且比起之前打瓦剌韃靼和遼東,戰列線拉的更長。

  畢竟一切政令都是從北京出發去的,而東北和大漠南北,顯然比西域更接近帝國的中心地區。

  所以準備多一些,問題就能少一些。

  “朕也只能做到一點了……御駕親征,宮里宮外的都不讓去,太可惜了!”

  說完這些安排,朱見濟又怨念起了自己無法跟著過去,見識亦力把里的覆滅。

  他并不害怕御駕親征。

  誰讓老朱家比起得了軟骨病的趙家人更硬氣些?

  從太祖起,大明的每一任君主基本都參與過戰事。

  仁宗一個大胖子,那也是指揮過靖難時期北平保衛戰的,宣宗跟太宗一塊征討了漠北。

  至于土木帝……不提。

  像朱見濟的親爹景泰帝,那也是個敢在北京保衛戰時,出城跟瓦剌軍隊對剛野戰的血性男兒,勤勤懇懇的拼命給弄出這局面的大哥擦屁股。

  所以對朱見濟自己來說,他不上戰場走一走,實在是缺了點什么。

  可杭太后她們一聽皇帝想御駕親征,哪怕只是過去當個吉祥物鼓舞士氣,也哭紅了眼睛,不讓朱見濟干這事。

  “你膝下連個皇子都沒有,到時候若是有丁點差錯,我如何下去見你父皇!”

  “你若是過去,也只會紙上談兵,有何益處?學你伯父嗎?”

  為了阻止兒子過去,一向溺愛朱見濟,并且對兒子水平總是抱有信心的杭太后都翻了臉,狠心點起了兒子的不足。

  朱見濟被老母親揭穿了鍵客的真面目,不好意思的遁去,只能放棄了親征的想法。

  至于擔心打完仗后出現將軍“功高蓋主”的情況?

  朱見濟表示不至于此。

  滅國之戰派出去的將領可不在少數,其中還有徐永寧這種皇帝鐵桿,一旦論功行賞,絕對不會讓一家獨大。

  而且從北宋建立起絕對的文官體系后,也沒有再出現過以臣凌君之事。

  再說了,以朱見濟這個乾圣帝做的各種政績,還把持著軍隊后勤這個命脈,哪個將軍敢落他的面子!

  大不了當個漢武帝嘛,

  漢武帝在宮里待了一輩子,不也是管住了漢朝這個大家業?

  “陛下!”

  正在宮里和沂王朱見濡進行就藩前的最后一次談話時,馬沖突然進來,面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朱見濟不解的看向他。

  馬沖焦急的稟報道,“恭喜陛下!”

  “鞏珍他們回來了!”

  歷時快三年,這人總算是回來了!

  朱見濟有時候都在懷疑,鞏珍是不是背著他環游世界去了,不然怎么會費時如此之久?

  甚至他已經做了打算,今年夏季再派一隊人出海,往東邊的太平洋上走,順著暖流一路漂到北美洲那邊去開拓新世界了。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把這人抓到面前來,問他到底搞了什么鬼!

  “讓鞏珍過來見朕!”

  朱見濟拍案而起,臉上笑得見牙不見眼,還不忘跟朱見濡分享喜悅,“鞏珍是我朝的大航海家,沂王要去呂宋,還能跟他討要些經驗!”

  “你我兄弟現在都見見他,讓他為咱們說一下海外之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